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医药

  • 超声评价高血压患者外周动脉粥样硬化

    尤沛,于海洋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在检测高血压患者外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60例高血压患者分无并发症及有并发症两组,分别用高频超声评价颈总动脉(CCA)内径、内膜-中层复合体厚度(IMT)、动脉粥样硬化发生比例、回声特点及肱动脉内皮舒张功能。结果 高血压两组IMT、动脉粥样硬化发生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其中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高血压有并发症组明显高于无并发症组;高血压两组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较对照组明显下降,而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3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 超声检测CCA内径、IMT及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对高血压外周动脉粥样硬化有早期诊断作用,IMT增厚及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下降可作为评价高血压外周血管病变的一项指标。

    2003年04期 241-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3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329 ]
  • 多发性骨髓瘤髓外浆细胞瘤一例

    季文锋,焦登国,冯莉

    <正> 患者男,36岁,于2001年5月无明显诱因出现消瘦、乏力,伴午后低热、盗汗,体温最高达38℃,至同年10月体重减轻20余斤,外院B超检查示:脾厚55mm,长径正常,下腔静脉后外侧见58mm×22mm实质性占位;腹部CT示:腹主动脉、下腔静脉及胰头周围淋巴结肿大,脾肿大;骨髓细胞学检查示:浆细胞占20%,伴核畸形;血清蛋白电泳示:IgA单

    2003年04期 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12 ]
  • 白血病患者P27(Kip1)表达的初步研究

    卢瑞南,盛瑞兰,李建勇,苏恩本,丁小建,朱兰兰

    目的 研究白血病患者P27(Kip1)的表达及其与白血病预后的关系。方法 用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加化学发光法研究23例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或外周血中白血病细胞的P27(Kip1)蛋白表达。结果 P27(Kip1)总阳性率为78.26%(18/23),但表达强度不一。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阳性率82.35%(14/17),4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中2例阳性,1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期(CML-BC)为阻性,1例淋巴肉瘤白血病为阳性。P27(Kip1)低表达组与高表达组生存率无显著差异。13例已死亡的ANLL中P27(Kip1)高表达组总生存期长于低表达组(秩和检验P=0.05)。所有进行化疗的18例患者达到完全缓解(CR)者P27(Kip1)平均表达强度高于未完全缓解(NR)者,但无统计学意义(秩和检验P>0.05)。诊断时外周血白细胞数、血乳酸脱氢酶水平与P27(Kip1)无相关性。结论 P27(Kip1)的表达与ANLL的预后可能相关,高P27(Kip1)者预后好。

    2003年04期 244-246+3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5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64 ]
  • 自身免疫病患者外周血CD34~+细胞动员、采集和纯化研究

    陈兵,欧阳建,李翠萍,陈军浩,范洵楠,倪秀石,钟伟云,陈津,傅强,杨永公,孙雪梅,许景艳,张启国,韩雪莲

    目的 探讨自身免疫病患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采集和纯化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对17例确诊自身免疫病患者予环磷酰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动员外周血干细胞,CliniMACS系统对其中11例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进行CD34+细胞阳性分选,流式细胞仪检测分选前后CD34+细胞纯度及淋巴细胞各亚群。结果 1例动员中并发尿崩症,2例动员失败。11例分选后CD34+细胞纯度平均96.1%,回收率70.14%;CD3+、CD 19+、CD 14+细胞分别去除103/kg、102/kg、103/kg。结论 对自身免疫病患者采用环磷酰胺+G-CSF方案动员外周血干细胞方法可靠,安全性好;外周血干细胞的纯化方法可获得高纯度和高回收率的CD34+细胞,并极大限度的去除T、B等细胞。

    2003年04期 247-24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0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68 ]
  • 关于开辟“快审通道"的说明

    本刊编辑部

    2003年04期 2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46 ]
  •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外周血及骨髓sCD40L水平检测及意义

    黄海雯,傅晋翔,张学光,李军,李文新

    目的 探讨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在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患者体内的变化及其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用ELISA方法检测40例再障患者及正常人外周血及骨髓中sCD40L水平;用免疫荧光标记技术和流式细胞仪分析患者骨髓及外周血淋巴细胞的表型。结果 再障患者外周血及骨髓sCD40L较正常人均显著降低(P均<0.001);患者可溶性CD40L水平与外周血粒细胞和血小板计数相关;患者骨髓及外周血CD4+细胞比例下降,CD4/CD8比值降低。结论 sCD40L降低可能是再障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其外周血及骨髓水平的检测对明确诊断和判断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重组人可溶性CD40L的应用可能为再障的治疗开辟另一新的途径。

    2003年04期 250-2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7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387 ]
  • 酷似急性心肌梗死的重症心肌炎一例

