- 裴菱花;陈静文;柳浦青;
目的 探讨烟酰胺单核苷酸腺苷酸转移酶2(Nmnat2)对异丙肾上腺素(ISO)诱导的肥大心肌细胞糖酵解的影响。方法 将H9C2心肌细胞分为四组,均加入空白血清预处理12h。对照组转染短发夹RNA(shRNA)-对照质粒48h;模型组加入ISO 10μmol/L孵育48h,构建肥大心肌细胞模型;干扰组转染shRNA-Nmnat2质粒48h;模型+干扰组加入ISO 10μmol/L孵育48h,随后转染shRNA-Nmnat2质粒48h。比较各组细胞活力以及Nmnat2、α-肌球蛋白重链(α-MHC)、β-MHC、NF-κB mRNA和蛋白表达,检测各组葡萄糖摄取量以及乳酸、丙酮酸激酶(PK)、己糖激酶(HK)和磷酸果糖激酶(PFK)含量。结果 第5天,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和干扰组细胞活力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模型+干扰组细胞活力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和干扰组细胞Nmnat2和α-MHC 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β-MHC和NF-κB mRNA和蛋白表达增加,葡萄糖摄取量以及乳酸、PK、HK和PFK含量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模型+干扰组细胞Nmnat2和α-MHC 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β-MHC和NF-κB mRNA和蛋白表达增加,葡萄糖摄取量以及乳酸、PK、HK和PFK含量升高(P<0.05)。结论 干扰Nmnat2能够促进ISO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增加心肌细胞的糖酵解。
2025年06期 v.51 541-5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9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李波;洪伟力;应勇;李兴;杨明;牟朝晖;李永宁;
目的 探讨紫草素对胶质瘤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紫草素对小鼠胶质瘤细胞系GL261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紫草素处理不同时间对活性氧(ROS)含量的影响。随后在GL261细胞中分别加入紫草素3.5μmol/L(紫草素组)、N-乙酰半胱氨酸(NAC)10μmol/L(NAC组)、紫草素3.5μmol/L+NAC 10μmol/L(紫草素+NAC组)、0.1%DMSO(对照组)处理24h。观察各组细胞生长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ROS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PARP1)和Bcl-2蛋白表达。结果 3.5μmol/L为紫草素的半数抑制浓度,能明显抑制GL261细胞增殖(P<0.05)。紫草素3.5μmol/L处理GL261细胞24h后ROS含量高于0h、48h和72h(P<0.05)。与对照组和NAC组相比,紫草素组、紫草素+NAC组PARP1和Bcl-2蛋白表达降低(P<0.05),且紫草素+NAC组ROS含量增加(P<0.05);紫草素组cleaved-PARP1蛋白表达和ROS含量高于对照组、NAC组及紫草素+NAC组(P<0.05)。结论 紫草素3.5μmol/L能明显抑制GL261细胞增殖,促进ROS生成,通过调控PARP1表达诱导细胞凋亡。
2025年06期 v.51 546-5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4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杨玉琴;赵旭东;刘佳佳;薛建华;龚佩佩;杨洋;
目的 探讨凝血酶原复合物(PCC)联合纤维蛋白原(Fib)在颅脑损伤早期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122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两组。在接受标准化颅脑损伤治疗的基础上,B组(55例)给予PCC联合Fib治疗,A组(67例)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作为对照。分析两组临床资料,治疗前及治疗后1d检测两组凝血指标,比较两组开颅手术患者比例、红细胞输注量、死亡率和神经外科ICU停留时间。损伤后28d评估GOS评分。结果 治疗后1d, B组纤维蛋白降解产物、Plt、凝血酶原时间和APTT均低于A组(P<0.05)。A组与B组开颅手术患者比例、红细胞输注量和死亡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比较,B组神经外科ICU停留时间缩短,GOS评分和预后良好率升高(P<0.05)。结论 在标准化颅脑损伤治疗的基础上,颅脑损伤早期联合应用PCC和Fib能有效改善患者凝血功能,优化临床预后,且安全性良好。
2025年06期 v.51 550-5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3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冉龙飞;王楠;王晓萌;刘新新;聂志强;田国华;
目的 探讨正念减压训练联合有氧运动对脑卒中伴睡眠障碍患者睡眠和情绪的影响。方法 脑卒中伴睡眠障碍患者86例随机均分为两组,每组43例。B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和有氧运动共6周;A组在其基础上增加正念减压训练,连续治疗6周。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评估两组治疗前后睡眠质量。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多导睡眠监测(PSG)参数。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评估两组治疗前后焦虑和抑郁情绪。结果 治疗前两组PSQI评分、PSG参数、HAMA评分及HAMD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PSQI评分、PSG参数、HAMA评分和HAMD评分均优于治疗前(P<0.01)。A组治疗后PSQI评分、PSG参数、HAMA评分和HAMD评分均优于B组(P<0.05)。结论 正念减压训练联合有氧运动可以进一步提高脑卒中伴睡眠障碍患者的睡眠质量,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
