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医药

  •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临床表现、脊髓造影及 CT 扫描的诊断价值比较)

    赵敦炎,孙久平

    本文分析经手术证实的12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临床诊断与手术探查符合率为97.4%;造影符合率为87.2%;CT 扫描符合率为90.6%。作者强调根据典型症状体征进行诊断,仍是目前的一种主要诊断手段。

    1988年07期 350-3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76 ]
  • 肩手综合征1例

    翁晓生

    <正> 女性,80岁,因右手肿痛入院。患者于入院当天以右手抹橱时突然右手剧烈疼痛,继而右拇指和食指红肿,触痛明显,有关检验及X 线摄片均无异常。此后,右腕部亦显示肿痛,局部皮肤渐呈暗红色,触摸及移动患手均疼痛难忍,掌部肌肉逐渐萎缩而成半屈曲状。自入院第9周起,出现右肩疼痛,运动受限,肩周围软组织逐渐萎缩。病程中,右肘始终正常。重复X 线摄片,见右手及腕部明显脱钙,骨和关节无其他异常,临床诊断为“肩手综合征”。共住院25周,其间偶然给予止痛片,出院时右手及右肩肿痛明显减轻,功能有所恢复。讨论肩手综合征通常只罹及50以上的成人,且常伴随着某些急性疾病如心肌梗塞、上肢远端创伤及某些药物(如苯巴比妥)的应用而出现。其特点是手、腕和肩部疼痛,肿胀和运动受限。本征多为单侧性,约有20%为双侧性,肩或手可先后起病,也可同时起病,上肢远端常继以Sudeck's 萎缩样改变,并

    1988年07期 3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74 ]
  • 主动脉性吞咽困难5例

    孙广辉

    <正> 主动脉性吞咽困难是由于高血压和/或主动脉硬化引起主动脉迂曲、扩张,或同时伴有左心室增大,压迫食管而产生吞咽困难,现将我们见到的5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患者男4例,女1例,年龄57~71岁,平均64岁。病程1.5月~3年。所有病人均有进固体食物时胸骨后胀满感,食物通过缓慢和吞咽困难,喜食半固体或半流质饮食,共中1例半流质饮食亦感吞咽困难,有2例食后7~10分钟呕吐,但是详细询问病史皆非进行性吞咽困难,上述症状时轻时重。3例有高血压,血压最高200~210/110~126。1例拟诊梅毒性心脏病,1例冠心病。体检时均有不同程度的左心室增大。食道钡透均发现食道中下段狭窄,钡剂通过狭窄处运行缓慢,狭窄上方钡剂潴留,食管扩张。食道拉网均未找到癌细胞。X 线胸片发现胸主动脉伸长,迂曲、扩张,有2例升主动脉钙化。左、

    1988年07期 3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05 ]
  • 股四头肌成形术治疗伸直位膝僵硬——(附18例报告)

    焦云鸿,寿奎水

    1975年~1986年我们用股四头肌成形术治疗伸直位膝僵硬18例。随访15例中,优13例,良2例。本文详细介绍了手术操作步骤。治疗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1988年07期 353-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82 ]
  • 结节病性肌病1例

    王立,张贞浏

    <正> 患者女性,54岁,农民。1981年5月底开始渐起四肢无力伴轻度酸痛,以两下肢明显。继之说话含糊不清和吞咽呛咳。曾误诊为重症肌无力。7月14日入院。检查:两眼视力及眼底正常。讲话鼻音,两侧软腭运动较差,咽反射迟钝。四肢肌力近端3度远端4度,两下肢较上肢为重,肌肉有压痛无明显萎缩未扪及结节。深浅感觉和腱反射正常。无小脑征和脑膜刺激征。血CPK,血钙,硷性磷酸酶,肝肾功能正常。CSF 常规、生化、免疫球蛋白和胶金试验正常,CSF未见寡克隆带。EKG,EEG,胸部X 线片和脑CT 正常。EMG 示肌原性损害。肌肉活检:肌纤维间可见散在性边界清楚的小肉芽肿结构,其中央无干酪坏死区,见郎罕氏巨细胞及许多类上皮细胞,外周有淋巴细胞浸润及少量增生的成纤维细胞,炎症细胞中偶见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肉芽肿使周围的肌纤维受压或破坏。各处肌纤维间亦可见散在淋巴细胞浸润及肌膜核增生和内移。病理诊断:结节病性肉芽肿性肌炎。经激素等治疗41天显著进步出院。讨论本病甚罕见,国内迄今尚未见报导。曾报导结节病性肌肉损害占10~20%。