    孙育民,王骏,王鸣和,严铭玉

    <正> 患者男,46岁。因持续性心前区疼痛伴头晕、气促、少尿2小时入院。发病前40小时有咽痛、鼻塞、发热史。否认既往有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及吸烟史。入院查体:T39.6℃,BP70/50mmHg;神志清晰,呼吸急促,口唇无紫绀,无奇脉,扁桃体无肿大,颈静脉无怒张;两肺呼吸音低,未闻及干湿罗音,心界向左增大,心音低钝,心率70次/分,心律整

    2003年04期 25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0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76 ]
  • Sigma声学造影无创伤评价正常心肌血流灌注的实验研究

    李肖蓉,邵力正,钱大钧

    目的 评价自行研制的Sigma新型声学造影剂,心肌声学显像效果。方法 10只闭胸狗麻醉后经周围静脉注射Sigma造影剂(1ml/kg)行心肌声学造影(MCE),同时观察其对实验犬心率、血压的影响。结果 注射Sigma造影剂共45次,MCE成功率100%,显影强度Ⅱ级11次,Ⅲ级34次,显影-时间强度曲线(T-INT),造影前后前壁、侧壁、后壁峰值密度(PI),曲线下面积(AUC)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1);造影后心率、血压均无影响。结论 Sigma新型声学造影剂具有良好的心肌显像作用,可用于评价心肌血流灌注。

    2003年04期 253-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336 ]
  • 缬沙坦、依那普利、普萘洛尔对未成年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脏重塑与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焦阳,洪小苏

    目的 观察缬沙坦、依那普利、普萘洛尔对未成年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脏重塑与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二者的关系,探讨预防性药物干预改善高血压心脏重塑的机制以及心肌细胞凋亡的变化在高血压病早期心脏重塑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 24只4周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按随机区组设计分为4组,分别应用缬沙坦(30mg·kg-1·d-1)、依那普利(30mg·kg-1·d-1)和普萘洛尔(50mg·kg-1·d-1)干预4周,另设一组为对照组。计算心肌重量指数(CPI)、左心室肥厚指数(LVHI)和右心室肥厚指数(RVHI)。采用末端脱氧核糖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带荧光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对左心室游离壁心肌的凋亡细胞进行检测并进行半定量分析,计算心肌细胞凋亡指数(CMAI)。结果 (1)与对照组比较,依那普利和缬沙坦组CPI和LVHI明显下降(P<0.01),CMAI显著升高(P<0.01)。普萘洛尔组CMAI明显升高(P<0.05),CPI和LVHI呈下降趋势但未达到统计学意义(P>0.05)。(2)未成年SHR LVHI与CPI呈显著正相关(tr-10.856,r=0.918,P<0.001),CPI、LVHI与CMAI呈显著负相关(前者tr=3.917,r=-0.641,P<0.001;后者tr=4.716,r=-0.709,P<0.001)。结论 (1)未成年SHR即存在心肌细胞增生与凋亡的调节失衡,结果导致心脏重量增加,出现心脏重塑。(2)缬沙坦、依那普利、普萘洛尔对未

    2003年04期 255-257+3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4k]
    [下载次数:1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433 ]
  • 正常人及SD大鼠心脏和血管内皮素转换酶分布研究

    吴晓晖,朱健华,盛红专,苏恩本,陈相健,张寄南

    目的 了解正常人和大鼠心血管系统内皮素转换酶(ECE)及其mRNA的分布和表达。方法 以3-磷酸谷胱甘肽脱氢酶(GAPDH)作为内参照,采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ECE mR—NA表达,同时进行ECE活力测定。结果 正常人心脏各部位及动脉 ECE mRNA表达由高到低的顺序为:右房≌左房>左室>右室≌室间隔>动脉,ECE的活性由高到低的顺序为:左房≌右房>右室≌左室≌室间隔>动脉。大鼠的分布规律与人基本一致。结论 正常人和大鼠心脏各部分及动脉均存在ECE,ECE表达及活性以心房最高,动脉最低,心房高于心室。

    2003年04期 258-2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358 ]
  • 缬沙坦对兔髂动脉内皮损伤后转化生长因子β_1表达的影响

    杨季明,陈磊磊,王迪斌,龙明智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受体拮抗剂缬沙坦对兔髂动脉内皮损伤后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 新西兰兔24只随机平分为3组,普通饲料喂饲组(G1),高脂饮食喂饲+动脉内皮损伤组(G2),高脂饮食喂饲+动脉内皮损伤+缬沙坦治疗组(G3),G2、G3应用球囊损伤髂动脉内皮加高脂饲养的方法建立兔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模型,术后4周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对兔髂动脉壁TGF-β1表达的情况进行观察。结果 G2、G3TGF-β1蛋白和TGF-β1mRNA表达均显著高于G1,而G3 TGF-β1蛋白和TGF-β1mRNA表达显著低于G2(P<0.01)。此外,还观察到TGF-β1mRNA表达水平与内膜/中膜比值呈正相关(r=0.941,P<0.01)。结论 缬沙坦对内皮损伤后的血管病变有部分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部分通过下调TGF-β1的表达,减轻血管损伤后新生内膜的增生。

