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医药

  • 干细胞移植应用的展望

    黄峻

    2004年04期 2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47 ]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及在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应用

    李建勇

    2004年04期 242-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337 ]
  •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联合细胞因子的无血清培养体系体外扩增脐血干细胞研究

    费小明,吴雨洁,唐宇宏,沈文怡,陆化,李建勇,汪承亚

    目的 探讨以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BM MSC)为基质的无血清培养方法 ,体外扩增脐血造血干细胞 (CBSC) ,研究BM MSC支持造血的功能和体外扩增时间的选择。方法 用含血小板生成素 (TPO)、干细胞因子 (SCF)、flt3/flk2配体 (FL)和粒细胞 集落刺激因子 (G CSF)的无血清培养液 ,以人BM MSC为基质 ,比较体外扩增脐血CD34+ 细胞 7d及 14d后总细胞 (TC)、CD34+ 细胞和集落形成单位 (CFU)数增加倍数。结果 在以人BM MSC为基质及TPO、FL、SCF和G CSF这四种细胞因子作用下 ,经体外扩增 7d后TC、CD34+ 细胞、CFU GM和CFU C数较起始分别增加了87、16、15和 2 6倍 ;14d后较起始分别增加了 4 2 7、38、12 5和 10 4倍 ,与 7d扩增倍数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以人BM MSC为基质的无血清体外培养体系可以有效扩增CBSC ,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扩增时间应以 14d为宜

    2004年04期 244-246+3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1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496 ]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和雷米普利对兔心肌梗死后心功能影响的对照研究

    陈建昌,蒋文平,刘志华,程绪杰,李红霞

    目的 探讨诱导分化后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MSC)移植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雷米普利在改善兔心肌梗死 (MI)后的心功能方面是否具有协同作用。方法  4 0只经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形成MI的兔随机分为四组 ,两组不予雷米普利 ,MI后 2周心肌内注射培养基 (1组 )或诱导分化后的MSC(2组 ) ;另两组MI后即通过饮水途经给予雷米普利 1mg·kg 1·d 1,持续 8周 ,并在MI后第 2周心肌内分别注射培养基 (3组 )或诱导分化后的MSC(4组 )。MI后 8周 ,结合心脏超声多普勒和血液动力学参数评价心功能。结果  2、3两组间具有相似的心功能改善 ,即左室射血分数 (LVEF)增加 ,左室舒张末期压 (LVEDP)降低 ;2组左室前壁和间隔收缩速度增大 ,而 3组无明显增加 ;4组与 2组及 3组相比 ,心功能改善更明显 ,表现在LVEF的增加更显著。结论 单用诱导分化的MSC移植与单用ACEI治疗对兔MI后心功能的改善程度相似 ;而两者合用具有协同作用 ,能进一步改善兔MI后的心功能

    2004年04期 247-2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433 ]
  • 经冠脉移植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实验研究

    杨志健,张馥敏,徐清斌,朱铁兵,王连生,陈波,周芳,马文珠

    目的 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MSC)植入急性心肌梗死 (AMI)区的转归及治疗作用。方法 通过冠脉转运的方法将幼猪自体骨髓MSC移植至AMI区 ,8周后观察MSC的分化、促血管生长情况 ,用核素门控心肌灌注显像观察心肌灌注的改善及心脏功能变化。结果 移植的细胞表达β肌球蛋白重链 (β MHC)和连接蛋白Connexin4 3,8周后 ,治疗组心肌灌注显像明显改善 ,毛细血管密度、左室射血分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0 1)。结论 骨髓MSC经冠脉转运在心肌微环境下可向心肌细胞分化 ,并能促血管生成及改善心功能

    2004年04期 250-252+3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1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459 ]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小型猪急性心肌梗死模型治疗作用的初步研究

