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医药

论著

  • 骨桥蛋白在肝癌患者外周血和癌组织中的含量及其临床意义

    刘兵团;张国新;郝波;林艳;黄祖瑚;

    目的检测骨桥蛋白(OPN)在肝癌患者外周血和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肝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并探讨OPN作为肝癌标志物的可能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34例肝癌和14例癌旁组织中OPN的表达;并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51例肝癌患者的外周血OPN的表达水平,并结合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1)肝癌组织中OPN的阳性表达率(73.5%),明显高于癌旁组织中的(21.4%)(P<0.05)。(2)肝癌患者血浆中OPN的表达水平与肿瘤的淋巴结转移、血管浸润和肝包膜浸润等病理特征有明显相关(P<0.05)。(3)肝癌患者血浆OPN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对肝癌检测的敏感性为90.2%,特异性为90.6%。结论OPN在肝癌组织中呈过度表达。血浆OPN可以是肝癌诊断的一种较为特异的标志物,其表达水平与肝癌的淋巴结转移、血管及肝包膜浸润等多项临床病理特征有相关性。

    2007年11期 1081-10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下载次数:1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332 ]
  • ATN-ISI及APACHEⅡ评分在急性肾衰竭血透治疗中的应用

    俞香宝;邢昌赢;胡建明;毛慧娟;孙彬;曾鸣;

    目的探讨ATN-ISI和APACHEⅡ评分模型对评价血液透析(HD)治疗急性肾衰竭(ARF)预后的作用。方法行HD的ARF患者172例,采集HD前24h内最差生理参数作为ATN-ISI和APACHEⅡ模型的评分指标,以出院时患者死亡或存活为预后指标。结果全组死亡110例,病死率63.95%;≥65岁组病死率(38/46,82.61%)明显高于<65岁组(72/126,57.14%,P<0.01);全组ATN-ISI评分(0.58±0.28)分,死亡组(0.72±0.23)分,显著高于存活组(0.32±0.15,P<0.01);APACHEⅡ评分(26.41±8.81)分,死亡组(30.27±7.67)分,显著高于存活组(19.52±6.18,P<0.01)。两种评分明显正相关(r=0.81,P<0.01)。结论ATN-ISI评分简单、生理参数易采集。ATN-ISI与APACHEⅡ评分均能较好反映ARF者HD治疗的预后。

    2007年11期 1084-10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74 ]
  • 妊娠期妇女肾血流动力学特征

    孙丽洲;潘义;姜海风;

    目的研究妊娠期肾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方法随机对160例正常妊娠妇女以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孕10~14周(孕早期)、20~24周(孕中期)、30~34周(孕晚期)肾动脉血流的峰值流速/舒张末期流速比(S/D)、搏动指数(PI)和阻力指数(RI),同时测定血浆内皮素,所得结果与50例年龄相仿非妊娠妇女测定值比较。结果正常妊娠组孕晚期血内皮素水平明显高于孕早期、孕中期和非妊娠组(P<0.05)。正常妊娠组孕中期肾主动脉血流的S/D和RI以及肾段动脉的S/D、PI和RI均显著高于非妊娠组(P<0.05或P<0.01)。与孕早期比较,孕中期肾主动脉血流的PI和肾段动脉血流的S/D、PI和RI均明显升高(P<0.05)。孕晚期肾段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均高于孕中期(P<0.05)。结论随着妊娠进展,孕中期血流动力学发生显著改变,反映了妊娠期肾血循环的变化,以此可以早期发现妊娠期病理改变,以便早期采取措施预防妊娠并发症的发生。

    2007年11期 1087-10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352 ]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炎症状态对促红细胞生成素有效性的影响

    樊瑞芬;张洪亮;高丽萍;吴平;贾丽霞;李桂英;李淑霞;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贫血的疗效及炎症状态对其影响。方法28例MHD患者均规范使用国产EPO(济脉欣)及常规治疗;用药前、用药后2、4、8周查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网织红细胞(RCT)各1次,行自身对照;8周后Hb≥110g/L、Hct≥32%为达标组,低于此指标为非达标组;对比两组炎症反应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Hb、Hct、铁蛋白(SF)变化情况。结果均在治疗2周后RCT开始上升,4周后Hb、Hct开始上升,8周上升更明显;Hb、Hct达标19例(67.85%);未达标者多有炎症存在,CRP升高,SF无差异;血浆CRP水平与Hb、Hct成负相关,与SF无相关性。结论EPO治疗肾性贫血疗效肯定;但炎症反应时CRP升高,疗效降低。

    2007年11期 1090-10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460 ]
  • 亲体与非亲体肝移植术后血清总胆红素及胆汁引流量比较

    曹权;郑崇明;张萍;张峰;