    2003年04期 260-2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6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54 ]
  • 内皮抑素基因逆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其在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

    傅建新,白霞,王玮,陈卫昌,陆核,陈子兴,阮长耿

    目的 探究内皮抑素基因转移在白血病抗血管新生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构建分泌型内皮抑素的表达载体,联合脂质体转染与交互感染建立逆病毒介导的内皮抑素基因转移系统,并用内皮抑素病毒分别感染白血病细胞WEHI-3B和K562;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靶细胞中内皮抑素基因的整合与表达。结果 脂质体转染与交互感染策略分别获得单嗜型(GP+E-86/ES)和双嗜型(Am12/ES)病毒生产细胞,后者上清的病毒滴度约为7.8×105CFU/ml;内皮抑素病毒感染、G418选择得到内皮抑素基因修饰的WEHI-3B细胞和K562细胞,PCR分析显示两者均有内皮抑素基因整合并持续表达。结论 逆病毒载体有效介导白血病细胞表达内皮抑素,可用于血液肿瘤的血管抑制基因疗法研究。

    2003年04期 263-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2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301 ]
  • 造血干/祖细胞移行能力及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

    傅晋翔,刘艳

    目的 研究纯化脐血CD34+细胞移行穿越血管内皮细胞能力及影响因素。方法 免疫微磁珠阳性选择法(MACs)纯化脐血CD34+细胞,流式细胞仪测定基质细胞衍生因子(SDF-1α)受体(CXCR4)表达率;与干细胞因子(SCF)、白介素(IL)-6,IL-3及flt3配体(FL)共同孵育12小时,静脉内皮细胞株(ECV)接种于transwell滤膜上层,研究CD34+细胞在SDF-1α作用下移行穿越ECV的能力,transwell滤膜孔径为8μm,并观察阻断其表面粘附分子(CD62L、CD62E和VLA-4)后对迁移的影响。结果 CD34+细胞在自然状态下也能少量通过ECV细胞层,SDF-1α可显著提高CD34+细胞移行能力,通过率与CD34+细胞表面CXCR4表达相关;CD34+细胞与SCF及IL-6共同孵育后,可明显提高其穿越ECV细胞的能力(P<0.01);单独或联合应用抗粘附分子抗体显著减少CD34+细胞的穿内皮细胞移行(P<0.01)。结论 CD34+细胞可穿过ECV内皮细胞层向SDF-1α浓度高的一侧移行,与IL-6和SCF共同培养后可增强CD34+细胞的移行能力,抗粘附分子单抗显著减少CD34+细胞的移行。

    2003年04期 266-2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0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77 ]
  • 内皮素及其受体拮抗剂对纤溶系统的影响

    李红霞,程绪杰,陈建昌,陈弹,薛枫,刘志华

    目的 探讨内皮素1(ET-1)及其受体拮抗剂(PD142893)对纤溶系统的影响。方法培养肺静脉内皮细胞株(ECV304),分为ET-1刺激组,培养基中加ET-1至终浓度为5、10、20、50、100nmol/L;PD142893干预组,培养基中加ET-1(100nmol/L)后加入PD142893,终浓度为10、100、200、400mol/L,24小时后测定上清中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的含量。结果 空白对照组PAI-1含量为78.169±1.211ng/ml,ET-1(5、10、20、50、100nmol/L)刺激组分别为66.525±1.746、68.075±1.889、66.911±0.933、67.825±3.564、67.851±2.437ng/ml,刺激组与对照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两组t-PA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无PD142893干预的ET-1(100nmol/L)组PAI-1含量为67.951±2.437ng/ml;ET-1(100nmol/L)+PD142893(10、100、200、400nmol/L)干预组PAI-1含量分别为91.112±8.811、99.311±14.079、113.467±7.679、114.933±9.623ng/ml,两者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而两组间t-PA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ET-1对肺静脉内皮细胞分泌的PAI-1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而对t-PA无显著影响;用PD142893干预后,PAI-1显著升高,t-PA的含量无明显的改变。

    2003年04期 269-2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5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350 ]
  • 冠状动脉介入术的术后监护

