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医药

论著

  •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CD14~+CD16~+单核细胞亚群测定及意义

    尤海燕;芮金兵;焦志军;李晶;裘影影;

    目的探讨CD14+CD16+单核细胞亚群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中的水平及意义。方法取45例RA患者(病情活动组和病情稳定组)及25名健康人(对照组)外周血,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14+CD16+单核细胞比例,ELISA法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1β、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结果病情活动组CD14+CD16+单核细胞比例及血清IL-1β、IL-6、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病情稳定组,两者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RA患者外周血CD14+CD16+单核细胞比例与血清IL-1β、IL-6、TNF-α水平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RA患者血清中IL-1β、IL-6、TNF-α水平增高。外周血中存在异常增多的CD14+CD16+单核细胞,且其水平与病情活动相关。

    2010年13期 v.36 1489-14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K]
    [下载次数:2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385 ]
  • 不同类型心房颤动患者的左房压力

    赵文雪;杨兵;陈明龙;张凤祥;翟立上;居维竹;陈红武;雍永宏;单其俊;邹建刚;陈椿;侯小锋;曹克将;

    目的探讨左房压力(LAP)与心房颤动(AF)发生和维持的关系。方法 90例初次行导管射频消融术(RFCA)的AF患者,分为阵发性AF(paro-AF)组46例,持续性AF(per-AF)组44例,术中描记LAP波形并测量LAP。paro-AF组记录初始窦性心律时LAPSNR和诱发出AF3min时的LAP3min,per-AF组记录初始AF节律下的LAPPer。结果 AF发作时及per-AF转复窦律后急性期LAP波形的a波均消失。paro-AF组LAP3min高于LAPSNR[(18.30±8.62)mm Hg vs.(13.33±6.55)mm Hg](P<0.05),per-AF组较paro-AF组AF诱发前后的LAP均增高[(21.77±8.72)mm Hg vs.(13.33±6.55)mm Hg、(21.77±8.72)mm Hg vs.(18.30±8.62)mm Hg](P<0.05)。结论 AF发作时及per-AF转复窦律后急性期左房均无主动收缩功能。LAP升高可能是AF发生和维持的机制之一。

    2010年13期 v.36 1492-14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44 ]
  • WNT5A基因rs566926多态性与中国苏皖地区部分人群非综合征性唇腭裂的相关性

    刘小俊;周小平;崔毓贵;刘嘉茵;程宏宇;万伟东;

    目的探讨WNT5A基因rs566926位点多态性与中国苏皖地区部分人群非综合征性唇腭裂的相关研究。方法选取100例非综合症性唇腭裂(NSCLP)患儿为实验组,100例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组,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WNT5A基因rs566926多态性。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进行统计分析并依据临床病理类型进行分类分析。结果两组基因型频数分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WNT5A基因rs566926位点多态性与中国苏皖地区部分人群NSCLP的发生有相关性,可能是该人群NSCLP发生的易感因素之一。

    2010年13期 v.36 1495-14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4K]
    [下载次数:1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371 ]
  • 食管癌组织KAI1/CD82、MRP1/CD9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季润元;束晓明;张徐宁;李雪甫;沈阳;王成海;冯振卿;

    目的探讨食管癌组织中KAI1/CD82、MRP1/CD9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54例食管癌组织中KAI1/CD82、MRP1/CD9的表达,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食管癌组织KAI1/CD82的阳性表达率为61.5%(32/52)、MRP1/CD9的阳性表达率为57.4%(31/54)。两者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肿瘤的分级、术后存活时间显著相关(P<0.05)。结论 KAI1/CD82、MRP1/CD9可作为食管癌的预后指标。

    2010年13期 v.36 1498-15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1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425 ]
  • 超声造影评估肝癌介入治疗近期疗效的价值

    王兴田;崔建华;朱巧英;王荣;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评估肝癌介入治疗近期疗效的价值。方法 55例肝癌患者62个癌灶接受介入治疗。其中,超声引导经皮穿刺无水酒精注射(PEI)13个,超声引导局部经皮微波热凝固治疗(PMCT)27个,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22个。所有病例治疗前后均行常规彩超和超声造影检查,观察病灶造影各时相表现,以增强CT、增强MRI及超声造影各期均无增强作为肿瘤完全灭活的指标,动脉期治疗区内和/或周边有不规则增强,提示肿瘤残存。结果 62个癌灶治疗后增强MRI显示肿瘤残存活性灶20个,超声造影显示19个,增强CT显示20个。增强MRI及超声造影同时显示复发病灶1个,增强CT未显示,常规彩超仅检出肿瘤残存活性灶8个。超声造影和增强CT对肝癌局部介入治疗后疗效判断的正确性、敏感性高于常规彩超(P<0.01)。结论 CEUS可以动态显示局部治疗区及残存病灶的形态及微循环特点,对肝癌介入治疗后疗效评价有应用价值。