    目的比较亲体与非亲体肝移植患者术后血清总胆红素(TB)及T管胆汁引流量的变化。方法观察10例亲体肝移植,18例非亲体肝移植术后血清TB及T管胆汁引流量的变化,分析原因,探讨处理方法,以提高肝移植成功率。结果亲体与非亲体肝移植术后血清TB的变化曲线非常相似,呈一倒"S"型。两者术后血清TB逐渐升高,1周左右达到高峰平均117.45μmol/L,其后开始下降;亲体与非亲体肝移植T管胆汁引流量在术后相差大,但单位重量移植肝的胆汁引流量无明显差异。T管引流量10d左右达高峰(200ml),并维持于较高水平。结论亲体与非亲体肝移植术后发生高胆红素血症是常见的临床变化。亲体与非亲体肝移植术后T管引流量由于供肝重量不同而明显不同,但单位供肝重量的T管引流量无明显差异;且亲体肝移植术后T管引流量增长较快,平均7d左右达非亲体肝移植引流量水平。

    2007年11期 1092-10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95 ]
  • 利多卡因对肢体缺血-再灌注时炎性介质表达的影响

    曹苏;沈施仁;

    目的研究利多卡因对肢体缺血-再灌注炎性介质血栓素B2(TXB2)、前列腺素(6-Keto-PGFIα)、白细胞介素8(IL-8)、过氧化脂质(LPO)和一氧化氮(NO)的影响。方法28例择期肢体手术伴有缺血-再灌注的患者随机分为利多卡因治疗(L)组和对照(C)组,测定TXB2、6-Keto-PGFIα、IL-8、LPO和NO的水平。结果肢体缺血-再灌注后10min,C组LPO显著升高,再灌注后18min,TXB2、TXB2/6-KetoPGFIα、IL-8和LPO均显著增高,NO显著降低。L组各炎性介质则无明显变化。结论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是由炎症反应引起的自身免疫损伤,利多卡因对此有明显的防治作用。

    2007年11期 1094-10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367 ]
  • 宫颈癌生存素的表达及其与化疗敏感性的关系

    郭翠英;苏长青;张吟真;苗春菊;

    目的研究宫颈癌生存素(suvivin)基因蛋白的表达及其与化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宫颈癌标本生存素的表达。对培养的宫颈癌细胞行1.0mg/L的顺铂(DDP)化学药物处理,MTT法检测细胞活性。结果生存素在宫颈癌中阳性表达率高达73.7%。宫颈癌细胞经过DDP处理后,生存素阳性表达组的细胞存活率为45.0%~65.0%,明显高于阴性组的15.0%~40.0%。结论宫颈癌高表达生存素,表明生存素阳性癌细胞对DDP有一定耐受性,检测生存素有可能成为预测宫颈癌化疗敏感性指标之一。

    2007年11期 1096-10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304 ]
  • 颅内动脉瘤栓塞过程中的常见并发症及处理

    周宏智;吴新民;张云峰;柯开富;吕美云;贲志进;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栓塞过程中的常见并发症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电解可脱弹簧圈(gugliel midetachable coils,GDC)和水压可解脱弹簧圈(detachable coils system,DCS)栓塞颅内动脉瘤78例。结果发生并发症10例,术中动脉瘤破裂3例,急性脑梗死2例,血管痉挛3例,弹簧圈脱出动脉瘤2例,其中1例死亡,余均取得满意疗效。结论正确处理各种并发症可提高治愈率,减少病死率和致残率。

    2007年11期 1098-1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0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345 ]
  • 以三叉神经痛为首发症状的桥小脑角胆脂瘤

    梁维邦;倪红斌;徐武;韦永祥;姚亮;

    目的探讨桥小脑角区胆脂瘤的诊断、治疗及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22例桥小脑角胆脂瘤的诊治及疗效。结果行CT或(和)MRI确诊后手术治疗,16例桥小脑角胆脂瘤得以全切,6例囊壁次全切,术后所有三叉神经痛及面肌痉挛完全消失,听力障碍明显好转。跟踪随访,1年后1例三叉神经痛复发。结论桥小脑角区胆脂瘤多以三叉神经为首发症状,CT,MRI可提供诊断依据,手术治疗可使大部分患者痊愈。

    2007年11期 1101-1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370 ]
  • 肺隐球菌病两例报告及诊疗现状探讨

    黄妹;蔡后荣;张德平;吴静;

    目的加深对肺隐球菌病的认识,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提高治愈率。方法回顾分析两例确诊肺隐球菌病的诊治经过,结合文献总结肺隐球菌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现状。结果例1曾密切接触鹦鹉,轻微咳嗽为主,CT示左肺结节病灶伴纵隔淋巴结肿大,经皮穿刺肺活检确诊,经氟康唑治疗10d症状明显好转,4个月影像学好转。例2有类风湿性关节炎使用甲氨喋呤和强的松史,间歇发热,气短明显,CT示两肺病变广泛多样,如实变伴小空洞,毛玻璃影,小结节影伴小毛刺、分叶,病灶周围的肺纹理增粗等,经气管镜肺活检确诊,氟康唑治疗10d症状好转,6个月两肺病灶明显吸收。结论密切接触鹦鹉和免疫抑制都是肺隐球菌病的高危因素,其临床症状无特异性,继发者症状较重,影像学表现多样,组织病理是最主要的确诊方法,氟康唑有效、安全,肺隐球菌病疗程宜长,免疫抑制者更长。