    赵峰

    <正> 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的护理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预后,2001年12月以来共有62例患者行PCI术,现就术后监护介绍如下。 一、对象 62例患者接受冠脉造影术(CAG),男51例,女11例,平均年龄53(38~72)岁;其中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2003年04期 2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29 ]
  • EMD_(56431)与粉防已碱对犬血管平滑肌作用的比较性研究

    杨兴海

    目的 研究EMD56431,(EMD)和粉防已碱(Tet)对犬血管平滑肌的松弛作用。方法 用20和60mmol/L KCl激动犬冠状动脉环,观察两药的松弛效应及对不同血管平滑肌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结果 犬冠脉环无论有无内皮存在,0.7μmol/L EMD和30μmol/L Tet可使20mmol/L KCl的收缩反应呈非内皮依赖性松弛,对60mmol/L KCl致冠脉收缩反应30μmol/L Tet可松弛50%,而0.7μmol/L EMD是无松弛反应。给格列本脲(GLB)后,Tet对KCl致冠脉收缩反应无明显影响,而EMD的松弛反应则取消。EMD和Tet均可使Kcl(5~30mmol/L)量效曲线非平行右移,但EMD对高钾(≥40mmol/L)则无拮抗作用(最大反应Emax不降低),Tet则仍具有松弛效应,pD’2为4.4.EMD和Tet使苯福林和KCl致标本的收缩产生浓度依赖性的松弛,对肠系膜动脉和冠脉的IC50分别为6.2(EMD)、4.1(Tet)和6.44(EMD),4.1(Tet)。结论 EMD和Tet为非内皮依赖性血管松弛剂。

    2003年04期 272-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1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80 ]
  • 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结合多普勒组织成像定量研究冠心病患者存活心肌

    陈乃云,李东野,陈清枝,夏勇,王晓萍

    目的 探讨多普勒组织成像(DTI)评价多巴酚丁胺(Dob)负荷超声心动图(DSE)过程中存活心肌室壁运动的特征。方法 对14例正常对照(CON),20例冠心病(CHD)患者使用DTI技术在标准DSE方案(0~40μg·kg-1·min-1)的静息状态、小剂量(10μg·kg-1·min-1)及峰值剂量(40μg·kg-1min-1)负荷时观察存活心肌运动的变化,记录各室壁节段的运动峰值速度(收缩Vs、舒张Ve)、峰值速度运动时间(收缩Ts、舒张Te)。结果 共观察544个心肌节段,CHD组75个节段在DSE中发生双相反应,被视为存活心肌。正常心肌节段随着Dob药物剂量的增加,各节段室壁Vs、Ve均增加,而Ts、Te逐渐缩短;CHD组存活心肌小剂量负荷时Vs、Ve亦随着药物剂量增加而增加,大剂量时Vs、Ve较小剂量下降,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 DTI技术与DSE结合可定量评价存活心肌室壁运动异常,对CHD存活心肌的无创性诊断具有应用价值。

    2003年04期 274-2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3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91 ]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受体在急性白血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张金巧,王金铠,李英敏

    目的 探讨血管生成在急性白血病(AL)发病、预后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30例初治AL患者诱导化疗前后骨髓中微血管密度(MV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受体KDR、Flt-1变化与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 初治AL患者骨髓组织中KDR、VEGF和MVD的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完全缓解(CR)后MVD及VEGF阳性率明显下降;未完全缓解(NR)组的MVD及VEGF阳性率与治疗前无显著性下降(P>0.05);Kaplan-Meier分析显示治疗前VEGF阴性组的生存时间大于VEGF阳性组(P<0.05)。结论 AL骨髓中存在血管生成,VEGF与AL的发病及预后有关。

    2003年04期 277-279+3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5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374 ]
  • 主动脉夹层23例临床报告

    段宝祥,陈绍良,叶飞,刘玲玲

    目的 探讨主动脉夹层的及时诊断和有效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3例主动脉夹层的病史和体征,检查和诊断,治疗和随访,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 超声心动图、CT等检查确诊主动脉夹层,Stanford A型6例、B型3例、C型14例;治疗予药物控制血压,5例控制无效24小时内死亡;6例(C型)植入动脉内带膜支架;2例行外科手术;10例稳定出院;随访2~5年,猝死5例。结论 高血压病史、剧烈胸痛结合影像学检查可及时诊断该病,有效控制血压及动脉内带膜支架植入治疗有效,可改善近、远期预后。

    2003年04期 279-28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8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03 ]
  • 电子束CT检测冠状动脉钙化临床价值分析