    1988年07期 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49 ]
  • 多处严重损伤的处理——(附130例报告)

    顾永强,葛铭,严勋

    本文130例多处严重损伤患者的处理,按损伤的严重程度,对生命的危害及处理损伤的先后,分紧急处理、急救处理、急诊处理、局部处理和临床观察等处理顺序,提高了治疗效果,死亡率下降到7%。本组创伤失血性休克52例(40%),治疗和预防休克的主要环节是扩容、止血和预防多器官功能衰竭,特别是急性肾功能衰竭和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为了恢复肢体的功能,及时的诊断、治疗开放性骨折和急性间隔区综合征颇为重要。

    1988年07期 356-3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70 ]
  • 二尖瓣替换术治疗二尖瓣再狭窄——(附3例报告)

    须厥良,朱养荣,陈锁成,梅章新,宋启元,孙斌

    <正> 我院于1981年2月~1988年3月施行二尖瓣替换术48例,无手术死亡,其中3例因风湿性二尖瓣狭窄闭式扩张术后再狭窄而行换瓣术,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3例中男性1例、女性2例。年龄:2例38岁,1例30岁。都因患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分别于1974年(2例)、1979年行二尖瓣闭式扩张术,术后症状消失,但分别于术后2年、9年、10年又出现胸闷、心悸、气急、活动受限等症状,诊断为二尖瓣再狭窄,经强心、利尿等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症状逐渐加重,3例均曾因心力衰竭多次住院治疗。入院后根据临床体征、心电图、胸部X 线及

    1988年07期 3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42 ]
  • 软骨肉瘤27例报告

    王宝琪,刘沛,丁训诏

    软骨肉瘤多见于40岁左右,男多于女。27例中骨盆9例、颈椎3例,余为散发。因症状轻、就医迟、晚期病例多,增加了治疗的困难。尽管如此,本组术后存活10年以上死亡者2例,10年以上健在者6例,手术存活期较其他骨肉瘤长,故主张以10~15年作为治愈率的论点是正确的。本病局部切除易于复发,除特殊部位外,应选用彻底性手术。

    1988年07期 359-3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98 ]
  • 测定体液腺苷脱氨酶活性对结核性疾病的诊断价值

    朱世浩,王坤,秦明芬,王尉平,宋莹琳,王开明

    <正> 腺苷脱氨酶(ADA)水解腺苷生成次黄嘌呤和氨,后者与酚-亚硝基铁氰化钠试剂经Bertholet 反应显色,取640nm 波长测定,以1ml 样品作用于腺苷60分钟后,所产生的氨氮(微克)为酶的活性单位。50名献血员血清ADA 活性为0~27((?)±SD,11.76±7.34)单位,男(12.16±7.85)女(11.10±6.81)间性别差异不明显。结核性胸膜炎(84例,P<0.05)、癌性腹水(12例,P<0.01)肝硬变腹水(18例,P<0.05)病人的血清ADA 活性明显升高,其升高的阳性率分别为62.3%,69.4%和56.4%。胸腔积液中ADA 活性高低依次为化脓性、结核性、癌性和心衰性积液。脓胸患者血清ADA 活性正常;其胸腔脓液中酶活性极高,为对照组血清ADA活性均值的17.5倍;其脓性胸腔液ADA/血清ADA活性比值最高(13.19);胸腔脓液中ADA 直接来源于解体的白细胞,并随病情恢复其活性逐渐下降。结

    1988年07期 3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04 ]
  • 骨盆内移截骨术治疗髋关节半脱位45例报告

    郑祖根,董天华,唐天驷,朱国良,陈荣发,洪天禄,许立,陶松年,范卫民,丁训诏

    本文报告骨盆内移截骨术治疗髋关节半脱位45例的结果,随访期为4年11个月。43例髋部疼痛者,术后疼痛消失22例,改善17例;跛行19例中,术后8例消失,改善5例。髋关节活动度大体与术前相似。并提出髋部手术后评定疗效的百分制评定法,80分以上占78%,疗效满意。讨论了本手术的特点、生物力学原理和手术的体会。