    2007年11期 1103-1105+10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4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59 ]
  • PPARγ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吴旭东;陈卫昌;张素青;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PPARγ)在肝细胞癌(HCC)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半定量RT-PCR法、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34例患者HCC组织及相对应的癌旁组织的PPARγ表达,结合临床特征行统计学分析。结果79.4%(27/34)HCC组织PPARγmRNA表达高于癌旁组织。PPARγ蛋白在HCC组织中均呈阳性表达,表达在胞浆和(或)胞核中;而癌旁组织为阴性或弱阳性表达,为胞浆染色。阳性表达分级之间存在显著差异,χ2=39.62,P<0.05。PPARγmRNA表达水平与蛋白表达分级与HCC大小、包膜完整、高转移复发倾向和HBV感染及肝硬化背景密切相关(P<0.05);但与患者年龄、性别、Okuda分期、pTNM分期、组织分化程度、AFP阳性和随访转移结果无关。PPARγmRNA及蛋白高表达均与患者的总生存期负相关。结论PPARγ在HCC中过表达,与HCC的发展可能有关,可能作为判断HCC预后的一种预测性指标。

    2007年11期 1106-1109+10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9K]
    [下载次数:1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373 ]
  • p21~(WAF1)基因遗传多态性与乳腺癌发病关系的风险

    赵俊杰;朱岷;黄铁生;

    目的探讨p21WAF1基因多态性与乳腺癌遗传易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117例乳腺癌患者和123例健康对照组外周血DNAp21WAF1基因第2外显子密码子31多态性的分布情况。结果乳腺癌与健康对照组间p21WAF1基因第2外显子密码子31的A(arginine)、C(serine)等位基因频率分别54.27%、45.73%及50.00%、50.00%(P>0.05)。携带Ser/Arg和Arg/Arg基因型的个体与携带Ser/Ser基因型的个体比较,乳腺癌患病风险无明显增加(OR,1.108;95%CI,0.579-2.122)。结论p21WAF1基因第2外显子密码子31多态性可能与贵州地区汉族妇女乳腺癌的发病风险无相关性。

    2007年11期 1110-1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443 ]
  • 二尖瓣修复成形术的临床研究

    骆金华;张石江;秦建伟;陈亮;陈广明;朱秉智;

    目的分析二尖瓣修复成形术治疗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30例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行二尖瓣修复成形术。其中瓣膜退行性变10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二尖瓣关闭不全19例,黏液瘤合并二尖瓣关闭不全1例。采用瓣叶切除修复、瓣环成形、腱索缩短以及缘对缘等单一或联合术式。通过术中注水试验、食管超声以及术后心功能改善情况来判断二尖瓣成形手术的效果。结果30例患者全部存活,术中注水试验良好。术后心功能改善Ⅰ级28例、Ⅱ级2例,随访1~5年无患者再次行二尖瓣置换术。结论选择合适患者,采用单一或联合二尖瓣成形方法治疗二尖瓣关闭不全,可以取得满意的疗效。

    2007年11期 1113-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61 ]
  • 髋臼后壁骨折的手术治疗

    李荣群;徐耀增;

    目的探讨髋臼后壁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手术治疗髋臼后壁骨折32例。经1~3年随访,根据术后骨折复位的质量、远期髋关节功能及X线片评定,对髋臼后壁骨折手术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术后骨折复位的质量按Matta标准评定,解剖复位(移位≤1mm)31例,复位欠佳(移位2~3mm)1例。远期髋关节功能采用d′Aubigne6分法评分,优30例,良2例。X线片根据Epstein标准评定,优31例,良1例。结论髋臼后壁骨折手术治疗成功的关键在于及时准确的影像学诊断,严格的手术指征,解剖复位、坚强内固定、早期功能锻炼的治疗原则,对不同类型骨折的辨证施治。

    2007年11期 1115-1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304 ]
  • 马来酸罗格列酮对非糖尿病代谢综合征患者糖脂代谢及炎症的影响

    高璐;于德民;

    目的观察马来酸罗格列酮对非糖尿病代谢综合征(MS)患者糖脂代谢、胰岛素抵抗(IR)及血清炎症标志的影响。方法86例非糖尿病、伴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的M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马来酸罗格列酮4mg/d或8mg/d治疗12周。比较治疗前后血糖、血脂、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纤维蛋白原(FIB)和外周血白细胞数(WBC)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HOMA-IR、甘油三酯(TG)、hsC-RP、FIB和WBC数均下降,HDL-C升高(P<0.05),8mg组的变化更明显;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在两组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对伴有HDL-C降低和MS的非糖尿病患者,罗格列酮治疗呈剂量依赖的改善糖脂代谢、减轻IR和炎症状态。