    方五旺,陈绍良,叶飞 ,刘煜昊,林松,单守杰,刘玲玲,阚静,王峰

    目的 观察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MSC)心肌内移植对小型猪急性心肌梗死 (AMI)的治疗效果。方法  30只小型猪制备AMI模型 ,实验组 2 2只取骨髓分离MSC ,体外培养扩增后注入至缺血坏死心肌周围 ,对照组 8只输注等量生理盐水 ,1个月后比较两组的生存率、存活心肌来源和功能性蛋白质的表达。结果 实验组存活率 10 0 % ,存活心肌增加并检测到 5 溴脱氧尿嘧啶 (Br dU)标记物 ,心肌钙蛋白Ⅰ (cTnⅠ )等心肌功能性蛋白质的表达。结论 AMI小型猪自体骨髓MSC心肌内移植后 ,梗死区出现MSC来源的新生心肌 ,并具有正常心肌工作特性

    2004年04期 252-253+3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1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497 ]
  • 氨磷汀与峰龄多糖对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刺激增殖及协同作用

    李翠萍,陈宝安,黄成垠,周敏,傅强,陈津,程欣,高峰,高冲,丁家华,孙耕云,王俊,程坚

    目的 研究氨磷汀 (WR 2 72 1)和峰龄多糖 (FLPS)对人外周血造血干 /祖细胞的刺激增殖及协同作用。方法 分离单个核细胞 (MNC) ,进行甲基纤维素半固体培养 ,观察氨磷汀和峰龄多糖对骨髓粒 巨噬细胞集落 (CFU GM)的作用。结果 经 0 0 1~ 5 0mmol/L氨磷汀 37℃作用 30分钟的MNC以及峰龄多糖 0 5~ 2 5 μg/ml时CFU GM集落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且集落较大。CFU GM平均集落数在对照组、WR 2 72 1(1mmol/L)组、FLPS(5 μg/ml)组和AMF +FLPS组每 10 5MNC分别为 91 4± 5 0 4、119 8± 6 2 9、14 3 2± 76 4和 179 2± 97 6 ,各组与对照组相比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AMF +FLPS组CFU GM集落数显著高于AMF和FLPS组 (P <0 0 1和 <0 0 5 )。结论 氨磷汀和峰龄多糖对CFU GM具有明显的刺激增殖及协同作用

    2004年04期 254-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10 ]
  • 经冠脉移植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功能的影响

    朱铁兵,张馥敏,徐清斌,杨志健,王连生,陈波,周芳,马文珠

    目的 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MSC)植入幼猪急性心肌梗死 (AMI)区对心肌灌注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通过冠脉转运方法 ,将 5 溴脱氧尿嘧啶 (BrdU)标记的幼猪自体骨髓MSC植入心肌梗死区 ,8周后行99mTc MIBI门控心肌灌注显像评价心肌灌注及心功能的变化。结果 移植的MSC可通过毛细血管内膜并转化为心肌样细胞 ;8周后移植的MSC在心肌内微环境诱导下可心肌化及血管化 ;治疗组射血分数明显提高 (32 75 %vs4 9 86 % ,P <0 0 0 1)。结论 MSC移植通过促进血管及心肌再生 ,改善心肌灌注及功能

    2004年04期 257-258+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365 ]
  • 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影响

    岑建农,陈子兴,钱军,王玮,傅建新,潘金兰

    目的 研究造血干细胞移植前的预处理对白血病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MSC)的影响。方法 MSC克隆培养集落形成单位 (CFU F) ,检测 19例移植后、15例缓解期白血病患者和 12例正常人骨髓中的MSC数量 ;流式细胞术测定MSC细胞的免疫表型 ,性染色体的间期FISH ,测定患者移植后MSC的来源。结果 MSC免疫表型为CD34 、CD4 5 、CD10 5 + 、CD19 、CD13+ 、CD14 。骨髓CFU F 12例正常人为 (35 9± 16 5 ) / 1× 10 6单个核细胞 (MNC) ;15例白血病患者为 (30 6±17 4 5 ) 1× 10 6MNC ;19例移植术后者为 (4 6± 4 2 ) / 1× 10 6MNC ,明显少于前两组 (P <0 0 0 1)。间期FISH结果表明异基因骨髓移植后患者骨髓中 99%以上骨髓细胞为供体来源 ,而MSC仍为患者受体自身的。结论 骨髓移植前的预处理对骨髓MSC有损伤作用