    江时森,蔡晓敏,柯天秀,王立军,张启高,陈锐华,徐军

    目的 探讨分析电子束CT(EBCT)定性、定量检测冠状动脉钙化(CAC)的临床价值。方法 应用EBCT行冠脉钙化检测2016例受试者,按性别、年龄、临床分组,采用心电触发的单层体积扫描,层厚3mm,速度50ms/层,CAC定义为CT值≥+130HU、面积≥1mm2。分别计算比较不同性别、年龄及临床各组的CAC检出率。结果 CAC检出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女性在50~和60~岁年龄组间上升幅度达13%,各冠脉分支的CAC检测也存在同样规律;不同临床症状组冠心病、可疑冠心病两组检出率均显著高于非冠心病组。结论 EBCT检测CAC简便易行,对于临床识别冠状动脉疾病(CAC)与非CAD人群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2003年04期 281-2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99 ]
  • 缬沙坦治疗慢性肾病有效性及耐受性的多中心临床观察

    王笑云,赵卫红,刘必成,刘佳,范亚平,崔世雄,张苗,娄季庄,周富华

    目的 观察缬沙坦治疗慢性肾病蛋白尿、高血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开放、多中心临床研究,慢性肾病患者96例,予口服缬沙坦80~160mg/d,共12周,观察血压、蛋白尿、血常规、肝肾功能的变化,记录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1周血压即明显下降(146.0±22.2/91.3±11.4mmHg→138.2±18.7/86.3±9.5mmHg),随着治疗时间延长降压作用更明显(12周,125.7±15.5/77.1±8.8mmHg);至12周24小时尿蛋白定量下降39.1%(2.05±1.36g→0.98±0.58g);未发现肝肾功能,血钠、氯、钙、磷、血常规的显著变化,仅1例(1.0%)血钾较高,2例(2.1%)轻度咳嗽。结论 缬沙坦能有效降低慢性肾病患者高血压、蛋白尿、咳嗽、高血钾发生率低。

    2003年04期 283-2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53 ]
  • 静脉用右旋糖酐氢氧化铁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观察

    赵卫红,王笑云,俞香宝,毛慧娟,胡建明,杨收平,霍桂茹

    目的 观察静脉用右旋糖酐氢氧化铁(科莫非)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慢性肾衰患者铁缺乏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采用科莫非静滴和琥珀酸亚铁(速力菲)口服补铁,观察血常规、血清铁蛋白(SF)、转铁蛋白饱和度(TS)及肝肾功能、电解质等的变化,记录药物不良反应。结果科莫非可以明显提高血透患者的SF、TS,显著提高病人的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压积水平,效果优于口服速力菲;临床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科莫非治疗维持性血透慢性肾衰患者铁缺乏、改善贫血安全、有效。

    2003年04期 285-2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5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21 ]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测定的临床意义

    卢国元,施毕旻,成兴波,柴华旗,李声宏

    目的 探讨血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变化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及狼疮肾炎(LN)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法对38例SLE患者(含25例LN)和20例正常对照进行血浆VEGF检测,比较分析其与SLE活动指数(SLEDAI)及血抗ds-DNA、C3、24小时尿蛋白定量、肌酐清除率(Ccr)的相关关系;同时观察治疗后血浆VEGF水平的变化。结果 SLE患者血浆VEG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活动期高于静止期(P<0.01),LN组高于非LN组(P<0.05),血浆VEGF水平与SLEDAI(r=0.534,P<0.001)、血清抗ds—DNA(r=0.478,P<0.01)及24小时尿蛋白定量(r=0.518,P<0.001)呈正相关,与血浆C3呈负相关(r=-0.398,P<0.05),而与Ccr无相关性(r=-0.124,P>0.05),经综合治疗后血浆VEGF显著下降(P<0.01)。结论 血浆VEGF水平可作为SLE活动度的敏感指标之一,且VEGF的异常表达可能参与LN的发病机理。

    2003年04期 287-2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423 ]
  • 非清髓性造血干细胞移植临床研究

    马骁,吴德沛,孙爱宁,傅琤琤,唐晓文,仇惠英,苗瞄,刘跃均,夏学鸣

    目的 探讨非骨髓清除性(非清髓)造血干细胞移植(NST)治疗血液病疗效及毒性。方法 16例血液病患者,供体为其HLA配型完全相合的同胞,供体动员方案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300μg/12h×5天。预处理方案为氟拉达宾(Fludara)30mg·m-2·d-1×6天,马利兰(Bu)4mg·kg-1·d-1×2天;抗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ALG)12~15mg·m-1·kg-1×4天,阿糖胞苷(Ara-C)500mg/d×4天或环磷酰胺(CTX)50mg·kg-1·d-1×2天)。单用环孢菌素A(CSA)3mg·kg-1·d-1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移植后常规不用造血生长因子。结果 均顺利完成预处理及移植治疗。并发症发生率低,程度较轻,移植后+12天(中位时间)造血重建,14例已达供体完全或接近完全嵌合。随访120~485天,总存活率为87.5%。结论 NST能有效治疗多种血液病(包括恶性血液病),为血液病治疗提供又一安全有效的新策略。