    2010年13期 v.36 1502-15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2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54 ]
  • β-内酰胺类抗生素过敏患者血清IL-2及sIL-2R表达

    李志;乔海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2(IL-2)及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与β-内酰胺类药物过敏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检测70例β-内酰胺类药物过敏反应患者(A组)与20例正常人(B组)外周血血清IL-2及sIL-2R的水平。采用放射免疫吸附(RAST)方法检测过敏患者血清中特异性IgE抗体。结果 A组血清IL-2水平显著高于B组(P<0.05)(4.110ng/mlvs.2.070ng/ml)。A组中IgE抗体阳性患者sIL-2R水平高于抗体阴性者(3.300ng/mlvs.2.345ng/ml)(P<0.05)。结论β-内酰胺类抗生素过敏反应的发生中,外周血血清IL-2水平升高;特异性IgE抗体阳性的过敏反应与sIL-2R水平升高有关。

    2010年13期 v.36 1504-15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322 ]
  • CD40基因多态性与冠状动脉不稳定粥样斑块的相关性

    王翠平;严金川;杜荣增;刘培晶;陈广华;孙涛;

    目的探讨CD40基因启动子区-1C/T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NP)与冠状动脉(冠脉)不稳定粥样斑块的相关性。方法 474例冠心病(CHD)患者冠脉造影(CAG)粥样斑块形态学分型为Ⅰ型(131例)、Ⅱ型(179例)和Ⅲ型(164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CD40基因多态性及测序鉴定;并与225例CAG正常者对照。结果 C等位基因频率CHD组明显高于对照组(52.6%vs.42.8%)(P<0.05),而T等位基因频率CHD组明显低于对照组(20.3%vs.32.0%)(P<0.05);CHDⅠ、Ⅱ、Ⅲ亚组C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43.1%、56.4%、56.1%,T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56.9%、43.6%、43.9%,Ⅱ型、Ⅲ型亚组C等位基因频率高于Ⅰ型亚组,而T等位基因频率低于Ⅰ型亚组(P<0.05)。结论 CD40-1C/TSNP位点与冠脉斑块的不稳定性相关,C等位基因增加了斑块的易损风险。

    2010年13期 v.36 1507-15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5K]
    [下载次数:1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393 ]
  • 妊娠期糖尿病妇女血清瘦素、体脂含量和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

    田静;徐宜清;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妇女血清瘦素水平、体脂含量(BFP)和胰岛素抵抗(IR)三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GDM妇女和正常孕妇各100例,于妊娠26~30周分别检测血清瘦素水平;测空腹胰岛素水平和空腹血糖水平,计算IR;同时测皮下皱褶厚度,计算BFP。结果与正常孕妇比较,GDM妇女血清瘦素水平较高、IR增加、BFP增加。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GDM妇女中,若排除了其他影响因素,瘦素浓度随着体脂含量的增加而增加(P<0.01),且瘦素浓度亦随着IR的增加而增加。结论瘦素在GDM的发病中具有潜在作用,GDM妇女体内存在瘦素抵抗和胰岛素抵抗,两者相互影响。

    2010年13期 v.36 1511-15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363 ]
  • 血小板活化及其相关炎症因子在儿童伴有喘息症状肺炎中的作用

    季伟;孙激扬;陈正荣;周卫芳;严永东;

    目的探讨血小板活化及其相关炎症因子在伴有喘息症状儿童肺炎中的作用。方法住院33例肺炎患儿分为喘息症状(A组,21例)和无喘息症状(B组,12例)两组;对照(C,10例)组为健康儿童。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血小板膜CD62P+,ELISA检测血浆P-选择素以及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水平。结果 A、B组血小板膜CD62P表达均高于C组(P<0.05)。胶原刺激前三组P-选择素和TGF-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胶原刺激后三组P-选择素和TGF-β均增高,A、B组显著增高于C组,且A组增高幅度显著高于B组。结论对喘息患儿进行早期干预血小板活化治疗可望成为预防哮喘的一种新途径。

    2010年13期 v.36 1514-15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386 ]
  • 水通道蛋白1与羊水量的关系