    2007年11期 1117-1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345 ]
  • 单一小切口交锁髓内钉治疗Ⅰ型浮膝损伤

    胡志毅;秦晓东;殷国勇;宋李军;

    目的探讨单一小切口交锁髓内钉技术在Ⅰ型浮膝损伤治疗中作用。方法11例Ⅰ型闭合性浮膝损伤患者,伤后3~11d(平均5d)手术,其中9例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2例股骨骨折有限切开复位髓内钉内固定。结果手术时间70~150min,平均100min,随访6~12个月,无术后感染和内固定失败,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4个月,术后6个月膝关节平均活动度为0度(伸)~110度(屈)。根据Karlstrom和Olerud评分,优6例,良4例,可1例。结论单一小切口股骨髁上逆行髓内钉和胫骨髓内钉联合固定技术是治疗Ⅰ型浮膝损伤一种值得推荐的方法。

    2007年11期 1119-1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322 ]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纠正贫血对逆转左心室肥大的影响

    楼季庄;杨江生;黄宁昌;周月;吴文华;杨小妹;陈建军;杜新;

    目的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左旋卡尼汀纠正贫血的效果及贫血纠正对逆转左心室肥厚(LVH)的影响。方法MHD伴贫血[血红蛋白(Hb)<90g/L]患者40例,每周血透后予EPO(A组)或EPO+左旋卡尼汀(B组)治疗,为期24周,监测血压、左心室重量指数(LVWI)、红细胞压积(Hct)、网织红细胞(RCT)、血清白蛋白和肉碱浓度。结果治疗后两组LVH均明显下降(P<0.05或P<0.01),Hb均明显升高(P<0.05),且B组比A组更明显(P<0.05);白蛋白、肉碱浓度A组略有升高(P>0.05),B组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且高于A组(P<0.05或P<0.01)。结论EPO+左旋卡尼汀治疗能明显提高MHD患者Hb水平,同时可部分逆转LVH。

    2007年11期 1121-1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412 ]
  • 食管、贲门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

    张憬;秦建伟;邵永丰;

    目的探讨食管、贲门癌术后早期进行肠内营养的安全性、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80例行食管、贲门癌根治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EN)组和肠外营养(PN)组,术后第1天开始分别给予营养支持7d,于术前及术后第8天检测体重、血常规、肝功能,并观察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营养支持费用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EN组术后红细胞、血红蛋白、白蛋白降低及白细胞、转氨酶升高的幅度均显著小于PN组(P<0.01)。EN组肛门排气时间明显早于PN组,营养支持费用显著少于PN组(P<0.0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PN组(P<0.05)。结论食管、贲门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是安全、可行、有效、经济的,较PN更具优势。

    2007年11期 1124-1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357 ]
  • 靶向生存素基因的shRNA抑制膀胱癌细胞裸鼠移植瘤生长

    杨慎敏;温端改;侯建全;何军;岑建农;

    目的观察稳定转染靶向生存素(survivin)基因短发夹RNA(shRNA)对膀胱癌细胞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方法将靶向生存素基因的shRNA真核表达载体转染人膀胱癌细胞T24并获得稳定的单克隆细胞,实时定量PCR检测转染后生存素mRNA表达的变化;分别将转染和未转染细胞种植于裸鼠皮下,观察肿瘤生长情况;通过免疫组化检测肿瘤组织生存素蛋白表达的差异。结果RNA干扰使T24细胞生存素表达下调92.86%;未转染组在20~29d均形成体积超过2000mm3的肿瘤,转染组在43d时经病理证实3只裸鼠形成肿瘤,最大体积62.5mm3;免疫组化显示转染组形成的肿瘤生存素蛋白表达明显减弱。结论靶向生存素基因的shRNA明显下调了生存素表达,并抑制了膀胱癌细胞T24裸鼠移植瘤的生长。

    2007年11期 1126-1128+11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3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36 ]
  • DPC4/Smad4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

    沈伟;李德春;白霞;朱兴国;陶国清;

    目的检测胰腺癌组织和正常胰腺组织中DPC4/Smad4基因的表达差异,探讨其在胰腺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分别运用RT-PCR和免疫组化技术检测40例胰腺癌和36正常胰腺组织中的DPC4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胰腺癌组织中DPC4阳性16例(40%);正常胰腺组织的DPC4的阳性表达率100%(36/36)。免疫组化显示癌组织中的弥漫阳性数为4例,局灶阳性数为10例,阳性表达率35%(14/40);正常胰腺组织的弥漫阳性数为16例,局灶阳性数为20例,阳性表达率100%(36/36)。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DPC4基因在胰腺癌组织中有明显的表达异常,可能与胰腺癌的发病有一定的关系,可考虑作为胰腺癌患者一个临床诊断或预后的指标。