2025年06期 v.51 554-558+5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6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徐泽南;徐瑞洋;陆燕;
目的 分析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患者合并高球蛋白血症的临床特征。方法 1457例pSS患者分为合并高球蛋白血症组(A组,694例)和未合并高球蛋白血症组(B组,763例)。比较两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分析pSS患者合并高球蛋白血症的影响因素,绘制ROC曲线分析相关指标对pSS患者合并高球蛋白血症的预测效能。结果 两组女性比例、年龄、WBC、RBC、Plt、补体C4、ESR、AST、白蛋白、ALP、BUN、类风湿因子(RF)阳性和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抗体阳性比例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ESR升高、RF阳性和ASO抗体阳性是pSS患者合并高球蛋白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年龄和Plt升高是其独立保护因素(P<0.01)。年龄、Plt、ESR单独及联合对pSS患者合并高球蛋白血症均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P<0.01)。联合应用的AUC为0.849,预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1.99%和71.96%。结论 合并高球蛋白血症的pSS患者往往较为年轻,Plt较低,ESR较高,且显示RF阳性和ASO抗体阳性。
2025年06期 v.51 559-5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5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林定艺;毛显禹;刘海飞;周英;吴梦婷;支英豪;
目的 观察针灸治疗联合运动想象疗法对脑卒中后注意力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脑卒中后注意力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针灸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运动想象疗法,疗程60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上肢部分(FMA-UE)和下肢部分(FMA-LE)评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连线测验B(TMT-B)时间、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结果 治疗后两组FMA-UE评分、FMA-LE评分、MoCA评分、TMT-B时间、血清Hcy水平和MBI评分均优于治疗前(P<0.05),且试验组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与单纯针灸治疗比较,针灸治疗联合运动想象疗法更能有利于改善脑卒中后注意力障碍患者的注意力、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2025年06期 v.51 564-567+5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6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朱贵首;王厚清;燕宪亮;
目的 探讨全身炎症反应指数(SIRI)和预后营养指数(PNI)对脓毒症相关性急性肾损伤(SA-AKI)患者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72例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计算SIRI和PNI。根据是否并发急性肾损伤(AKI)将患者分为SA-AKI组(84例)和脓毒症非AKI组(88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SA-AKI的影响因素,ROC曲线评估SIRI和PNI对SA-AKI的预测效能。结果 与脓毒症非AKI组比较,SA-AKI组患者平均动脉压、血小板计数、动脉血pH、PNI较低,C反应蛋白、D-二聚体、APTT、乳酸脱氢酶、乳酸、SIRI、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评估评分、ICU病死率和28-d病死率较高(P<0.05)。乳酸和SIRI升高是SA-AKI的独立危险因素,PNI升高是其保护性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SIRI与PNI联合预测SA-AKI的AUC大于单独预测(P<0.05)。结论 SIRI联合PNI对SA-AKI患者的预测价值较高。
2025年06期 v.51 568-5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3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王雪娜;钟远鑫;刘涛;谢晨;
目的 比较瑞马唑仑与丙泊酚用于骶管阻滞下行痔切除术患者的镇静效果。方法 择期行痔切除术患者78例随机分为R组和P组,每组39例。两组均行超声引导下骶管阻滞。R组术中静脉注射瑞马唑仑0.3mg/kg,继之0.1~0.2mg·kg~(-1)·h~(-1)维持;P组术中静脉注射丙泊酚2mg/kg,继之4~6mg·kg~(-1)·h~(-1)维持。比较两组阻滞起效时间、镇静起效时间、手术时间及苏醒时间,比较两组镇静前(T1)、意识消失后(T2)、手术开始后5min(T3)、手术结束时(T4)、苏醒时(T5)的HR和MAP。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P组比较,R组镇静起效时间延长,而苏醒时间缩短(P<0.01)。两组阻滞起效时间和手术时间相仿(P>0.05)。R组T2时MAP低于T1时,而P组T1~T5时HR和T2时MAP均低于T1时(P<0.05)。R组T2~T4时HR和T2时MAP均高于P组(P<0.05或P<0.01)。R组注射痛、低血压和呼吸抑制发生率低于P组(P<0.05)。结论 术中输注瑞马唑仑在骶管阻滞痔切除术患者的镇静效果优于丙泊酚,HR、血压波动小,安全性高。