    1988年07期 361-3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66 ]
  • Ender钉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的应用——(附42例报告)

    苏泉丰

    本文报告Ender 钉治疗4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结果优11例,良21例,满意10例。介绍了手术操作要点及Ender 钉的治疗原理。根据本组治疗效果,此种内固定手术方法简便、创伤小、失血少、疗效满意,年老体弱患者均能耐受。对于不稳定性骨折要求在术前给予良好整复,术后要附加短期的皮肤牵引或外固定。

    1988年07期 363-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43 ]
  • 长骨骨化性纤维瘤——(附6例报告)

    孙贤敏,李承球,韩祖斌

    本文报告长骨骨化性纤维瘤6例,临床表现以酸痛为主,继则局部出现隆起,病程最长4年。X线表现为骨皮质有溶骨性骨破坏,周围有明显致密影,呈单房性或多房性,中间可有砂粒状致密斑点,无骨膜反应。本病与单骨性骨纤维结构不良极相似,但茌病理形态上有其特征,以此指导手术、对防止肿瘤复发有实用意义。

    1988年07期 365-3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14 ]
  • 色素沉着-多发性胃肠道息肉综合征并发肠套叠1例

    吴本恒,韩国进,张跃,孟祥波,高元新

    <正> 患者女,13岁。以阵发性腹痛伴恶心,呕吐及便血3天来院。既往有慢性腹痛史9年,1岁起陆续出现口唇及手足末端色素斑,2岁因便血行直肠息肉摘除术。有家族遗传史。查体:营养欠佳,口唇、口腔、鼻腔粘膜及双手足指(趾)端皮肤有1~5 mm 大小圆或椭圆形棕色或蓝色色素斑。腹胀并见肠型,全腹有压

    1988年07期 3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09 ]
  • 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中影响抗凝监测因素的研究

    刘虹,王一镗

    本文测定28只家兔和30例体外循环手术病人的血浆肝素浓度与ACT 比较,以评价ACT 法能否准确地反映体内肝素浓度,同时研究血小板和血液稀释对ACT 的影响。结果表明:(1)通过ACT 法推算血中肝素浓度与直接测定血浆肝素浓度有高度相关性。(2)当使用血小板抑制剂后,ACT 明显延长。(3)血液稀释至原来浓度的60%以上时,能使ACT 明显延长。

    1988年07期 367-3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20 ]
  • 地塞米松穴位封闭综合治疗亚重肝和重型慢活肝

    岳彬,朱春祯,李卫红,陈玉林

    <正> 全部59例中,亚急性重症肝炎(简称亚重肝)32例,14例采用穴位封闭,18例作为对照;重型慢性活动性肝炎(简称慢重肝)27例,16例采用穴位封闭,11例作为对照。穴封组以地塞米松3mg,单侧交替足三里穴位封闭,有效后改为隔日一次。对照组以强的松龙40~60mg/日或琥珀氢化考的松100~200mg 静滴,有效后改为口服强的松龙并逐渐减量。其余治疗相同。结果:亚重肝穴封组死亡3例,由于1例入院后

    1988年07期 3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73 ]
  • 实时超声显像检查意外发现无功能性肾上腺肿瘤——(附9例报告)

    夏合金,钮祖辉,王炼

    本文报告实时超声显像检查意外发现无功能性肾上腺肿瘤9例,并作了CT 检查,结果相符。8例得到手术治疗及病理诊断,其定位率为100%。此肿瘤因无内分泌功能,在临床上无症状,一般很难发现。实时超声显像检查灵活、多向、无创伤、便宜,操作方便,是目前发现无功能性肾上腺肿瘤不可缺少的诊断手段。

    1988年07期 370-3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37 ]
  • 血液透析时的脑电图变化——(附9例报告)

    蒋定国,周善仁,孙励君,王孙畸,李昭琼

    本文对9例血液透析者在血液透析前后进行了18次脑电图的动态观察,在7例脑电图异常患者中,透析后有三种改变,即3例改善,3例加重,1例无改变。

    1988年07期 372-3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45 ]
  • 儿童臀肌挛缩症14例