    2003年04期 289-2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9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82 ]
  • Wolfram综合征合并嗅觉丧失、神经源性膀胱一例

    柴华旗,陆轶群,孙卫红,谢庆林,卢国元,郭亮

    <正> 患者,女,23岁,未婚。因多尿、多饮22年余,尿潴留半年。于2002年5月18日入院。患者8个月时曾无明显诱因出现多尿,日约数千毫升,在当地儿童医院按“尿崩症”治疗(具体用药不详),疗效欠佳。6岁时检查发现血糖明显升高,考虑“糖尿病”,经用优降糖、降糖灵等治疗3年余,血糖控制不佳,后改用常规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血糖波动于7

    2003年04期 2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31 ]
  • 颈动脉粥样硬化超声检测与冠心病心脏事件关系初探

    徐欣,杨志健,陆凤翔,郑义通,徐默玲,杨承健,雍永宏

    目的 探讨超声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心脏事件的相关性。方法 233名疑为冠心病和心肌梗死(MI)患者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AG)及颈动脉超声检查,随访其心脏事件发生情况。分析超声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心脏事件的相关因素及它们的关系。结果 221例随访6~30个月,46例发生48例次心脏事件,颈动脉超声阳性与阴性患者的心脏事件发生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颈动脉超声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可作为预测冠心病心脏事件的独立预测因子。

    2003年04期 292-2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83 ]
  • 碘伏加氦氖激光治疗感染性伤口疗效观察

    夏莲,张翠玉

    <正> 皮肤创面出血、继发感染,或疖脓等感染性创面切开引流后,伤口痊愈慢、病程长,在生理上、生活上、心理上均可给患者造成不便和痛苦,尤其是对患全身慢性疾病者,已成为临床医疗、护理的一项难题。2001年4月至2001年10月,我们对25例患者感染伤口应用碘伏换药加氦氖激光治疗,现将临床疗效观察结果及医疗费用分析情况报告如下。

    2003年04期 2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26 ]
  • ST段压低经心率校正后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邹操,高美雯,金建玲,王国强,杨向军,宋建平,刘志华

    目的 评价平板运动试验中ST段压低经心率(HR)校正后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53例临床拟诊冠心病患者,先后行平板运动试验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根据结果分为冠心病(CHD)组和非CHD组,比较△ST/△HR指数和最大ST/HR斜率。结果 CHD组△ST/△HR指数、最大ST/HR斜率大于非CHD组(P<0.001),且3支病变者大于1~2支病变者(P<0.05);△ST/△HR指数法、最大ST/HR斜率法对冠心病诊断的敏感性高于ST段压低法(分别为90.3%、92.3%、80.6%,P<0.05),△ST/△HR指数法特异性高于ST段压低法(81.8%vs72.7%,P<0.05)。结论 ST段压低法经心率校正后可提高平板运动试验对冠心病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优于单纯ST段压低法。

    2003年04期 294-2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74 ]
  • 昆山地区城镇居民肥厚型心肌病流行病学调查

    谷惠敏,李修昌,顾明,李祁,周缨,余惠明,朱敏,姜荣,梁文慧,赵志强

    目的 了解昆山地区城镇居民肥厚型心肌病的患病率。方法 采用混合调查的方法(整群,分层,随机抽样)选取昆山地区厂矿职工、社区居民、机关干部及科技人员共1 000人,采用填调查表方式(包括一般情况),体格检查,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 完成调查985人,年龄分布18~74岁。共发现15例超心动图检查异常,其中2例符合肥厚型心肌病诊断标准,仅1例有胸闷症状。结论 昆山地区肥厚型心肌病患病率达0.2%,与国外报道相仿,应重视对自然人群尤其是首证患者家属的调查和研究,预防貌似“健康人”的猝死。

    2003年04期 295-2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87 ]
  • 非清髓性造血干细胞移植与移植物抗宿主病

    孙雪梅

    <正> 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SCT)最常见的晚期并发症,约占移植后非疾病复发相关的死亡率中的50%[1]。非清髓性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NST)是近年兴起的一种新型移植理念和方式,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机理是建立异体造血干细胞的植入,随后发挥移植物抗肿瘤(GVT)效应。随着经验积累,人们发现cGVHD在NST仍然是一个急待解决的严重并发症。众所

    2003年04期 297-2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8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356 ]
  • 原位心脏移植手术的供心保护与转流