    韩平;佘广彤;孙丽洲;

    目的研究水通道蛋白1(AQP1)与羊水量关系。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20例羊水过少(A组)、17例羊水过多(B组)、22例羊水正常(C组)的胎盘、胎膜组织中AQP1的表达;同时每组随机抽取10例用免疫印迹法分别检测胎盘、胎膜组织中AQP1的蛋白表达量。结果 AQP1主要在羊膜上皮细胞、平滑绒毛膜细胞滋养细胞、胎盘合体滋养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的胞浆中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结果显示,AQP1在A、B和C组胎膜的表达强度分别为(5.82±1.33)、(7.94±1.85)和(6.75±1.25)(P<0.01);免疫印迹法结果显示,AQP1在胎膜的表达强度分别为(13.35±3.33)、(19.51±2.84)和(16.21±2.45)(P<0.01)。胎膜AQP1蛋白表达量随着羊水量的增加相应上调。结论胎膜中AQP1的表达随着羊水量的增多而增加。AQP1在胎膜的上调节可能促进了羊水的跨膜转运。

    2010年13期 v.36 1517-15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93 ]
  •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观察

    滕芳;李瑜;傅士龙;周德兰;卫红;周玲;韩素萍;

    目的探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44例子宫腺肌症患者宫内放置LNG-IUS治疗,随访12个月,观察其临床疗效、生活质量和不良反应。结果放置LNG-IUS后经量PBAC评分明显减少[(167.43±170.88)分vs.(10.25±11.87)分](P<0.05)。痛经程度VAS评分[(80.23±29.21)分vs.(12.33±22.02)分]和VRS评分[(1.95±1.26)分vs.(0.14±0.52)分]均明显减少(P<0.05)。B超显示放置后子宫体积稍有缩小。置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5.5%(阴道点滴出血率88.6%,闭经率18.2%)。81.8%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总体满意度为90.9%。结论 LNG-IUS治疗子宫腺肌症疗效显著,无严重不良反应。

    2010年13期 v.36 1520-15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1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425 ]
  • 血管紧张素原基因多态性在过敏性紫癜患儿中的表达

    高远赋;吴春蕾;樊忠民;夏正坤;任献国;刘光陵;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原(AGT)基因多态性在过敏性紫癜(HSP)患儿中的表达,以推测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基因型和HSP患儿之间的关联性。方法 30例HSP组为住院确诊HSP的患儿,另取61名正常体检儿童为对照组,经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法检测AGT基因型。结果 AGT基因TT型构成比在HSP组与对照组之间分别为29.2%和3.3%(P<0.01)。其中,T等位基因频率在HSP组和对照组分别为59.9%和47.5%(P<0.05)。结论 AGTM235T基因型与HSP患儿有关联,该基因型可作为疾病易感性的标记。

    2010年13期 v.36 1524-15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387 ]
  • PAR-1和HIF-1α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史俊峰;周洪伟;刘慧敏;周士福;

    目的分析乏氧诱导因子1(HIF-1α)和蛋白酶活化受体1(PAR-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在新辅助化疗前后的变化。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5例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前后癌组织中PAR-1、HIF-1α的表达。结果 PAR-1、HIF-1α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66.7%、77.8%,化疗后乳腺癌组织中PAR-1表达率明显降低(66.7%vs.40.0%)(P<0.05)。新辅助化疗前、后,PAR-1、HIF-1α在乳腺癌中表达均呈正相关(P<0.05、P<0.01)。结论乳腺癌中存在PAR-1和HIF-1α的过表达,新辅助化疗可以显著降低PAR-1表达率,PAR-1有可能作为预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生物学指标。

    2010年13期 v.36 1526-15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340 ]
  • 布地奈德混悬液加沐舒坦雾化吸入对鼻咽癌放疗性耳鼻并发症的疗效

    彭军;孙继才;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混悬液加沐舒坦(BSM)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对鼻咽癌放疗所致耳鼻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54例鼻咽癌分为两组,每组27例。干预组在放疗期间以BSM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在放疗期间无上述治疗。待放疗结束时比较两组语言频区气导听阈、分泌性中耳炎发生率、副鼻窦炎发生率、鼻腔粘连和后鼻孔狭窄发生率。结果干预组语言频区气导听阈和分泌性中耳炎、副鼻窦炎、鼻腔粘连和后鼻孔狭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鼻咽癌放疗期间给予BSM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可降低放疗所致耳鼻并发症。