    孙有声

    <正> 我院1985年2月~1987年5月,收治此症14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4例,男10例,女4例,年龄4~14岁,以4~6岁为多。11例为双侧病变,3例单侧。13例在出生后至15岁期间,有反复臀部肌肉注射史。注射药物主要是青霉素、卡那霉素及解热镇痛药。1例12岁男孩自觉在半年前右臀部被同学用脚踢伤后,引起髋部症状。临床表现:患儿站立时双下肢呈轻度外旋的“八”字足,不能快跑,跑动时双侧病变者双足呈外“八”字样跳步,单侧病变者皇跛形。早期病例可表现为患侧起步较困难。局部检查:多数病例在大粗隆上方可触及索状硬结块。本组8例在伸屈髋关节时,大粗隆部有弹响感。如嘱患儿两膝关拢后,不能完成下蹲动作,蛙式样分开双膝后,方可完成下蹲动作。作者采用盘膝试验诊断本症:患儿平卧床上,双膝届曲,双足平放床上,被动活动一侧小腿的足跟部交叉至对侧膝上部,如正常儿童,很容易完成此动作,而臀部不需离床面。患本症患儿则双臀跟随大腿一道离床升起。手术方式及病理检查结果:本组12例施行手术治疗,切除挛缩束状肿块,9例同时切

    1988年07期 3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32 ]
  • 鱼肝油酸钠治疗鼻衄致偏盲1例

    陈福安

    <正> 患者男16岁。右鼻腔多次出血一年余,1973年3月27日来我院就诊。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小板、出凝血时间均正常。体检右鼻中隔粘膜糜烂,中鼻甲处见1 mm 肉芽肿,触之易出血。当天用1%地卡因粘膜麻醉后,中隔肉芽肿粘膜下注射鱼肝油酸钠0.3ml2小时后面部肿胀伴青紫。无压痛。3月30日右眼上方视力消失,同侧上牙麻木。眼部检查:视力右眼0.6,左眼1.5,视野检查:右眼上方缺损,左眼视野正常。4月26日眼底检查可见右视乳头色苍白,边缘清楚。经用维生素、激素、血管扩张剂、能量合剂等治疗。5月12日右眼视力0.7。视乳头色无改变,1974年6月5日,视力右眼1.0,左眼1.5,视野右上方缺损,眼底检查右视乳头苍白,边缘清楚,随访

    1988年07期 3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03 ]
  • 内生型喉癌的临床特征及处理——(附4例报告)

    徐其昌,浦志成,殷明德

    <正> 本文报告内生型喉癌4例。对于中年或中年以上病人,长期声嘶,喉粘膜局限性肿胀,保守治疗无效,多次喉部活组织检查阴性,而喉断层片示肿块影时,要高度疑及内生型喉癌。对内生型喉癌,作者采用病理确诊和手术治疗一期完成的处理方案。

    1988年07期 374-3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15 ]
  • 胎盘毛细血管瘤合并急性羊水过多1例

    周珊南,姜萍

    <正> 患者,22岁,孕1产0,停经33~+周,近10天腹部特大、胀痛10天,两下肢浮肿,不能平卧1天。于1987年4月21日8时30分入院。轻度早孕反应,孕5月觉胎动。既往体健。体检:BP120/80,P103次,R24次,端坐体位,心率103次,无病理性杂音,两肺未闻及干湿性罗音,腹部膨隆,肝脾肋下未及,两下肢浮肿Ⅱ度。宫高39cm,腹围98cm,先露头,浮,RoA,胎心音每分140次。宫口未开,胎膜未破。B 超检查:胎儿头位,双顶经84mm,前壁胎盘,胎盘内见—49×42×32mm 较低回声区,椭圆形不均质包块,境界清晰,边缘光整,向羊膜腔内突出,包块内见管型回声,羊水最大深度126mm,胎心音好。提示:RoA,羊水过多,胎盘肿瘤?临床诊断:(1)孕1产0孕32~+周;(2)羊水过多;(3)胎盘肿瘤。入院后立即行高位人工破膜术,羊水色清,量5000ml。18小时后娩出一活女婴,Apgar 评分10分,体重2150g,未见异常。5分钟后胎盘娩出,胎盘椭圆形25×20cm,厚3 Cm,重750g,脐带长65cm,未见异常。在胎盘母体面边缘处有一实质性