    2007年11期 1129-1131+11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3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367 ]
  • 趋化因子MCP-1及MIP-2在实验性急性胰腺炎中的表达

    吴爱荣;许春芳;陈卫昌;岑建农;

    目的探讨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巨噬细胞炎性蛋白-2(MIP-2)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早期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以4%牛磺胆酸钠逆行胆胰管注射制作大鼠SAP模型,检测血清淀粉酶,进行胰腺组织病理学评价,采用实时定量RT-PCR方法检测各组胰腺组织中MCP-1mRNA、MIP-2mRNA表达的水平。结果SAP大鼠血清淀粉酶与假手术组比较P<0.01,随时间延长,逐步升高。胰腺组织中MCP-1mRNA、MIP-2mRNA表达高于假手术组,且表达水平与胰腺病理严重程度正相关P分别<0.05,<0.01。结论MCP-1和MIP-2在SAP早期发病机制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2007年11期 1132-1134+10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3K]
    [下载次数:1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398 ]
  •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阻断Shh信号通路导致尿道下裂的作用机制

    徐进宇;张炜;马隆;蒋君涛;吴婷;

    目的研究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孕晚期染毒诱导雄性胎鼠发生尿道下裂的作用机制。方法雌鼠怀孕(GD)第14~18天,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予DBP750mg/kg、大豆油灌胃。在GD19d,解剖孕鼠取出胎鼠,鉴别出实验组中发生尿道下裂和未发生尿道下裂的雄性胎鼠及对照组中的雄性胎鼠,分为尿道下裂组、非尿道下裂组和对照组。用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胎鼠生殖结节(GT)中Shh(sonic hedgehog)和骨形态发生蛋白4(Bmp4)mRNA相对表达水平。结果尿道下裂组、非尿道下裂组和对照组Shh mRNA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0.27±0.13、0.66±0.41和0.85±0.19,Bmp4 mRNA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0.18±0.05、0.40±0.25和1.00±0.44。Shh mRNA在尿道下裂组的表达较非尿道下裂组和对照组降低(P<0.05),Bmp4 mRNA在尿道下裂组和非尿道下裂组的表达较对照组降低(P<0.05)。结论DBP通过对GT生长发育早期Shh信号系统中部分作用因子发生作用而影响GT的生长发育,导致尿道下裂的发生。

    2007年11期 1135-1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380 ]

读者·作者·编者

基础与临床

  • 儿童慢性咳嗽50例临床分析

    冯罗华;

    2007年11期 1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61 ]
  • 椎管内髓外室管膜瘤的诊断及外科治疗

    陶超;胡卫星;李立新;顾培元;

    目的探讨椎管内髓外室管膜瘤的诊断及外科治疗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7例椎管内髓外室管膜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外科治疗及疗效。结果椎管内髓外室管膜瘤主要位于圆锥马尾部,临床表现不一,通常进展缓慢。常见有腰痛、下肢痛、感觉减退、肌力减退、括约肌功能障碍等临床表现。MRI常见特点:肿瘤较大,形态不规则,边界较清,T1等或稍低信号,T2高信号,几乎均可强化且多数均一强化。髓内肿瘤上端可有囊变和脊髓空洞形成。本组7例患者均经手术治疗,5例患者术后症状明显好转,1例有所好转,1例术后出现肌力下降。其中1例术后5年复发。结论根据临床表现结合影像学检查可作出定位诊断,但术前定性诊断困难。显微外科手术是治疗椎管内髓外室管膜瘤的有效方法。

    2007年11期 1140-1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1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43 ]
  • 两种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冠状动脉长病变疗效比较

    郑若龙;张华;陈新军;钱惠东;蒋文龙;

    目的评价冠状动脉(冠脉)长病变植入两种药物洗脱支架(DES)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12例冠脉长病变(>20mm)患者,植入雷帕霉素DES(SES,64处)或紫杉醇DES(PES,62处),术后1、6、12、24个月临床随访及冠脉造影复查支架内血栓及管腔径丢失情况。结果术后1、6个月支架内血栓发生率PES组明显高于SES组(P<0.05),12、24个月支架内血栓发生率两组已无差异(P>0.05),但支架内管腔径丢失PES组较SES组更明显(P<0.01)。结论冠脉长病变DES植入,SES较PES能够减少支架内血栓及管腔径丢失发生率。

    2007年11期 1142-1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47 ]
  • 环氧化酶-2选择性抑制剂逆转MCF-7/ADR细胞多药耐药的实验研究

    韩正祥;刘念龙;杜秀平;高向阳;张敬川;

    目的研究环氧化酶-2(COX-2)选择性抑制剂Celecoxib对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ADR的多药耐药(MDR)逆转作用。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测定Celecoxib对MCF-7/ADR细胞的无毒剂量,并检测在此剂量下的耐药细胞逆转倍数;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Celecoxib对细胞内阿霉素(ADM)荧光强度的影响。结果无毒剂量的Celecoxib(1×10-3μmol/L)可显著降低ADM对MCF-7/ADR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逆转耐药倍数为1.91倍。Celecoxib能够提高MDR细胞内ADM荧光强度。结论Celecoxib具有逆转人乳腺癌MCF-7/ADR多药耐药性的作用,可能与增加MDR细胞内化疗药物聚集量有关。