    2010年13期 v.36 1529-15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469 ]
  • 胆管癌组织中癌细胞增殖、死亡及相关基因检测的临床意义

    黄忠贤;黄宝玉;刘培根;马利林;

    目的探讨胆管癌组织中癌细胞增殖、凋亡及坏死特点以及相关基因p16、nm-23、p53和Bcl-2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32例胆总管癌患者术后标本的组织切片作检测,以TdT法测定细胞凋亡指标,HE染色观察组织坏死灶;以LSAB法测定细胞增殖指标和上述四个基因的表达。所有病例作随访。结果四种基因在胆管癌组织中多有不同程度的表达。细胞凋亡、坏死、增殖指数以及死亡/增殖比分别是(0.18±0.45),(0.24±0.67),(0.65±0.36)和(0.69±0.44)。细胞增殖指数低于平均值、细胞凋亡、坏死指数以及死亡/增殖比高于平均值的病例,术后生存时间长。结论胆管癌组织中细胞生长特征是了解患者预后的颇有价值的生物学标志。

    2010年13期 v.36 1531-15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7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73 ]
  • 大脑后动脉区梗死三偏征的临床特点

    徐建华;

    目的提高对大脑后动脉区梗死(PCAI)所致三偏征临床特点的认识。方法对16例伴有三偏征的PCAI患者行MRI检查,并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PCAI的三偏征患者中,偏面盲和偏身感觉障碍表现突出,治疗效果较差,但偏身运动障碍恢复快。磁共振成像(MRI)上,丘脑?中脑?颞枕叶梗死3例;颞枕叶、丘脑梗死7例;颞枕叶梗死4例;枕叶梗死2例。结论大脑后动脉(PCA)病变与颈内动脉系统病变所致三偏征不同,MRI检查有助于确定临床与解剖之间的关系。

    2010年13期 v.36 1534-15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2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94 ]
  • 创伤患者离子钙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叶方;邰金谷;潘卫东;杨志军;马继明;

    目的观察创伤患者离子钙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ICU的创伤患者94例,在入院时即行离子钙测定及创伤严重度评分(ISS评分),并取入院24h内最差的生理参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APACHEⅡ评分,按ISS分值、APACHEⅡ分值及预后分组。结果离子钙水平随着ISS、APACHEⅡ分值的增高而降低(P<0.01)。死亡组离子钙水平明显低于存活组,ISS及APACHEⅡ评分显著高于存活组(P<0.01)。结论创伤患者早期离子钙水平检测对临床评估创伤患者严重程度及预后有一定的意义。

    2010年13期 v.36 1536-15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03 ]
  • 肺癌患者呼出气冷凝液中内皮素1检测的临床意义

    李琪;王以炳;陈建荣;陶一江;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呼出气冷凝液(EBC)中内皮素1(ET-1)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德国JAEGER公司生产的呼出气冷凝器收集肺癌组60例、肺良性疾病组40例和正常对照组40例的EBC标本,并同时留取血标本待测。采用ELISA法检测EBC及血浆中的ET-1水平。结果肺癌组EBC中ET-1水平均高于肺良性疾病组及正常对照组(P<0.05);肺良性疾病组EBC中ET-1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有远处转移的肺癌Ⅳ期患者ET-1水平最高(P<0.05)。24例肺癌患者经手术、放疗或化疗后,EBC中ET-1水平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0.05)。结论检测EBC中ET-1对于发现肺癌远处转移、估计预后、判断疗效具有重要的意义。

    2010年13期 v.36 1538-15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327 ]
  • 人脑胶质瘤细胞的分离、培养、冻存与复苏

    施炜;王中;陈娟;吕成林;陈洪广;陈建;

    目的研究分离、培养人脑胶质瘤细胞方法。方法手术获得切除胶质瘤新鲜标本30例,酶消化法分离培养获得人脑胶质瘤细胞,利用含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进行体外原代培养及传代,观察肿瘤细胞生长特点。运用冻存液冻存培养的胶质瘤细胞,分别于冻存后1、4、8、12、16、20、24周复苏,计数复苏后活细胞比例,进行再培养并观察肿瘤细胞生存情况。结果从脑胶质瘤标本分离出的胶质瘤细胞可进行原代培养及传代。冻存1、4、8、12、16、20、24周后脑胶质瘤细胞复苏的成活比例分别为54%、52%、52%、50%、48%、46%、40%。复苏后再培养的肿瘤细胞生长良好。结论通过分离培养手术切除胶质瘤标本可获得脑胶质瘤细胞株,肿瘤细胞可通过冻存的方式进行保存,冻存后复苏的细胞可再培养。