    1988年07期 3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28 ]
  • 小剂量前列腺素 E_1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张洪泽,鲍伟宏,谢明喜

    <正> 我们采用小剂量前列腺素E_1(PGE_1)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25例,其中男17例、女8例,年龄18~82岁,平均60.6岁。有风湿性瓣膜病,高血压心脏病,充血性心肌病,冠心病。心功能Ⅲ级17例,Ⅳ级8例。用PGE_1300μg 加10%葡萄糖250ml,静滴4小时,相当于0.02μg/kg.min,每日一次,三天为一疗程。观察用药前及疗程结束后当天症状体征。部份复查胸片,M 型超声心动图,并检测肺毛细血管嵌入压(PCW),免疫球蛋白和花环试验。结果疗程后绝大多数患者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心悸、胸闷、气急消失占25~31%,减轻占63~75%,肺罗音消失、减轻占75%,下肢浮肿消失、减轻占91.6%。心率平均减少9.5次/分(P<0.05)。收缩压平均降低10.2mmHg,舒张压平均降低6.8mmHg。不能平卧20例中,11例已能平卧,6例能间断平卧或高枕卧位,3例无变化。记录耐力变化22例,除4例外,18(81%)例均有不同程度增加。

    1988年07期 3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89 ]
  • 听觉脑干反应筛选诊断小型听神经瘤

    刘宁,侯金镐,陈华辉,吴幼章

    <正> 我科自1985年6月至1987年5月进行听觉脑干反应(ABR)筛选诊断小型听神经瘤(AN)的临床研究。对于具有感音神经性听力减退、耳鸣、眩晕症状或患有神经纤维瘤病的520例患者,首先给予ABR 检查,同时亦做有关的听力学及内耳道X 线检查。其中49例被ABR 定位诊断为小脑桥脑角(CPA)病变的患者,除6例拒绝做气CTC 外,43例做了常规CT 检查(平扫和增强),若常规CT 阴性继续做气CTC 检查(按此顺序的CT 检查称为CT 程序检查),肿瘤大小的标准以CT 测量为依据。ABR 和CT 程序检查阴性即排除AN。CT 检查发现40例CPA占位病灶,经手术和病理证实,4例为小型AN(肿瘤直径≤2cm,最小的仅有0.3cm),29例为大、中型AN,2例脑膜瘤,1例胆脂瘤,1例三叉神经纤维瘤,3例从小脑或脑干

    1988年07期 3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01 ]
  • 发热、咳嗽、全身衰竭

    <正> 病历摘要患者,女,55岁,1986年9月2日入院。住院前6个月开始咳嗽、咯白痰,2个月前感左下胸痛、全身乏力,在外院胸透示:“左侧胸膜增厚粘连”,A 超见“左肩胛线第十肋以下有胸膜增厚反射并有0.3cm液平”,给予异烟肼、乙胺丁醇、强的松治疗,症状无好转。近半月患者发热,呈持续性,体温39.3℃左右,曾在当地医院用青霉素,链霉索、氨苄青霉素、庆大霉素半月,病情无改善,故转入我院。既往无肝炎、结核病史。父亲早年死于“肺病”,母亲健在,家族中无肿瘤、血液病史。体检:体温37.8℃,脉搏76次,呼吸20次,血压90/64。神志清,轻度贫血貌,消瘦,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颈软,颈静脉不怒张。心脏无异常,两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罗音。腹软,肝脾未触及,未扪及肿块。四肢、神经系统正常。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6.9~10.2g,白细胞12500~18700,中性80~90%,(共查12次,仅1次白细胞8100,中性67%),血小板15.2~3.2万,尿常规:蛋白微量,白细胞0~1。大便常规:稀粘便,脓细

    1988年07期 377-3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6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13 ]
  • 孟氏溶液在口腔中的止血效果观察