    2004年04期 259-260+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414 ]
  • 无血清培养扩增临床规模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孟丽娟,李建勇,徐卫,吴雨洁,刘澎,黄峻,汪承亚

    目的 体外培养扩增临床规模的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MSC)。方法 骨髓单个核细胞 (MNC)来自 10例正常人及 9例恶性血液病患者 ,采用无血清培养基体外培养人BM MSC ,流式细胞术 (FCM)进行BM MSC表面标记及细胞周期分析。结果 经 4周培养 ,细胞数平均可达 7 5 9(1 0~ 14 2 )× 10 7,纯度可达 95 %以上 ,1 2 %的细胞处于S/G2 /M期 ,其余 98 8%则处于G0 /G1期。结论 应用无血清培养体系可培养扩增临床规模的人BM MSC。

    2004年04期 261-263+3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2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341 ]
  • 造血干细胞移植后CMV和HHV-6混合性感染一例

    吴小津,吴德沛,孙爱宁,马骁,仇惠英,金正明,唐晓文,傅铮铮,何广胜,朱子玲

    2004年04期 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12 ]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内归巢特性的研究

    施小凤,傅晋翔,梁建英,张宏,张勇,张晓慧

    2004年04期 264-265+3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3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371 ]
  • 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后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

    吴汉新,李建勇,任志宏,钱思轩

    2004年04期 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76 ]
  • 局部注射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修复心梗后心肌的实验研究

    徐清斌,张馥敏,杨志健,周芳,朱铁兵,王连生,陈波,马文珠

    2004年04期 266-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437 ]
  • 免疫功能异常在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病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

    傅晋翔,黄海雯,施小凤,陈萍,李军

    目的 探讨可溶性CD4 0配体 (sCD4 0L)、可溶性Fas配体 (sFasL)及Flt3配体 (FL)等多种免疫活性分子在再生障碍性贫血 (AA)发病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常规Elisa方法测定 34例AA患者外周血和骨髓中sCD4 0L、sFasL和FL的含量 ;应用免疫荧光标记技术及流式细胞术分析法检测其T细胞亚群及活化相关膜表面分子 ;观察T细胞对骨髓粒 单核细胞集落 (CFU GM)试验的影响。结果 AA骨髓和外周血CD8+ 细胞百分数增加 ,CD4 /CD8比例下降 ,骨髓中CD2 5 + 和HLA DR+ 细胞百分数增多 ;AA骨髓GM CFU明显减少 ,急性AA尤为显著 ,去除T淋巴细胞可使大部分患者CFU GM形成增加 ;绝大部分患者sFasL含量增加 ,FL水平升高 (达正常的 2 0倍以上 ) ,FL含量与临床疗效密切相关 ,治疗有效者FL水平明显下降 ,但未达正常水平。sCD4 0L水平显著降低 ,其含量直接反映患者血小板数。结论 T细胞的异常活化及多种免疫活化分子异常增高是AA造血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定期检测骨髓或外周血sCD4 0L、sFasL和FL有利于了解AA的病情变化及预后判断

    2004年04期 267-2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413 ]
  •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循环中NF-κB检测及价值探讨

    于圣永,杨志健,朱铁兵,王连生,马文珠

    目的 探讨核因子κB(NF κB)水平与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危险度分层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定量测定外周血白细胞中NF κB水平。 5 7例入选病人分稳定心绞痛 (SAP)和UAP两组 ,UAP组按Braunwald分级进行危险度分层。结果 SAP组、Braunwald 1级、2级、3级组NF κB分别为 0 5 89± 0 390、0 933± 0 194、1 10 3± 0 14 7、1 348± 0 181。UAP各组NF κB与SAP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 (P <0 0 1)。NF κB与UAPBraunwald级别及心绞痛发作时心电图ST段电压变化、冠状动脉复杂病变、住院期间心绞痛再发作呈正相关 (P <0 0 5~ 0 0 0 1)。与射血分数 (EF)、冠脉粥样斑块病变数、胆固醇 (Tch)、三酰甘油 (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高血压、糖尿病、吸烟指数、体重指数 (BMI)无明显相关关系(P >0 0 5 )。结论 NF κB与UAP危险度分层呈正相关 ,可作为UAP危险度分层的一个参考指标