    2007年11期 1144-1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380 ]
  • 巨大左心室心脏瓣膜置换术

    韩冬;王伟林;陆源建;马韵生;薛东明;严文俊;赵田;

    目的总结巨大左心室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早期疗效。方法为34例巨大左心室的瓣膜病患者行心脏瓣膜置换术,其中主动脉瓣置换术8例,二尖瓣置换术18例,双瓣置换术8例。全部应用机械瓣。结果术后早期死亡3例,1例死于恶性心律失常,1例出现顽固性低心排综合征死亡,1例术后机械瓣失功,经再次急诊手术后因呼吸循环衰竭死亡,死亡率为8.8%,其余31例均治愈出院,术后心功能明显改善。结论确切而有效的心肌保护,细致而完善的围手术期处理能降低此类病人的手术并发症和死亡率。

    2007年11期 1146-1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342 ]
  • 肠球菌耐药性与转座子Tn916/1545的关系探讨

    赵旺胜;顾兵;刘爱民;唐芹芳;杨鹏云;文怡;刘根焰;

    目的研究肠球菌的表型耐药性与转座子Tn916/1545的关系。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54株肠球菌对6种抗菌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肠球菌转座子Tn916/1545。结果54例肠球菌中,粪肠球菌对氨苄青霉素、青霉素、左氧氟沙星和高浓度庆大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17.2%、21.4%、46.4%和60.0%,明显低于屎肠球菌对这4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96.5%、92.1%、88.5%和88.5%;两种肠球菌对万古霉素未发现耐药株;在28株粪肠球菌中,检出8株含有转座子Tn916/1545(28.6%),含转座子Tn916/1545的菌株对氨苄青霉素、青霉素和高浓度庆大霉素的耐药率为50.0%、37.5%和199%,明显高于不含转座子Tn916/1545菌株的耐药率5%、15%和45%;屎肠球菌未检到含转座子Tn916/1545菌株。结论粪肠球菌与屎肠球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存在较大差异;转座子Tn916/1545与粪肠球菌耐药播散有直接关系。

    2007年11期 1148-1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2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456 ]
  • 原发性高血压微量白蛋白尿与左室重塑及血压差异、血压负荷的相关性

    陈茂华;杨帆;羊镇宇;

    目的了解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微量白蛋白尿与左室重塑及血压变异指数、血压负荷的关系。方法确诊的12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根据24h尿微量白蛋白定量分为微量白蛋白尿组(MAU组)及尿微量白蛋白正常组(NAU组),进行心脏超声和24h动态血压检查,比较两组间的左室重量指数、血压变异指数、血压负荷等参数。结果MAU组左室重量指数、左室肥厚的发生率、血压变异指数及血压负荷均较NAU组增大。结论合并微量白蛋白尿的患者左室肥厚的发生率较高,左室重量较大,血压变异、血压负荷较大,微量白蛋白尿与左室重塑及血压变异、血压负荷密切相关。

    2007年11期 1150-1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353 ]
  • ICU呼吸机相关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和药敏分析

    王醒;蒋华;常宁;

    目的对ICU机械通气患者引发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构成及其耐药情况进行分析。方法对146例机械通气患者引发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及耐药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检出致病菌278株,其中革兰氏阴性(G-)细菌215株(77.4%),革兰氏阳性(G+)细菌52株(18.7%),真菌11株(3.9%)。前4位致病菌分别为铜绿假单胞菌88株(31.7%),不动杆菌属48株(17.3%),黄杆菌属30株(10.8%),金黄色葡萄球菌25株(9.0%)。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属、黄杆菌属均对亚胺培南最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最敏感,菌株多重药现象严重。结论机械通气引发的下呼吸道院内感染病原菌以G-菌为主,其药敏试验呈多重耐药,临床上应加强细菌耐药性监测并合理使用抗生素。

    2007年11期 1152-1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21 ]
  • 净血条件下改良微创退行性睑内翻纠正术

    卞征;梁慷;李一壮;鲍连云;张莉莉;

    目的评价净血条件下改良微创退行性睑内翻纠正术的疗效。方法88例103眼患者进行了净血条件下改良微创退行性睑内翻纠正术。手术纠正针对四个造成睑内翻的主要解剖因素,通过一个距下睑缘4mm处约4~5mm正中皮肤切口,中央切除眼轮匝肌后的一针褥状缝合针对水平方向上的眼睑松弛和垂直方向上的眼睑松弛,两针八字缝合针对隔前眼轮匝肌的骑跨。同时加固了下睑板缩肌。术后观察睑内翻纠正率,术后睑内翻复发率,术后眼睑的牵拉,以及并发症的比率。结果成功98眼,成功率为95.14%,复发5眼,复发率为4.85%。术后并发症包括线结脓肿1例(0.7%),褥式缝合断裂1例(0.7%),下睑缘移位2例(1.94%)。结论净血条件下改良微创退行性睑内翻纠正术是有效及安全的。