    丁伟,曾因明,刘金东,马正良,颜铭,孙雪梅,杨淑华

    <正> 我院于2002年4、7月分别为2例扩张型心肌病终末期患者,施行标准和双腔法同种原位心脏移植手术,现将供心保护和体外转流的处理报告如下。

    2003年04期 3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71 ]
  • 心房颤动患者血浆C反应蛋白浓度测定及其意义

    王卫明,单其俊,夏小杰,陈明龙,邹建刚,蒋礼,曹克将

    <正> 心房颤动(房颤,AF)是临床实践中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大多数发生于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少数患者没有可发现的心脏病,称为孤立性房颤。本文用敏感性较高的双抗体夹心hsCRP ELISA法测定孤立性房颤患者血浆中C反应蛋白(CRP)浓度的变化,初步探讨和房颤发作的关系。

    2003年04期 301-3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389 ]
  • 逆病毒载体介导尿激酶受体基因在乳腺癌细胞表达的研究

    白霞,奚晓东,傅建新,王玮,陈子兴,阮长耿

    <正> 大量的临床研究证实尿激酶(uPA)及其受体(uPAR,CD87)表达与肿瘤细胞的侵袭与转移能力相关[1]。uPAR是一种由糖基化磷脂酰肌醇(GPI)锚定于细胞膜的糖蛋白,通过将uPA活性定位于细胞表面(即胞周)而调节蛋白水解

    2003年04期 302-3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380 ]
  • 血液透析患者血C反应蛋白水平与促红素疗效关系的临床研究

    王艳丽,张晓良,刘必成,王辉,周秋根,余济荣

    <正> 人类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在治疗肾性贫血中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绝大多数患者治疗反应良好,生活质量提高,发病率及病死率下降。但5%~10%的患者出现EPO抵抗,一般认为主要与铁缺乏、甲状旁腺机能亢进、感染及炎症反应有关[1-5]。本文观察不同血C-反应蛋白(CRP)水平透析患者的EPO治疗效果,分析CRP升高与EPO低反应性的关系。

    2003年04期 304-3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95 ]
  • GM-CSF诱导TF-1白血病细胞JAK-STAT表达研究

    谌登兵,张日,夏学鸣

    <正> 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参与髓系造血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调节,其生物学效应是通过配体与细胞因子受体超家族成员-GM-CSF受体(GM-R)相结合后,激活细胞内受体偶联的信号转导途径实现的,其中以JAK-STAT信号途径最为重要。然而,GM-CSF诱导相关

    2003年04期 305-3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6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357 ]
  • FAS及其配体在尿毒症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

    冯萍,单卫民

    <正> Fas(又称Apo-1,CD95)是Ⅰ型细胞表面糖蛋白,它属于肿瘤坏死因子受体(TNFR)。可溶性Fas(sFas)是由于RNA剪接方式不同造成跨膜区丢失或不完整所致。Fas配体(FasL)是Ⅱ型跨膜蛋白,属于肿瘤坏死因子(TNF)家族。mFasL在一种膜金属蛋白酶的作用下,从细胞膜上裂解、脱

    2003年04期 307-3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15 ]
  • 胸腺瘤及其合并症诊治分析

    孙雪梅,许景艳,范询楠

    <正> 我院1990年至今经病理学检查确诊的胸腺瘤共13例,多数患者同时伴发纯红细胞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纯红再障)、重症肌无力、异位内分泌肿瘤等系统症状。在此我们对胸腺瘤及其合并症的发病情况、诊断及治疗策略进行探讨,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警惕性,提高诊断率和治疗成功率。

    2003年04期 308-3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07 ]
  • 动态心电图检测无症状心肌缺血临床分析

    李蓬

    <正> 无症状心肌缺血(SMI)系指临床有心肌缺血的客观表现,而无与缺血有关的症状者。SMI为冠心病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不少冠心病患者发病或猝死前可毫无症状,故SMI受到临床医师极大的关注。检测SMI最常用的方法是24小时动态心电图(Holter)[1]。现将我院一组冠心病患者经Holter监测到心肌缺血的有关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2003年04期 3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363 ]
  • 2型糖尿病伴发原发性肾小球肾炎16例分析

    孙铸兴,缪建萍

    <正>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患者的重要肾脏并发症,但糖尿病患者所有的肾脏疾患并非都是DN,相当部分糖尿病患者可伴发非糖尿病性肾脏疾病(NDRD),如伴发原发性肾小球肾炎。NDRD的治疗及预后与DN显著不同,本文通过对我院近4年收治的16例2型糖尿病伴发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特点分析,以期加强对该疾病的认识。

    2003年04期 3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34 ]
  • 急性白血病缓解后交替脉冲式强化疗疗效观察