    2004年04期 270-2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390 ]
  •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外周血白细胞端粒长度研究及意义

    薛枫,宋建平,程绪杰,李红霞,蒋廷波,杨向军,刘志华,蒋文平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CAS)患者外周血白细胞端粒长度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CAS患者 (CAS组 )和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对照者 (对照组 )各 16例 ,提取其外周血白细胞DNA ,纯度检测合格后用地高辛标记的端粒探针行Southern杂交 ,经图像分析系统扫描和软件分析后测得端粒长度。结果 CAS组外周血白细胞端粒长度较对照组明显缩短 (t =2 4 31,P =0 0 2 1)。结论 CAS患者外周血白细胞端粒长度的缩短支持动脉粥样硬化 (AS)是系统性慢性炎症的观点 ,且结合其他研究提示端粒可能在AS的发病中起重要的作用

    2004年04期 273-2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341 ]
  • 动脉内膜损伤后血管Ⅰ型胶原/MMP-2蛋白表达与Ⅲ型胶原/MMP-9 mRNA表达的动态观察

    姚玉宇,王润洁,刘宁波,彭韬,冷静

    目的 探讨动脉内膜损伤后Ⅰ、Ⅲ型胶原、金属蛋白酶 2 (MMP 2 )、金属蛋白酶 9(MMP 9)的动态变化及与细胞迁移、内膜增厚的关系。方法 在兔腹主动脉下端内膜损伤后狭窄的模型上 ,采用免疫组化、原位杂交的方法检测Ⅰ、Ⅲ型胶原、MMP 2、MMP 9的表达 ,并对结果进行图像分析。结果 内膜损伤后 1周Ⅰ型胶原的表达增加 ,4个月达到最大值。Ⅲ型胶原mRNA在正常血管的表达极低 ,损伤后 1周迅速增加 ,至 4周达到峰值 ,以后逐渐下降。MMP 2、MMP 9在损伤后 1周即表达 ,4周达到峰值 ,以后逐渐降低。结论 Ⅰ、Ⅲ型原的交替分泌可能是导致内膜伤后狭窄的重要原因。MMP 2、MMP 9损伤早期表达可能与细胞向内膜迁移有关 ,晚期表达减少导致胶原积聚

    2004年04期 276-277+2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11 ]
  • 国产重组葡激酶对兔血小板及凝血、纤溶系统的影响

    李春坚,黄峻,杨国平,徐以南,陆琳,张杰

    目的 观察国产重组葡激酶 (r SAK)对兔血小板及凝血、纤溶系统的影响。方法 新西兰兔 4 0只 ,随机分为以下 8组 :①对照组 (生理盐水 10ml,30min) ,②r SAK小剂量组 (1 5× 10 4U/kg ,30min) ,③r SAK中剂量组 (3 0× 10 4U/kg ,30min) ,④r SAK大剂量组 (6 0× 10 4U/kg ,30min) ,⑤r SAK单次静脉推注组 (3 0× 10 4U/kg ,2min) ,⑥联合肝素治疗组 (先静脉推注肝素 2 0 0U/kg ,继之予r SAK3 0× 10 4U/kg ,30min ,输注完毕予肝素 5 0U·kg 1·h 1静脉滴注至观察终点 ) ,⑦尿激酶 (UK)组 (3 0× 10 4U/kg ,30min) ,⑧重组链激酶 (r SK)组 (3 0× 10 4U/kg ,30min)。用球囊损伤法建立兔右股动脉血栓形成模型 ,继而用输液泵经兔耳缘静脉匀速注入上述溶栓药物。在给药前、给药后 30min、6 0min、12 0min取静脉血检测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 (PT)、部分凝血活酶活化时间 (APTT)、凝血酶时间 (TT)、纤维蛋白原 (Fg)、纤溶酶原 (Plg)、α2 抗纤溶酶 (α2 AP)和D二聚体 (D dimer)。结果 各治疗组在给药前、后血小板计数较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r SAK各剂量组、UK组和r SK组给药后血浆Fg均有显著下降。中、小剂量r SAK给药后 12 0minPT延长 (P <0 0 5 ) ;UK及r SAK单独治疗组给药后APTT和TT均无显著延长