    2010年13期 v.36 1541-15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5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400 ]
  • 脊髓型颈椎病手术治疗临床疗效分析

    单冰晨;郑祖根;

    目的评估脊髓型颈椎病(CSM)不同术式的临床疗效。方法 118例患者中,颈前入路53例,颈后路39例,前后路联合术26例。于术前、术后进行颈椎主动活动度检查、颈椎动力位X线片及脊髓功能JOA评分。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5年。三种手术方法均获得满意疗效,术后优良率分别为81.37%、79.49%和80.77%(P>0.05)。病程6个月内手术优良率93.02%,明显高于病程>2年者的46.66%(P<0.05)。结论手术治疗疗效与病变时间及神经受压程度相关;创伤轻的手术入路应为首选。

    2010年13期 v.36 1544-15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414 ]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心肌梗死大鼠左心室功能和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

    曹明勇;陈明龙;杨兵;张凤祥;王德国;陈红武;沈文志;单其俊;邹建刚;陈椿;侯小锋;曹克将;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移植对心肌梗死(MI)SD大鼠左心功能和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MI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梗死组(MI)和干预组。4周后超声检测大鼠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与短轴缩短率(FS)等指标,采用程序电刺激观察心律失常的诱发率和事件。结果与对照组相比,MI组和干预组LVESD显著扩大,LVEF与FS明显降低(P<0.05),MI组LVEDD显著扩大,诱发出的持续性室速(SVT)阵数,以及室速(VT)蜕变为室颤(VF)和室颤致死亡的发生率均显著增高,MI组的持续性室速诱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与MI组相比,干预组LVEDD和LVESD显著缩小,LVEF与FS明显增高(P<0.05),诱发出的非持续性室速(NSVT)和SVT阵数显著减少,但NSVT和SVT的诱发率,以及VT蜕变为VF和室颤致死亡的发生率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BM-MSCs移植能部分改善大鼠梗死后心脏功能,减少室性心律失常的诱发事件。

    2010年13期 v.36 1546-15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0K]
    [下载次数:1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78 ]
  • 抗坏血酸体外诱导人胚胎生殖细胞向心肌细胞分化

    陈永珍;朱旻;李芳;张于娟;

    目的探讨抗坏血酸作为诱导剂诱导人胚胎生殖细胞(hEGC)体外分化为心肌细胞。方法取5~10周人胚胎生殖腺嵴,进行组织块体外培养,用直接悬浮法使hEGC形成拟胚体(EBs),用不同浓度抗坏血酸的培养基对其进行诱导分化。然后取不同时间的细胞做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定细胞的心肌特异转录因子GATA-4和心肌肌钙蛋白T(cTnT)表达情况。结果抗坏血酸诱导hEGC分化为心肌细胞的最佳浓度为0.1mg/ml,诱导第3周时分化率达(85.2±1.8)%,显著高于不添加任何诱导剂的对照组。诱导后细胞形态变成梭形,4周时细胞突起相互连接成条索状,且排列方向趋于一致;诱导后1周即开始出现GATA-4弱表达,第3周时表达最强;诱导后2周,细胞内开始表达cTnT,3周强阳性表达,4周表达明显增强。结论抗坏血酸能够促进hEGC向心肌细胞分化,可用以建立体外诱导hEGC分化为心肌细胞的方法 。

    2010年13期 v.36 1551-1554+14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3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326 ]
  • 涎腺肿瘤中HSP90α、HSP90β和p53的表达及相关性

    顾晓林;王桂兰;曹斌;陈莉;鄂群;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90(HSP90)的两个亚型HSP90α和HSP90β及抑癌基因p53蛋白在涎腺良性、恶性肿瘤中的表达特征及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1例良性和17例恶性肿瘤中HSP90α、HSP90β和p53的表达。结果 (1)HSP90α和HSP90β阳性以肿瘤上皮的胞浆表达为主,伴少量胞核表达;p53表达于肿瘤上皮的胞核,伴少量胞浆表达。(2)HSP90α和HSP90β在涎腺肿瘤中均明显表达,且表达强度正相关(P<0.01),尤其HSP90α在恶性肿瘤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良性肿瘤(P<0.05)。(3)p53在肿瘤中高表达为突变型,p53在恶性肿瘤的表达显著高于良性肿瘤(P<0.05)。(4)在HSP90α和HSP90β阳性时,恶性肿瘤p53的表达率均显著高于良性肿瘤(P<0.01),而且p53阳性病例HSP90α的表达率在恶性肿瘤也显著高于良性肿瘤(P<0.05)。结论 (1)HSP90α和HSP90β、突变p53的持续刺激均是涎腺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基础。(2)HSP90α和HSP90β均可用作涎腺肿瘤治疗的重要的靶点。(3)HSP90α可能通过突变的p53蛋白促进肿瘤生长及恶性转化。