2025年06期 v.51 574-5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3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陈亚兰;刘雪娇;李鹏;齐良;杜文文;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术后睡眠障碍的危险因素。方法 253例择期行乳腺癌手术患者分为两组。睡眠障碍组152例,术后1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8分;非睡眠障碍组101例,术后1周PSQI评分<8分。收集两组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乳腺癌患者术后睡眠障碍的危险因素。结果 睡眠障碍组年龄、BMI、术前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术前PSQI评分以及术前慢性疼痛、全乳房切除手术、术后中重度疼痛的比例高于非睡眠障碍组(P<0.05)。BMI较高、术前SAS评分较高、术前PSQI评分较高和术后中重度疼痛是乳腺癌患者术后睡眠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乳腺癌患者术后发生睡眠障碍的风险较高,BMI较高、术前SAS评分较高、术前PSQI评分较高和术后中重度疼痛是乳腺癌患者术后睡眠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
2025年06期 v.51 578-5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8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苏日宝;吴佳俊;柳媛;彭丽晶;崔煦;崔崟;夏胜利;贾永伟;杨波;
目的 探讨正清风痛宁缓释片联合富血小板血浆(PRP)膝关节腔注射治疗早期膝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96例早期KO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两组均采用自体单采PRP膝关节腔注射,每2周1次,4周为1个疗程。治疗组加用正清风痛宁缓释片口服,每次1片,每日2次,连续口服4周。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患膝症状、膝关节功能及血清学炎症指标。结果 治疗后,两组数字疼痛量表评分、骨关节炎指数评分和IL-6、TNF-α、ESR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1.66%vs.70.83%)(P<0.05)。结论 正清风痛宁缓释片联合PRP膝关节腔注射治疗早期KOA,能降低血清炎症指标水平,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2025年06期 v.51 582-585+5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6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钱蕾行;时鹤;柳卫;
目的 探讨安罗替尼治疗远处转移的放射性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RAIR-DTC)患者的早期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52例接受安罗替尼治疗的有远处转移的RAIR-DTC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既往未进行多靶点激酶抑制剂(MKIs)治疗患者(A组)39例,既往有其他MKIs治疗耐药的患者(B组)13例。分析安罗替尼治疗后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g)变化率、治疗6周后靶病灶最长径线变化率和治疗后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结果 52例RAIR-DTC患者随访时间为10(10,15)个月,末次随访Tg变化率为-63.42%(-90.10%,-26.71%),安罗替尼治疗6周后靶病灶最长径线变化率为-30.77%(-36.56%,-4.27%)。经影像学评估后,客观缓解率(ORR)达到51.9%,疾病控制率(DCR)为98.0%。A、B组间安罗替尼治疗后Tg变化率、治疗6周后靶病灶最长径线变化率、ORR和DC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2例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2.7%,3例患者出现3级及以上药物不良反应。A组与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仿(P>0.05)。结论 安罗替尼在远处转移的RAIR-DTC患者中能够实现早期疾病控制,对既往其他MKIs耐药的患者也能够达到部分缓解。
2025年06期 v.51 586-5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6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陈天懿;林铛;黄宁;梁瑞文;
目的 观察肛周脓肿切开术患者术后应用双黄消痔方坐浴的疗效。方法 行肛周脓肿切开术的50例患者分为两组,每组25例。治疗组术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双黄消痔方坐浴,对照组术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高锰酸钾溶液坐浴。术后3、21d观察创面面积,评估肛门VAS疼痛评分和肛周瘙痒自拟评分。记录创面愈合时间。术后3、7d检测血清IL-6水平,术后35d评估疗效。结果 两组术后21d的创面面积小于术后3d,肛门VAS疼痛评分和肛周瘙痒自拟评分均低于术后3d(P<0.05);治疗组术后21d肛门VAS疼痛评分和肛周瘙痒自拟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7d血清IL-6水平低于术后3d,治疗组术后7d血清IL-6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创面愈合时间和痊愈率相仿(P>0.05)。结论 与高锰酸钾溶液坐浴比较,肛周脓肿切开术后予以双黄消痔方坐浴更能减轻患者疼痛和瘙痒,降低血清IL-6水平。