    2004年04期 278-2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91 ]
  • 高糖对人肾近端小管细胞TGF-β mRNA表达的影响

    文玉杰,刘必成,王艳丽,尹莲芳,孙静,马坤岭

    目的 观察高糖对人近端肾小管细胞 (HPTC)转化生化因子 (TGF β)mRNA表达的影响以及血管紧张素Ⅱ (ATⅡ )受体 1拮抗剂Irbesartan(Irb)对其干预作用。方法 无血清培养HPTC后 ,(1)用不同浓度葡萄糖 (5 5、2 2 2、30、4 0mmol/L)培养 4 8h ,(2 )用高糖 (2 2 2mmol/L)培养 6、12、2 4、4 8、72h ,(3)高糖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Irb(10 -3 、10 -5、10 -7mol/L)作用 4 8h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技术测定HPTC表达TGF βmRNA的水平变化。 结果 高糖能促进HPTCTGF βmRNA的表达 ,且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Irb能部分降低高糖诱导HPTCTGF βmRNA的表达 ,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高糖可刺激肾小管细胞表达TGF β增加 ,并可能与激活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有关

    2004年04期 281-283+3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377 ]
  • 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拮抗剂对阿霉素肾病大鼠干预效果的实验研究

    尹忠诚,刘娅,李胜开,陆明雪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Ⅱ 1受体拮抗剂 (AT1RA)缬沙坦对大鼠肾病综合征病理及相关临床指标的干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阿霉素肾病 (AN)模型 ,将大鼠分为阿霉素肾病组和缬沙坦及苯拉普利治疗组 ,检测大鼠 2 4h尿蛋白排泄量、血肌酐、尿素氮及其他生化指标 ,并取肾脏进行光镜及电镜检查 ,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及肾组织血管紧张素Ⅱ含量 ,并设正常对照组。结果 缬沙坦及苯拉普利可降低阿霉素肾病大鼠的蛋白尿排泄 ,改善生化指标。结论 缬沙坦对阿霉素肾病大鼠的肾脏具有保护效应 ,减轻肾损伤 ,降低蛋白尿

    2004年04期 284-2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368 ]
  • 多支冠状动脉完全闭塞132例介入治疗体会

    段宝祥,陈绍良,叶飞,刘玲玲,徐兢,阚静

    目的 分析探讨多支冠状动脉闭塞 (MTO)的最佳治疗方案。方法  2 6 84例经冠状动脉造影 (CAG)检查发现MTO 132例 (4 9% ) ,其中 35例急性心肌梗死 (AMI)者发病 12h内对罪犯血管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 (PCI) ,术后 10~ 14d对其余病变血管作第二次PCI ;97例不稳定性心绞痛 (UAP)者首次及术后第 7d两次行PCI。手术前后常规给氯吡格雷、阿斯匹林 ,AMI者予低分子肝素 ,心绞痛者同时予硝酸盐类药物 ,心力衰竭者同时予狄高辛、速尿或武都力等治疗。AMI伴低血压、心源性休克 18例 ,术前予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术 (IABP)。 2 4例伴缓慢性心律失常者术前先行右心室心内膜临时起搏治疗。结果 AMI 35例首次PCI成功率 10 0 % ,二次成功率 81% ,术后死亡 3例 ,治愈率 91 2 % ;97例UAP首次PCI成功 97支 (95 8% ) ,二次成功率 86 6 %。结论 MTO血管闭塞时间短 ,PCI成功率高 ;根据病情对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患者进行干预后再选择PCI或冠状动脉搭桥术 (CABG)

    2004年04期 287-2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428 ]
  • 肾衰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性诊疗可行性探讨