    2010年13期 v.36 1555-1558+16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2K]
    [下载次数:1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363 ]
  • 氟伐他汀及高糖对人肾小管上皮细胞klotho蛋白表达的影响

    蒋娟娟;刘佳;舒洁;赵秀芬;钱军;邢昌赢;王笑云;

    目的探讨高糖(HG)及氟伐他汀对人肾小管上皮细胞2(HK-2)klotho蛋白表达的影响及机制。方法正常糖(NG,5.5mmol/L),HG(25.0mmol/L)培养HK-2,不同浓度氟伐他汀(0.1、1.0、10μmol/L)伴/不伴甲羟戊酸(MVA)、焦磷酸牛龙牛儿基牛龙牛儿酯(GGPP)、焦磷酸法尼酯(FPP),干预不同时间(0、12、24、48h),Western blot检测klotho、RhoA蛋白表达。结果与NG培养比较,HG刺激HK-2表达klotho蛋白量明显减少(P<0.05);氟伐他汀干预后部分恢复(与HG刺激比较,P<0.05);此作用可被MVA、GGPP逆转,FPP不能逆转。HK-2RhoA蛋白量在HG刺激下增加(与NG培养比较,P<0.05),氟伐他汀干预后表达减少(P<0.05)。结论 HG抑制HK-2klotho蛋白表达;氟伐他汀上调HK-2表达klotho蛋白,机理可能与其抑制RhoA/Rho激酶信号通路有关。

    2010年13期 v.36 1558-15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3K]
    [下载次数:1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363 ]
  • 细胞因子联合治疗对急性放射病比格狗造血干/祖细胞的影响

    赵建治;李明;邢爽;黄海潇;熊国林;罗庆良;谢玲;张日;吴伟林;缪竞诚;朱南康;张学光;

    目的探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和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rhIL-11)联合治疗对重度骨髓型急性放射病(ARS)比格狗干/祖细胞数量和质量的影响。方法用4.5Gy60Coγ射线照射比格狗建立重度骨髓型ARS模型,随机分为三组:A组5犬,不予任何治疗;B组5犬,予输血、抗感染等对症治疗;C组6犬,在B组基础上加用rhG-CSF和rhIL-113周。观察外周血CD34+细胞数和骨髓中CD34+细胞的比例、骨髓涂片骨髓增生程度、骨髓和外周血造血祖细胞集落数及端粒酶活性。结果与A、B组比较,C组外周血CD34+细胞数照射后早期增高(P<0.05),骨髓CD34+细胞比例各个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照射后45d,C组骨髓增生程度、外周血红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E)、骨髓混合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Mix)和骨髓端粒酶活性均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联合使用细胞因子可保护部分造血干/祖细胞的增殖能力,保持端粒酶较高的活性,促进CD34+的早期释放,有利于骨髓造血功能较快恢复。

    2010年13期 v.36 1562-15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9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349 ]
  • RNA干扰抑制NgR表达对抑制性微环境中神经细胞生长的影响

    沈剑虹;罗其中;包映晖;江基尧;高宜录;陈建;

    目的探讨抑制NgR的表达对抑制性微环境中神经细胞轴突生长的影响。方法提取大鼠脑髓鞘膜蛋白作为皮层神经元培养的底物。细胞分4组:常规培养(A)组,髓鞘膜蛋白(B)组,siRNA转染+髓鞘膜蛋白(C)组,无关序列转染+髓鞘膜蛋白(D)组。行NgR siRNA的转染,转染后每天行βⅢ-tubulin免疫荧光染色,测量每个细胞的最长突起长度。结果转染后初期(24h、48h),A组细胞生长最好[突起长度分别为(22.5±12.2)μm和(59.1±23.6)μm],C组次之[突起长度分别为(17.1±10.2)μm和(44.7±22.5)μm],B组和D组突起生长抑制明显[B组突起长度分别为(8.1±5.8)μm和(27.7±13.7)μm),D组(7.3±5.8)μm和(24.9±12.4)μm]。到96h,各组间差异趋于消失。结论髓鞘膜蛋白对皮层神经元突起的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抑制NgR的表达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这种抑制作用。