2025年06期 v.51 591-593+5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4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张雪冰;李丽鹤;叶银才;谢作听;蔡雪娇;
目的 探讨温州地区RhD阴性患者实行Rh表型相容性红细胞输血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微柱凝胶法检测1149例初筛RhD阴性患者的Rh表型,获得C、c、E、e抗原阳性率以及Rh表型构成比等数据。分析不同ABO血型和不同性别间Rh表型构成比,计算不同Rh表型实现相容性红细胞输血的概率及不同Rh表型实现相容性红细胞输注对血液库存量的最低要求。结果 Rh血型系统中抗原阳性率从高到低依次为e(99.91%)>c(91.82%)>C(42.82%)>E(5.13%);Rh表型构成比由高到低依次为ce(53.96%)>Cce(33.33%)>Ce(7.57%)>cEe(3.13%)>CcEe(1.31%)>CEe(0.61%)>cE(0.09%)。不同ABO血型及不同性别间Rh表型构成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h表型实现相容性红细胞输血的概率从高到低依次为CcEe(100%)>Cce(94.86%)>cEe(57.18%)>ce(53.96%)>CEe(8.18%)>Ce(7.57%)>cE(0.09%)。当血液库存大于39袋时,除稀有表型cE外,其余6种表型都可以实现相容性红细胞输血。结论 温州地区RhD阴性患者开展Rh表型相容性红细胞输血具有可行性。鉴于输血科RhD阴性血液储备极少,建议血站建立本地区稀有血型数据库并根据输血科需求发放相应Rh表型血液,以进一步实现精准安全输血。
2025年06期 v.51 594-5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0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丁家辉;金靖昆;张熙绅;王琳生;张旭东;徐路红;李文华;
目的 探讨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P)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发生对比剂诱导的急性肾损伤(CI-AKI)的预测价值。方法 行PCI的急性STEMI患者1288例,根据PCI术后是否发生CI-AKI分为CI-AKI组195例和非CI-AKI组1093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指标,计算AIP。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STEMI患者PCI术后发生CI-AKI的影响因素,绘制ROC曲线分析AIP对CI-AKI的预测价值。结果 与非CI-AKI组比较,CI-AKI组年龄较大,男性比例、淋巴细胞计数和肾小球滤过率较低,糖尿病和使用利尿剂比例、中性粒细胞计数、三酰甘油、血尿素氮、胱抑素C及AIP较高(P<0.05)。使用利尿剂、三酰甘油和AIP较高是急性STEMI患者PCI术后发生CI-AKI的独立危险因素,淋巴细胞计数和肾小球滤过率较高是其保护性因素(P<0.05)。AIP预测急性STEMI患者PCI术后发生CI-AKI的AUC为0.823[95%CI(0.795~0.851)],取最佳截断值为2.155时,其对应的预测灵敏度为75%,特异度为88%。结论 AIP是急性STEMI患者PCI术后发生CI-AKI的影响因素,且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2025年06期 v.51 598-601+6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9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欧阳后钱;邵蒙蒙;陈宁宁;
目的 观察肌筋膜链理论推拿手法联合施罗特疗法治疗轻中度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AIS)的临床疗效。方法 72例轻中度AI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观察组采用肌筋膜链理论推拿手法联合施罗特疗法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施罗特疗法治疗。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评估两组Cobb角、躯干旋转角、腰部活动度、疼痛程度和腰椎功能。治疗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Cobb角和躯干旋转角较治疗前降低,前屈、后伸、右侧屈和左侧屈活动度较治疗前增加,VAS疼痛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上述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1.67%vs.72.22%)(P<0.05)。结论 采用肌筋膜链理论推拿手法联合施罗特疗法治疗轻中度AIS患者疗效显著,可减小Cobb角及躯干旋转角,提高腰部活动度,减轻疼痛程度,改善腰椎功能障碍。
2025年06期 v.51 602-6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2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金斌斌;管子函;戴盛锋;谢帆;张特;
目的 观察健脾益肾化痰祛瘀方联合间歇性禁食疗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的临床效果。方法 72例单纯性肥胖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联合间歇性禁食疗法;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健脾益肾化痰祛瘀方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糖脂代谢指标和体质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前两组糖脂代谢指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FBG、餐后2-h血糖、HbA1c、HOMA-IR、TG、TC和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HDL-C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1),且研究组变化更为明显(P<0.01)。治疗后,研究组体重、腰围、臀围及BMI下降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腰臀比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 健脾益肾化痰祛瘀方联合间歇性禁食疗法治疗单纯性肥胖效果良好,可加快减重速度,调控糖脂代谢。