    孟昭业,寿柏泉,唐静文

    <正> 本组100例,男性66例,女性34例,年龄42天~78岁。出血部位以拔牙创缘,牙龈出血为多见,其次为龈切、粘膜或皮肤创口和系带修整术等,平均止血时间为59秒。在涂药1~7天对部分病人的止血部位进行了观察,未发现因止血药物而引起术后并发症。其中58例拔牙创无1例术后出血或发生干槽症。讨论:孟氏溶液即碱式硫酸铁溶液,是一种强有力的收敛药,该药除对口腔局部常见的出血有止血效果,还可用于创口边缘的止血,且有预防拔牙后出血的效果,而未发生干槽症。还可免除牙周敷料、打包等止血手段;对恶性肿瘤的术前活检,可省去缝合。在涂药后患者口腔内粘膜可出现收缩并有涩感,粘膜光泽在24小时内消失,创口未麻醉时应用则有短暂的刺痛。因此,可在局麻下涂药,强调做好口水隔离,涂

    1988年07期 3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90 ]
  • 创伤性枢椎滑脱5例

    杨淮海

    <正> 我院骨科于1982~1986年治疗5例创伤性枢椎滑脱,均为男性,年龄18~24岁。3例建筑工人,学生、农民各1例。高坠伤3例,铁梁撞击颞顶部1例,头颈被人环抱拨伸致伤1例。除1例有枕大神经痛外,余均无脊髓、神经症状。X 线均显示枢椎椎弓骨折,枢椎体前移<3 mm 3例,>3 mm 2例,入院后行颅骨牵引3周后改行头、颈、胸石膏固定,3个

    1988年07期 3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23 ]
  • 前言

    董天华

    化脓性骨与关节感染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处理不当可严重影响患肢功能,致畸或致残。为了提高广大基层医务人员对本病的诊治水平,特邀请有关专家就此问题加以论述,供大家工作中参考。

    1988年07期 3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08 ]
  • 急性血源性化脓性骨髓炎的早期诊断

    王明华,江让

    <正>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的预后,除与机体抵抗力和细菌毒力有关外,主要取决于早期诊断。绝大多数病例如能在发病后24~48小时内进行恰当治疗,彻底治愈的可能性是很大的。当干骺端病灶还处于早期充血水肿渗出过程,尚未有脓液积聚并向髓腔及骨膜下扩散前,要作出正确诊断是有一定困难的。而这一阶段却是治疗的黄金时期。典型急性骨髓炎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和体征,以及阳性血培养。高热、全身中毒症状、白细胞计数增高及血沉增快等均为非特异性。但如有肢体疼痛、活动受限,并出现局部肿胀及压痛时,应认真考虑本症并立即进行积极治疗。局部穿刺抽得脓液已为时较晚。因此,如对所有高热病例进行详细四肢体检,可及时发现本症。普通X 线检查对本病早期诊断无助。有认为高质量的X 线片可发现平行于骨表面的脂肪线向外突出。但这种变化比较微妙,需高度警惕和仔细对比,不易掌握。1971年以来核素扫描被用于早期急性骨髓炎的诊断,急性骨髓炎发病后24小时,用99m 锝焦磷酸盐或甲基二磷酸盐进行骨显象,可在干骺端病灶区内出现放射性浓聚。如同时测定血池相和延迟相,可与蜂窝织炎作鉴别。本法可适用于任何年龄和任何部位,尤其对深部感染,更能显示其诊断价值。但文献报道仍有少数假阳性和假阴性,还需与外伤及肿瘤作区别,因此还应密切结合临床才能作出诊断。

    1988年07期 380-3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27 ]
  • 急性血源性化脓性骨髓炎的治疗

    赵钟岳

    <正> 急性骨髓炎的治疗重点是尽早控制炎症,防止扩散及死骨形成,使病变在急性期即治愈,以免演变为慢性骨髓炎。急性期的治疗包括四方面:早期正确使用抗生素,局部脓肿减压引流,患肢制动及增强全身抵抗力。一、及早应用足量而有效的抗生素是治疗的重要手段。争取及早进行血培养及脓培养以及细菌敏感试验,找到致病菌,选用敏感的抗生素。所谓足量是指每次的用量要足够大,用药的时间应足够长。通常需要一直应用到体温正常,局部炎症消失,血沉恢复正常,血中的白细胞及分类正常以后,再继续用药2~4周,以免炎症复发或转为慢性。在培养及敏感试验尚未得到报告之前,应立即采用对革兰氏阳性菌及阴性菌都有效的广谱杀菌抗生素。常用的抗生素有庆大

    1988年07期 3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28 ]
  • 慢性骨髓炎的手术治疗