    2010年13期 v.36 1566-1569+16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1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50 ]
  • 阳离子磷酸胆碱聚合物负载siRNA进行细胞转染的可行性

    孙莉莉;张卓琦;曹希传;杨帆;李秀华;潘修成;

    目的探讨新型阳离子磷酸胆碱聚合物(MPC30DEA70)负载短片断干扰RNA(siRNA)进行细胞转染的可行性以及生物学效应。方法 MTT法分析MPC30DEA70对HepG2.2.15细胞的毒性;设计特异性siRNA,以MPC30DEA70负载红色荧光标记的siRNA转染HepG2.2.15细胞,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该载体携带siRNA能否进入细胞中及在该细胞中的转染效率。在此基础之上,观察对荧光素酶基因表达的抑制效应。结果在MPC30DEA70的浓度为0.5、1、3、5μl时,未发现对HepG2.2.15细胞产生明显的毒性,细胞存活率均在80%以上,并且能够携带siRNA进入细胞内,在48h的转染效率达(52.33±1.97)%,转染后能够有效地抑制荧光素酶质粒在HepG2.2.15细胞内的表达。结论 MPC30DEA70携带的siRNA在HepG2.2.15细胞中有着较高的转染效率,并发挥一定的生物效应,有望成为有效的siRNA载体。

    2010年13期 v.36 1570-15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K]
    [下载次数:1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91 ]
  • 腺病毒载体介导shRNA抑制生存素对PC-3细胞的影响

    徐明;单玉喜;阳东荣;薛波新;

    目的运用RNA干扰(RNAi)技术抑制雄激素非依赖前列腺癌细胞株(PC-3)中生存素的表达,检测生存素抑制对PC-3细胞的影响。方法构建负载生存素短发夹RNA(shRNA)且携带绿色荧光蛋白(GFP)的重组腺病毒,体外转染PC-3细胞。MTT法监测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率,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对生存素mRNA及其蛋白表达进行测定。结果负载生存素shRNA重组腺病毒构建成功;转染96h后,PC-3细胞增殖受到抑制,并可诱导出PC-3细胞凋亡,凋亡率达到(14.43±0.57)%,生存素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强度分别降低了(72.23±1.11)%和(71.75±2.64)%,与阴性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腺病毒载体介导的生存素shRNA可有效地抑制PC-3细胞中生存素的表达,RNAi结合腺病毒载体系统抑制生存素表达有望成为治疗雄激素非依赖前列腺癌的有效方式之一。

    2010年13期 v.36 1574-15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395 ]

病例报道

读者·作者·编者

综述

  • 血管发育畸形相关基因突变的研究进展

    王鑫;乔彤;

    由血管发育畸形引起的疾病严重危害了人类健康。部分此类疾病为先天性发育畸形或呈家族聚集性,提示可以在分子水平寻找病因。本文就血管发育畸形相关基因突变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2010年13期 v.36 1578-15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1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72 ]

基础与临床

  • 120例高危脑损伤儿早期干预治疗随访观察

    吕静;张跃;汤健;

    目的探讨高危脑损伤儿早期干预治疗的效果。方法对120例高危脑损伤儿,详细回顾母孕产期情况?新生儿期病史,并进行肌张力?异常姿势?神经系统检查,采用综合康复治疗方法按疗程进行治疗,疗程结束随访至1岁半并进行评估。结果年龄在0~6个月时接受治疗的患儿正常化率为88.2%,年龄在6~12个月时治疗者正常化率38.6%。结论对高危脑损伤儿进行早期干预治疗,可以有效地降低脑瘫的发生率及减轻残疾程度。

    2010年13期 v.36 1582-15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21 ]
  • 应用自体软骨和鼻假体综合鼻成形术102例

    李劲良;

    目的观察自体软骨和鼻假体综合鼻整形对短鼻梁伴鼻孔朝天、鼻尖低平或圆钝、鼻小柱矮、鼻翼宽大肥厚、鼻孔形态欠佳的临床效果。方法 102例鼻整形术在使用鼻假体的同时,切取单/双侧耳甲腔耳软骨或鼻中隔软骨,塑成支架及垫片,以抬高和延长鼻尖。结果经3~18个月随访,102例所有鼻成形术者均达到了预期的美学效果,无再次修整手术,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和继发畸形。结论采用自体软骨和假体综合鼻成形与单纯假体隆鼻术相比能取得更满意的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2010年13期 v.36 1583-15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321 ]
  • 关节腔内注射配合手法松解治疗肩周炎粘连期的临床观察