2025年06期 v.51 607-610+6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1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徐丽贤;强明月;赵玉娟;曹威;张瑞丽;
目的 观察755nm皮秒激光联合超分子水杨酸治疗稳定期黄褐斑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44例稳定期黄褐斑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21例,采用755nm皮秒激光治疗;观察组23例,采用755nm皮秒激光治疗,激光术后立即给予30%超分子水杨酸治疗;每月治疗1次,共治疗5次。治疗前后评估黄褐斑面积和严重指数(MASI)评分,分析VISIA红色区分值,记录医生整体评价。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MASI评分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VISIA红色区分值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治疗后VISIA红色区分值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7.00%,高于对照组的66.67%,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仿(P>0.05)。结论 755nm皮秒激光联合超分子水杨酸治疗可有效改善稳定期黄褐斑,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2025年06期 v.51 611-615+5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3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熊运;徐海;周红梅;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置入喉罩联合个体化囊内压对全身麻醉患者通气质量及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行喉罩插管全身麻醉手术患者77例,随机分为两组。U组40例,采用超声引导置入喉罩联合个体化囊内压通气;C组37例,采用常规喉罩通气。记录两组舒芬太尼、瑞芬太尼和罗库溴铵用量以及手术时间、麻醉时间和苏醒时间。比较两组定位优良率、气道峰压、囊内压和口咽部漏气压(OLP)。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舒芬太尼用量、瑞芬太尼用量、罗库溴铵用量、手术时间、麻醉时间、苏醒时间及气道峰压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C组相比,U组定位优良率、OLP较高,囊内压、声音嘶哑和咽喉不适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 超声引导置入喉罩联合个体化囊内压能够显著提高全身麻醉患者通气质量,降低围手术期不良反应发生率,有助于喉罩插管患者术后康复。
2025年06期 v.51 616-6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8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刘心怡;王迎雪;
<正>患者,男,47岁,因“反复手脚乏力10余年,加重6个月”于2023年8月22日入住我院。患者10余年前开始出现手脚乏力,检查提示血钾1.90mmol/L,予静脉滴注补钾治疗后症状好转。随后反复出现手脚乏力,予口服补钾治疗后好转。2023年3月8日,因肠梗阻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行全腹增强CT提示:中段回肠部分肠管不均匀增厚,病灶周围多发小或稍大淋巴结。随后确诊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具体分型为单形性嗜上皮性肠道T细胞淋巴瘤(MEITL)ⅠA期(E,X)],故行右半结肠+部分小肠切除术。2023年4月3日术后病理显示:肠黏膜下较多的肿瘤细胞形态单一、中等大小,核圆形深染,结合HE染色形态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较符合MEITL,累及肠壁全层;两端切缘净。
2025年06期 v.51 643-645+5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6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白茂香;赵冰洁;车虹;王子安;刘松山;
<正>患者,女,14岁,因“确诊再生障碍性贫血(AA)8个月,左眼视物模糊3d”入院。2023年9月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全身瘀斑、瘀点,面色苍白。外院查血示细胞三系减低。骨髓细胞学检查示:镜下有核细胞增生均减低,粒红比例为72∶1;粒系占72%,早幼粒细胞以下各阶段细胞均可查见,以晚幼、杆状核及分叶核粒细胞为主,形态未见明显异常;红系仅占1%,只查见晚幼红细胞,形态基本正常;成熟红细胞大小形态基本正常;淋巴细胞占20%,形态正常;全片未查见巨核细胞,血小板散在少见。骨髓流式细胞术示:CD3~+T淋巴细胞群中CD8~+T淋巴细胞比例增加,约占89%,CD4~+T淋巴细胞仅占0.9%;单核细胞约占有核细胞的13.7%,未见明显异常表型细胞群;红细胞及粒细胞CD55、CD59表达未见明显减低。诊断为重型AA。
2025年06期 v.51 646-6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6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