    马根山,冯毅,严金川,罗丹,戴启明,陈忠,智宏,张丽容

    目的 探讨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 (CAG)及介入治疗的可行性及近期疗效。方法 维持性血透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 3例 ,在适当水化和强化透析的基础上应用非离子型造影剂行CAG和 /或介入治疗。结果 冠状动脉单支病变 1例 ,双支病变 1例 ,CAG同时植入支架 ;3支弥漫性病变 1例 ,预行冠状动脉旁路搭桥 (CABG)术。术后随访 8个月 ,患者心绞痛症状明显缓解或消失 ,肾功能无恶化。等待搭桥病例 ,在等待手术中死亡 (造影后 2周 )。结论 对血液透析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是安全可行的

    2004年04期 289-2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70 ]
  • 冠状动脉内超声在冠心病介入性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戴启明,马根山,冯毅,严金川,罗丹,王慧萍

    目的 观察冠状动脉内超声在冠心病介入性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及意义。方法30例冠状动脉造影显示为临界病变的患者 ,于冠状动脉造影后行冠状动脉内超声显像检查。结果 血管管腔直径狭窄程度平均冠状动脉造影所显示 5 3% ,而冠状动脉内超声检查发现为 6 8% (P <0 0 5 ) ,合并有胸痛和心电图ST段改变的病例 ,狭窄程度均超过 70 %以上 ,其中 2 0例行支架植入。结论 冠状动脉内超声检查对临界病变的诊断及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004年04期 290-2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375 ]
  • 磁共振技术评价存活心肌的临床研究

    羊镇宇,李肖蓉,金伟,吴力源,钱大均,王强

    目的 探讨磁共振 (MRI)技术评价存活心肌的临床价值。方法  8例志愿者 ,11例急性心肌梗死 (AMI)、5例陈旧性心肌梗死 (OMI)患者 ,作MRI心肌灌注成像 ,观察其不同时间段心肌的排空 ,以鉴别梗死区中有无存活心肌 ;同时作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试验 (DSE)判断心肌活性。 3个月后随访超声室壁运动有改善者为存活心肌判断的标准。结果 MRI检测存活心肌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达到 80 %、83%和 81% ,与DSE的 90 %、83%和 87%比无明显差异。结论 MRI作为无创检测方法可同时进行形态、功能和灌注研究 ,能较全面地评价存活心肌

    2004年04期 292-2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304 ]
  • 白细胞CD11b/CD18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中的表达

    田乃亮,陈绍良,马玉玲,陈清枝,李东野,夏勇,冯霞,朱学文

    目的 观察外周静脉血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膜CD11b/CD18表达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患者中的变化 ,探讨其与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 选 30例ACS患者 (ACS组 )、2 4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 (SA组 ) ,30例冠状动脉造影阴性作对照组。流式细胞仪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CD11b/CD18的表达。结果 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膜CD11b/CD18的表达ACS组显著高于SA组(P <0 0 1)和对照组 (P <0 0 1)。结论 ACS患者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膜CD11b/CD18的表达增加与斑块不稳定性有关

    2004年04期 294-2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64 ]
  • PHA、IL-2和PHA/IL-2在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染色体研究中的应用

    李倩,薛永权,姜海燕,潘金兰,吴亚芳

    目的 探讨植物血凝素 (PHA)、白细胞介素 2 (IL 2 )和PHA/IL 2作为有丝分裂原对提高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慢淋 ,CLL)有丝分裂相的数量及染色体异常检出率的价值。方法 分别用PHA、IL 2和PHA +IL 2作为有丝分裂原 ,对 2 5例CLL患者的外周血或骨髓细胞进行短期培养后 ,按常规收获并制备染色体标本 ,然后进行R显带核型分析。同时做美洲商陆 (PWM)平行培养作为对照。比较各组的有丝分裂指数和异常核型的类型及其检出率。结果 CLL经各种丝裂原刺激后 ,平均有丝分裂指数分别为 :PWM 5 0 3‰ ,PHA 8 5‰ ,IL 2 5 33‰ ,PHA/IL 2 9 2 4‰ ;染色体异常核型检出率为 :PWM 4 % (1/ 2 5 ) ,PHA 32 % (8/ 2 5 ) ,IL 2 (8/ 2 5 ) ,PHA/IL 2 32 % (8/ 2 5 ) ;染色体异常总检出率为 4 4 % (11/ 2 5 )。结论 与PWM相比 ,PHA、IL 2和PHA +IL 2均可有效地刺激CLL白血病细胞分裂并提高其染色体异常检出率