    唐天驷

    <正> 慢性骨髓炎时,骨组织中的残余腔含有脓液、炎性肉芽组织和死骨,是导致持续或反复感染的主要原因。骨感染灶周围为硬化骨和瘢痕化组织所包围,血循环差,抗生素很难进入骨感染灶。手术治疗的目的是切除所有死骨、病骨及瘢痕化的软组织,消灭残余死腔,争取在改善局部血行和清除术后炎症渗出的基础上,一期闭合创口。一、术前准备慢性骨髓炎可因长期感染,影响全身健康,应纠正贫血和低蛋白血症。检查肝肾功能,排除内脏淀粉样变。有窦道者应通畅引流。全身抗生素及局部清洁换药,可将感染减低到最低程度。取深部脓液作细菌培养以便找出敏感抗生素。有大块死骨者,必须待包壳形成达一定强度。对较深窦道可行碘油造影,了解走向、分支及范围。术前可用平头针插

    1988年07期 381-3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7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67 ]
  • 化脓性关节炎的治疗——闭合冲洗吸引法

    张光铂

    <正> 急性化脓性关节炎的早期治疗,过去多采用关节反复穿刺抽脓,同时局部及全身给以抗生素治疗,这样对轻型病例,感染关节可能治愈,但多数因引流不畅病情反而加重,以后不得不行关节切开引流术。关节切开后,即使感染得到控制;然而关节功能不可避免地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遗留关节僵硬、半脱位、畸形等。采用闭合性持续冲洗方法治疗大关节急性化脓性感染,不仅方法简单,且效果满意。一、方法:急性化脓性关节炎常为败血症的并发症,故病人应详细全面检查,及时改善全身状况,对病变关节应尽快行关节穿刺,并同时作细菌涂片及培养,以便选择敏感有效的抗生素。若普通关节穿刺证实为化脓感染,则用套管针行关节穿刺,并插入适当粗细的塑料管用作冲洗吸引。具体操作如下:1.皮肤准备:同无菌手术。2.穿刺途径:先选好两个穿刺点。如为膝关节:沿髌骨外上角及内上角向下方刺入。髋关节:一点在股骨大转子上缘与股骨颈平行向上,向内刺入,另一点

    1988年07期 383-3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77 ]
  • 原发性亚急性化脓性骨髓炎

    董天华

    <正> 急性骨髓炎经抗生素治疗后,可以出现轻型及亚急性病例,对这些病例的诊断不应存在困难.但有一些病例初期并无急性症状,起病缓慢,疼痛不重,有时可自行缓解,一般无全身症状.入院前多未按感染处理而使用过抗生素,部分病例仅有的体征为局部肿胀压痛,有的来院时已有流脓窦道,白细胞计数及血沉均可正常。具有上述特征的病例的病例宜称为原发性亚急隆化脓性骨髓炎。近年来这些病例已逐步增多。临床上主要是一个鉴别诊断问题,因容易与骨肿瘤相混淆。本病好发部位与急性骨髓炎相似,但胫骨下端相对多见。脊柱骨髓亦较多表现为亚急性过程,故又应与脊柱结核作鉴别.

    1988年07期 3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24 ]
  • 脊柱化脓性骨髓炎的临床特点

    侍德

    <正> 脊柱化脓性骨髓炎的发病率仅次于股骨,占第二位。但急性发病患者仅占50%左右,半数为亚急性或慢性过程。由于临床表现变化多端,可因不同部位出现不同症状和体征,容易误诊或漏诊。一、临床表现脊柱化脓性骨髓炎可有下列7种表现:1.典型病程仅占20%,以高热、全身中毒症状及局部剧痛为主。脊柱活动明显受限,棘突部压痛明显。血培养可能阳性。1~2月后X 线片可显示典型表现。2.以败血症为主的临床表现早期为典型败血症症状,因病情较重,有时神智不清,患者常无脊柱的主诉症状,因此也就不重视脊柱的检查。待全身症状好转病人活动度增加后,局部症状和体征才趋明显。3.以深部脓肿为主的临床表现早期全身感染症状消退后,根据不同脊柱节段出现相应部位的深部脓

    1988年07期 384-3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82 ]
  • 骨盆化脓性骨髓炎的临床特点