    陈满才,王缨,华铮,曹祥山

    <正> 为进一步消灭白血病患者化疗缓解后体内残存的白血病细胞,延长急性白血病(AL)的缓解期、提高治愈率,我院于1998年10月~2002年2月对42例AL第一次完全缓解(CR1)后原诱导缓解方案巩固1~2个疗程后进入巩固-维持阶段的患者随机分两组(各21例),观察组用中/大剂量与标准剂量交替脉冲式强化疗,对照组用标准剂量化疗,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2003年04期 3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44 ]
  • 羊膜移植治疗眼表疾病临床报告

    陈惠康,李龙标,戴三友,张济明

    <正> 眼表疾病是1980年由Nelson等首先创用,是指一类能损害眼表功能与结构的疾病。其中局限性的翼状胬肉和弥漫性的Stevens-Johnson综合征、瘢痕性类天疱疮、眼化学烧伤、热烧伤等较为常见[1]。我们采用局部病灶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治疗了多种眼表疾病,现初步报告如下。

    2003年04期 312-3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0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18 ]
  • 卡维地洛治疗初发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马树人,卢辉和

    <正> 卡维地洛是新型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在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方面已显示出比美托洛尔更好的疗效,但其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治疗作用尚不清楚。我们于2001年1月至12月用卡维地洛治疗初发劳力型心绞痛48例,并与美托洛尔相对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2003年04期 3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43 ]
  • 雷公藤治疗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临床观察及机制探讨

    朱娟,傅晋翔,董吉祥

    <正>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是一组由于免疫功能异常导致产生针对自身红细胞抗体而引起的一类贫血。部分患者由于对糖皮质激素治疗失败、复发或需要较大剂量的维持治疗,需进一步探讨其免疫功能异常的分子机理和寻找新的治疗药物。

    2003年04期 3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87 ]
  • PTCA加支架植入术对QT离散度的影响

    戴启明,冯毅,王振兴

    <正> QT离散度(QTd)是独立的冠心病心律失常性死亡的危险因子,冠心病患者由于心肌缺血可使心室复极不一致,而使QTd增大,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的危险性增加[1]。本文主要观察经皮穿刺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加支架植入术对冠心病患者QTd的影响。

    2003年04期 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97 ]
  • 心脏起搏器治疗长QT综合征随访及再认识

    何志中,杨明智

    <正> 本文报告对8例长QT综合征患者植入心脏起搏器治 疗后3~8年的随访观察,旨在评价和探讨起搏治疗的远期 效果及应用β受体阻滞剂联合治疗之间的关系。

    2003年04期 315-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22 ]
  • 乳腺癌患者血清CEA、CA153检测临床意义

    冯雷,甄林林,吴清泉,尤振兵

    <正> 临床上多采用血清学检查对肿瘤患者的预后及疗效进行观察,由于乳腺癌缺乏特异性抗原,我们采取联合检测肿瘤标记物的方法,分析了73例乳腺癌患者血清CEA、CA153的变化,探讨其对乳腺癌的临床意义。

    2003年04期 316-3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356 ]
  • 乳头溢液47例临床分析

    葛玉龙

    <正> 乳头溢液是乳腺外科病人常见症状,作者1990~2000年共诊治乳头溢液47例,现就临床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一、对象:47例均为非哺乳期女性,年龄32~57岁,平均43岁;均以乳头溢液为首发症状,病变侧单个乳管溢液,血性7例,淡黄色21例,浆液性19例;左侧18例,右侧29

    2003年04期 317-3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06 ]
  • 小儿不同部位骨髓穿刺效果比较

    丁梅芳,郑锡白,王娟

    <正> 我们于1992年1月~2001年12月先后采用髂后上棘、 胸骨、腰椎脊突3种不同部位进行骨髓穿刺共317例次,现 将3种部位穿刺效果进行比较,报告如下。

    2003年04期 318-3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349 ]
  • Gamma钉与动力性髋部螺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选择和疗效分析

    李康养,陈远武,王锡三,马楚平,易伟宏

    <正>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我院1994年起用Gamma钉治疗43例,用动力性髋部螺钉(DHS)治疗36例,有效随访共61例,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一、对象:Gamma组43例,男24例,女19例,年龄平均69.4(52~84)岁;骨折按Evans分类:Ⅰ型8例,Ⅱ型13例,

    2003年04期 3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45 ]
  • 非清髓性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一例

    丁家华,陈宝安,苏爱玲

    <正> 患者,男,32岁。2001年4月20日因发热、皮下出血15天,当地医院查血常规WBC200×109/L,Hb120g/L,Plt80×109/L,拟诊白血病转来我院。查体:全身散在大片瘀斑,扁桃腺不肿大,两上肢各触及一枚蚕豆大小淋巴结,无触痛,胸骨局限性压痛,肝脏不大,脾脏平脐。APTT延长(大于正

    2003年04期 3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76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