    2004年04期 296-2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350 ]
  • FLAG方案治疗高危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的临床研究

    孙爱宁,Nathalie F,Carole E,Patrice C

    目的 了解FLAG方案 (Fludarabine、Cytarabine、G CSF)诱导治疗高危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 (MDS)和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 (AML)的疗效及其耐受性。方法 对 4 3例高危MDS和AML进行FLAG诱导治疗 ,观察疗效及其不良反应。结果  4 3例患者中获得完全缓解 (CR) 2 2例 (5 1% ) ,部分缓解 (PR) 9例 (2 1% ) ,有效率达 72 %。 1个疗程CR率为 6 8%。其中年龄 <5 0岁、病程 <3个月以及染色体预后良好、预后中等组CR率均较高。FLAG方案的血液系统不良反应较重。中性粒细胞数恢复至 >0 5× 10 9/L的中位时间为 17(13~ 39)d ,血小板数恢复至 >2 0× 10 9/L的中位时间为 2 0(12~ 4 1)d。因粒缺发热的中位时间是 5 (0~ 31)d。红细胞输注支持的中位数为 7(0~ 70 )U ,血小板输注支持的中位数为 12 (3~ 2 6 )U。非血液系统不良反应非常轻。结论 FLAG方案作为高危MDS/AML的诱导治疗 ,是可耐受的 ,同时有较好的疗效

    2004年04期 298-2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339 ]
  • 冠心病患者血清骨保护素水平研究

    王小斌,单其俊,马根山,杨志健,朱铁兵,王连生,曹克将,马文珠

    目的 探讨血清骨保护素 (OPG)水平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 冠心病组 6 4例及对照组 2 6例用ELISA法测定OPG水平。根据冠状动脉造影 (CAG)的结果将冠心病组分为单支、2支、3支病变组。冠心病的多个易患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等分析。结果 冠心病组患者血清OPG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且随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增加而升高 (P <0 0 0 1) ;血清OPG水平与年龄呈正相关 (r=0 4 7,P <0 0 0 1) ;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血清OPG与冠心病严重程度有密切关系(OR =2 4 ;95 %的可信区间为 1 4~ 4 2 )。结论 OPG水平升高与冠心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有关

    2004年04期 300-3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42 ]
  • 急性心肌梗死相关血管斑块特征与无再流关系的研究

    单守杰,陈绍良,叶飞,周陵,段宝祥,张俊杰

    目的 研究无再流现象与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梗死相关血管斑块特征的关系。方法  4 5例AMI患者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PCI)术前后行血管内超声 (IVUS)检查 ,冠状动脉造影(CAG)无再流定义为TIMI血流 <3级 ,PCI术后根据TIMI血流分正常血流组 (R组 ,n =36 )和无再流组 (NR组 ,n =9)。结果 两组软斑块、浅表钙化及深层钙化没有显著性差异 ;脂质核心及夹层 /破裂NR组较R组差异明显 (分别为 90 %vs 2 8% ,P <0 0 1;78%vs 33% ,P <0 0 5 ) ;两组近端参考血管、斑块部位及远端参加血管外弹力膜面积 (EEM CSA)相比无显著差异 (15 0± 5 1vs 14 6±5 0 ,15 2± 5 3vs 14 7± 4 9,12 6± 4 9vs 12 4± 5 2 ,P >0 0 5 ) ;NR组正性重构较R组有显著差异 (90 %vs 4 2 % ,P <0 0 5 )。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脂质核心和正性重构是预测AMI患者PCI术后出现无再流现象独立预测因子。结论 富含脂质核心、正性重构斑块可能为AMI患者PCI术后出现无再流的高危因素 ,微循环栓塞可能为AMI患者PCI术后出现无再流现象的原因