    2007年11期 1154-1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315 ]
  • 丙泊酚在新生儿唇裂修复麻醉的应用

    李金玉;郑国龙;安礼俊;

    目的探讨丙泊酚及丙泊酚复合芬太尼用于新生儿唇裂修复麻醉的安全性及适用性。方法对手术修复的57例先天性唇裂新生儿,按出生先后顺序随机均分为:氯胺酮麻醉组(K组)、丙泊酚麻醉组(P组)和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麻醉组(PF组)。记录麻醉诱导前、气管插管前后、皮肤切开前后心率(HR)及血压(BP)变化以及麻醉苏醒时间及苏醒质量。结果K组患儿气管插管后HR及BP显著上升,术中明显高于麻醉诱导前水平,苏醒时间长、苏醒质量差;P组及PF组患儿麻醉诱导后HR及BP显著下降,术中低于麻醉诱导前水平,麻醉苏醒时间短,苏醒质量好。结论丙泊酚复合芬太尼用于新生儿唇裂修复术麻醉是安全适用的。

    2007年11期 1156-1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374 ]
  • 胃癌切除术切端癌残留的临床特点及预防

    杨春;吴雨岗;汪良;

    目的探讨胃癌切除术切端癌残留的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对我院1998年1月~2002年1月胃癌切除术切端癌残留30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胃癌切除术切端癌残留率为8.4%(30/358),根治性、姑息性胃癌切除术切端癌率分别为5.1%(13/255)和16.5%(17/103)(P<0.05)。远、近端胃癌切除术切端癌残留率分别为5.9%及12.5%(P<0.05)。癌残留与癌肿的大体类型、大小、分化程度和浸润深度有关(P<0.05)。结论浅表广泛型早期癌,弥漫浸润型进展期癌,癌肿直径>5cm,分化程度低及癌肿浸润浆膜者易发生癌残留。

    2007年11期 1157-1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80 ]
  • 微创脊柱融合预防医源性腰椎不稳54例

    陶巍栋;曹一民;王永;

    目的探讨微创脊柱融合预防医源性腰椎不稳的治疗效果。方法33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采用后路半椎板切除斜向单枚椎间融合器植入。21例采用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及对侧椎板间植骨融合,预防术后医源性腰椎不稳。结果按照Macnab分级,54例中优良为51例,无神经根损伤及融合器移位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微创脊柱融合预防医源性腰椎不稳手术经济、简单、疗效确切。

    2007年11期 1159-1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70 ]
  • 后腹腔镜肾上腺手术与开放肾上腺手术的疗效比较

    杨进;殷长军;张炜;姚浩;顾沈阳;王业华;周广臣;

    目的评价经腹膜后间隙入路肾上腺病变手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后腹腔镜肾上腺手术53例(腔镜组)和开放性肾上腺手术48例(开放组)的临床资料,分析两种术式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和术后并发症的差异。结果腔镜组手术成功51例,手术时间(68.2±32.4)min,开放组(120.6±44.6)min;腔镜组术中出血(75.2±31.0)ml,开放组手术时间(187.3±39.8)ml;腔镜组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32.2±12.5)h,开放组(44.5±21.0)h;腔镜组术后下床时间(42.9±9.3)h,开放组(74.1±16.9)h;腔镜组术后平均住院(7.0±1.1)d,开放组(9.1±1.5)d,两组各项指标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后腹腔镜肾上腺手术具有术中创伤小、出血少、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效果优于开放手术。

    2007年11期 1160-1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375 ]
  • 地氟醚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在肝脏手术中的应用

    仲爱军;俞卫峰;

    目的探讨地氟醚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在肝脏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40例ASAⅠ或Ⅱ级,肝功能Ⅰ~Ⅱ级择期成年肝癌患者随机分为地氟醚全麻(D)组和异丙酚全麻(P)组,观察两组患者的心率(HR)、血压(BP)、术后肝功能情况以及术毕苏醒情况。结果切皮前后两组的HR、BP变化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肝门阻断后和肝门开放后两组HR、BP均有显著改变(P<0.05或P<0.01)。两组术后第1、3天ALT和AST显著高于术前,ALB显著低于术前,术后第7天基本恢复至术前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地氟醚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是一种与丙泊酚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一样可安全应用于肝脏手术的麻醉。

    2007年11期 1162-1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383 ]
  • 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的诊断治疗

    李荣;

    目的探讨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PSTT)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对我院收治的2例PSTT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例PSTT的主要症状是闭经和不规则阴道出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轻中度升高。通过全子宫切除术后随诊均未发现肺转移。结论PSTT是一种罕见病,目前对其认识有限。准确的病理诊断是正确治疗的关键。手术在PSTT的治疗中起重要的作用,多药联合化疗也有一定的疗效。