    卞红霞;王秦耕;

    目的探讨肩周炎粘连期(冻结肩)关节腔内注射及手法松解对肩关节疼痛及活动范围受限的改善率。方法将80例冻结肩患者按就诊时间顺序随机分为两组,A组40例采用徒手及棍棒体操等运动治疗;B组40例在运动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得宝松及利多卡因关节腔注射并对患肩进行前屈、后伸、外展、上举及旋转等手法松解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种治疗方法对冻结肩均有疗效,A组疗效改善率为50.0%,B组疗效改善率为82.5%,两组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肩周炎冻结肩期患者运动疗法联合得宝松配合局麻药关节腔注射和手法松解治疗疗效显著。

    2010年13期 v.36 1585-15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255 ]
  • 经皮微创应用LCP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

    侯靖钊;瞿南初;包红卫;

    目的探讨应用锁定加压钢板(LCP)经微创方式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经微创方法使用LCP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20例,骨折按Neer分型,二部分骨折6例,三部分骨折8例,四部分骨折6例。结果 20例骨折均愈合,按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优16例,良3例,中1例,优良率95.0%。结论应用微创经皮使用LCP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创伤小,恢复快,固定可靠,便于早期康复锻炼,是一种较理想的固定手术固定方法 。

    2010年13期 v.36 1587-15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91 ]
  • 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芬太尼或雷米芬太尼用于无痛人工流产的临床观察

    王鹏;傅顺琴;

    目的探讨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芬太尼或雷米芬太尼在无痛人工流产手术的应用效果。方法人工流产术患者120例,随机均分为4组:P组单用丙泊酚2mg/kg;S组加用舒芬太尼0.2μg/kg;F组加用芬太尼1μg/kg;R组加用雷米芬太尼2μg/kg。记录围术期麻醉作用及不良反应。结果四组麻醉均较满意。P组丙泊酚用量最大,术中体动者多于其他三组。S、F组术后宫缩痛发生率明显低于R、P组(P<0.01)。结论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用于人工流产术麻醉效果较好,体动和呼吸抑制发生率低,能有效缓解术后宫缩痛。

    2010年13期 v.36 1588-15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410 ]
  • 中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围手术期的应用

    曾蔚林;陈鲁峰;王庆敏;

    目的观察中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围手术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围手术期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6例,分为三组,A组36例,采用消肿活血液口服、下肢洗伤方熏洗腰部治疗;B组31例,口服双氯芬酸钠;D组29例,采用常规术前准备。观察三组术后切口疼痛的VAS评分、阿片类药物的用量、凝血指标的变化以及呕吐情况。结果 A、B组患者术后切口疼痛的VAS评分低于C组(P<0.05);术后使用哌替啶的次数少于C组(P<0.05)。A组呕吐症状轻;A、B、C组手术前后凝血功能无明显变化。结论围手术期采用消肿活血液口服、下肢洗伤方熏洗患部,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能减轻疼痛;减少术后阿片类药物的使用,减少术后呕吐反应,不影响患者的凝血功能。

    2010年13期 v.36 1590-15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418 ]
  • 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贫血异常检出的相关因素

    张剑;张海锋;姚文明;李新立;

    2010年13期 v.36 1592-15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87 ]
  • 小儿成骨不全的临床治疗

    傅大林;张跃;汤健;杜森杰;赵晓科;李红英;张玲;高伟红;

    2010年13期 v.36 1594-15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1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15 ]
  • 累及髋臼后壁骨折的手术疗效分析

    王全明;齐新生;茅治湘;张梦;钱春晓;

    2010年13期 v.36 1595-15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25 ]
  • 颅脑弥漫性轴索损伤56例临床分析

    耿炯;羊正祥;周志明;浦毅;

    2010年13期 v.36 1597-15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317 ]
  • 医用臭氧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观察

    邹嘉平;杨契超;须梅;

    2010年13期 v.36 1599-16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56 ]
  • 102例侵及肌层胃癌影响预后的因素分析

    时伟锋;周士福;

    2010年13期 v.36 1601-16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81 ]
  • 快速诱导光索辅助经鼻盲探气管插管体会

    王冬青;

    2010年13期 v.36 1603-16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14 ]
  • 45例双气囊小肠镜临床分析

    史乃蕴;欧希龙;蔡惠美;徐海峰;

    2010年13期 v.36 1605-16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87 ]

临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