    2004年04期 302-303+3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339 ]
  •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体外扩增及生物学活性研究

    杜娟,邹征云,钱晓萍,孙雪梅,刘宝瑞

    2004年04期 3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40 ]
  • 急性心肌梗死犬左心室局部射血分数的动态观测

    施亚明,杨俊华,杨向军,宋建平,蒋廷波,惠杰,周炳元,刘志华,蒋文平

    2004年04期 3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44 ]
  • 血小板输注治疗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嵇月红,孙海英,杨荣胜

    2004年04期 3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323 ]
  • 伴有inv(16)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的WHO分型及其启示

    王勇,薛永权,潘金兰,吴亚芳

    “WHO造血与淋巴组织肿瘤分类方案”兼容并蓄了形态学、细胞化学、免疫表型、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和临床特征及预后因素多项参数 ,在FAB和REAL分类方案的原则基础上作了增删 ,对每个独立疾病作了与临床相关的明确定义。WHO分类需要血液、肿瘤、病理等多学科协同 ,更多地采用了生物学技术 ,加强了诊断的客观正确性 ,对检验技术人员有更高、更全面的技术要求 ,在国内具体运作中尚有一定的难度和距离。为了尽快地与国际接轨 ,更好地进行国际交流 ,需加快熟悉和掌握这一新分类方案 ,完备技术设备条件 ,在应用中逐步缩短差距 ,提高认识水平。本期发表 1例WHO分类伴重现性细胞遗传学易位的AML[inv(16 )AML],以帮助读者认识WHO分类

    2004年04期 307-308+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60 ]
  • 尿道下裂术后尿道狭窄的处理

    卜强,张顺兴,陈向东

    2004年04期 308-3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41 ]
  • 心肌桥致心绞痛11例临床分析

    薄小萍

    2004年04期 3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94 ]
  • 急性白血病患者白介素12与乳酸脱氢酶在化疗中的变化及意义

    陆益龙,巴荣,朱彦

    2004年04期 3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339 ]
  • DCAP方案治疗成人难治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临床观察

    蔡益鹏,方复海

    2004年04期 3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20 ]
  • 血浆置换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

    张芬,邱志亮,沈良兰

    2004年04期 3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98 ]
  • 肿瘤溶解综合征11例分析

    季文锋,焦登国,侯健,王东星,袁振刚

    2004年04期 313-3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61 ]
  • 苦参联合亚硒酸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观察

    杨爱玲,施学进

    2004年04期 3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61 ]
  • 孕妇体重指数与分娩结局的临床分析

    朱彩娥,卢晓男

    2004年04期 314-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03 ]
  • 黄葵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观察

    朱为爱,朱强,高建民

    2004年04期 315-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335 ]
  • 静注地尔硫治疗肺心病快速型房颤54例疗效观察

    汪维忠

    2004年04期 316-3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84 ]
  • TVP术治疗前列腺增生194例护理体会

    刘兰莉,姚惠芬

    2004年04期 317-3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86 ]
  • 开展导乐陪伴分娩提高产科质量实践与体会

    杨玉梅

    2004年04期 3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05 ]
  • 白塞病合并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一例

    韩悦,仇红霞,周珏伟,张日

    近年来免疫性疾病合并白血病的报道日益增多 ,已引起医学界的关注。这两者之间存在什么内在关联 ,还有待人们的进一步研究 ,应该提醒医务人员注意到 ,免疫性疾病的诊断至关重要 ,除了有免疫学试验、特定试验外 ,最好应有病理学诊断依据。我们欢迎广大医务人员关注类似的情况 ,并予报道

    2004年04期 3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45 ]
  • 多发性肌炎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一例

    黄胜立,方军

    2004年04期 319-3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32 ]
  • 美吡达致严重粒细胞缺乏症二例

    张学忠,徐燕丽,张磊

    2004年04期 3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04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