    2007年11期 1163-1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92 ]
  • 应用纤维乳管镜诊断乳头溢液

    秦建伟;韦达;张建;唐金海;

    目的评价纤维乳管内视镜检查对乳头溢液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纤维乳管镜检查系统,对180例乳头溢液患者进行诊断,并与术后病理诊断作对比分析。结果180例患者中发现乳管内占位性病变66例(36.7%),镜下诊断恶性病变7例(3.9%),镜下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93.8%。结论纤维乳管镜检查乳头溢液诊断准确,可靠。

    2007年11期 1165-1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266 ]
  • 上消化道重建术后肠内肠外联合序贯营养支持

    狄淑群;彭宏伟;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重建术后肠内肠外营养(EN-PN)支持治疗应用及疗效。方法上消化道重建术后220例患者随机分成EN-PN组及完全肠外营养(TPN)组,每组11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营养指标(体重、血浆白蛋白和血浆前白蛋白)、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总医疗费用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手术后体重及白蛋白均明显下降(P<0.05),但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EN-PN组较TPN组肛门排气恢复时间、排便恢复时间、平均住院费用/营养治疗费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两种支持方式对改善营养状况均有作用;与TPN比较,EN-PN组可明显促进肠功能的恢复,具有符合生理、安全、有效、价廉等特点。

    2007年11期 1166-1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81 ]
  • 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难治性胎盘植入

    张翔;王小青;徐文健;刘晓梅;

    目的探讨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UAE)治疗难治性胎盘植入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6例难治性胎盘植入患者,采用Seldinger技术行经皮子宫动脉超选择插管术,应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技术明确出血部位后,灌注抗生素和氨甲喋呤(MTX),并以明胶海绵颗粒栓塞。结果(1)6例患者均一次性止血成功,保留了子宫,止血时间3~10(6.1±3.6)min,手术时间30~50(41.8±6.4)min;(2)7d内成功清除宫内胎盘组织,血促绒毛膜性腺激素(hCG)下降明显,33d后全部正常,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产后子宫、宫内未见残留物;(3)随访2~8个月,2例产妇哺乳,4例患者恢复规律月经,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难治性胎盘植入具有止血快,并发症少且能保留子宫等优点。

    2007年11期 1168-11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325 ]
  • 沙利度胺联合HAG预激方案治疗低增生性AML的疗效

    沙信山;李永辉;张桂芳;缪韦韦;

    2007年11期 1170-11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52 ]
  • 脊柱畸形计算机多媒体数据库系统的建立与应用

    朱锋;邱勇;王斌;俞杨;朱泽章;沈勤;马薇薇;

    2007年11期 1171-1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356 ]
  • 支架植入术治疗肾动脉狭窄性高血压中远期疗效观察

    谢和民;李春坚;王连生;王晖;

    2007年11期 1173-1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408 ]
  • 抗甲状腺药物致药物性肝损的临床分析

    陈念;翁亚丽;李军;陆玮婷;

    2007年11期 1174-1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1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320 ]
  • 后腹腔镜肾蒂淋巴管剥脱术治疗重症乳糜尿

    孟小鑫;殷长军;吕强;华立新;王增军;张炜;徐正铨;眭元庚;

    2007年11期 1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76 ]
  • ~(131)I治疗甲亢128例疗效分析

    何殿;

    2007年11期 11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53 ]
  • 左卡尼汀改善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功能的疗效观察

    范存忠;

    2007年11期 11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336 ]
  • 慢性肾脏疾病中的脂质代谢异常与肾损伤的关系

    周红霞;梅柏如;赵丽萍;

    2007年11期 11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1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365 ]
  • 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肝炎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

    王琨;朱琪;朱杰;

    2007年11期 1180-11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64 ]
  • 红霉素与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

    陈永香;黄杰;

    2007年11期 11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359 ]
  • 系统性红斑狼疮伴肠系膜血管炎4例临床分析

    俞剑;陆亚华;

    2007年11期 1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97 ]
  • 宫腔镜诊治人工流产不全

    戴辉华;胡春霞;孙俊;

    2007年11期 1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340 ]
  • 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常见并发症原因及预防对策

    张妍;

    2007年11期 1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369 ]
  • 乳腺癌术后健肢与患肢置PICC管的临床效果

    解丽娟;王蓓;

    2007年11期 1185-11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348 ]
  • 介入栓塞治疗盆腔大出血临床分析

    曾庆华;

    2007年11期 11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304 ]

综述

  • 个体化切削和视觉质量的改变

    徐莉;钱涛;李一壮;

    随着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的广泛开展和技术的进步,手术方式已从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发展到现在广泛开展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及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同时人们对术后视功能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视觉质量已成为术后关注的焦点问题。个性化切削应运而生,以提高术后视觉质量。

    2007年11期 1138-1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43 ]

临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