    董天华

    <正> 本病虽属少见,但因其部位较深,临床症状复杂多变,X 线表现亦出现较晚,且多不典型,文献报道早期漏诊和误诊为急腹症、肾结石、伤寒、椎同盘炎及骨肿瘤等较多,有时亦难与化脓性髋关节炎及股骨上端骨髓炎相区别。有些病例经抗生索治疗,可出现极不典型的体征和X 线表现。有时还可误诊为Ewing氏瘤。但由于盆骨血行良好,早期足量抗生素疗法多可获得良效。原发病变以髂骨为最常见。坐骨、耻骨次之。除全身症状外,局部症状和体征主要视感染原发部位及其发展方向而定。临床上大致可有三种类型:1.臀痛型:感染穿破盆骨外板进入臀部,出现臀部肿痛,跛行。髂嵴常有敏锐压痛点,髂前上棘有叩击痛,骨盆挤压试验(+),直腿抬高(-),髋关节活动可以基本正常,臀部肿块穿刺可得脓液。2.腹痛型:脓液穿破髂骨内板进入髂凹,刺激腹膜,可出现急腹痛。有报道误诊而行阑尾切除者。3.坐骨神经痛型:骶髂关节附近炎症渗出或感染通过内板穿入真骨盆内,刺激腰骶丛而出现下肢神经根痛。患者行走困难,骶髂关节附近可有压痛,骨盆侧方挤压(+),直腿抬高受限。

    1988年07期 3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24 ]
  • 颈椎损伤手术治疗21例分析

    王道新,丁训诏

    <正> 颈椎损伤手术治疗目的在于解除脊髓和神经根的压迫,防止脊髓进一步损伤,纠正脊柱畸形,恢复椎符腔解剖和容积,保持脊柱的稳定性。现就我院近5年来21例颈椎损伤手术分析如下:临床资料本组21例,男20例,女1例。年龄19岁~44岁,平均34.4岁。手术距外伤时间:3天~138天,平均39天。损伤部位:颈_(1~2) 1例,颈_(2~3) 2例,颈_(4~5) 2例,颈_5 7例,颈_(5~6) 5例,颈_(6~7) 4例。骨折类型:单纯压缩骨折5例(轻度3例,中度2例),骨折脱位16例(Ⅰ°脱位10例,Ⅱ°5例,Ⅲ°1例)。截瘫程度:全瘫6例,不全瘫15例。手术途径和方法:后路手术11例,均为闭合复位失败者,采用后路减压,复位,植骨融合术。其中钢丝固定2例,钢板固定4例,lugue 棒固定5例。前路手术10例:5例单纯压缩骨折,颅骨牵引后神经功能恢复不满意,后经断层摄片,CT 检查及脊髓造影证实脊髓受压,采用前路手术;5例为陈旧性

    1988年07期 3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68 ]
  • CT 诊断下腰骶椎间盘突出症69例报告

    杨金城,吴世樵,邵宣,林恩及,欧阳先操,王乾兴,叶根芪,陈忠,陈兆善

    <正> 近年来,下腰骶椎CT 扫描已成为诊断椎管内病变的一个重要方法。我院在1986年一年中,共手术治疗下腰骶椎间盘突出113例,其中,经CT 检查69例,结合临床分析作一报道。临床资料病例选择和检查方法本组69例中,男性47例,女性22例。22~49岁计46例,50~68岁21例,17~19岁2例。病史最长28年,最短3个月。主要症状是下腰痛伴下肢放射性麻痛。所有病例均采用2060型高分辨率CT 扫描机,扫指参数为120KV,400~600mAs,距阵512×512,扫描孔径12.5cm,层厚0.5cm,扫描范围起自骶上缘止于腰_4椎体。结果左腰_(4~5) 16例,右腰_(4~5) 18例,腰_(4~5)中央型2例;左腰_5骶_115例,右腰_5骶_111例,腰_5骶_1中央型4例,腰_4~骶_1阴性3例,计69例。上述病例均经手术治疗,CT 扫描3例阴

    1988年07期 3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18 ]
  • 人工椎体置换3例报告

    王全美,赵春林,王昌龙

    <正> 病例报告例1 女,43岁,背痛2月余于1980年5月30日入院。检查:驼背,剑突下有窦道。血沉15mm,X 线片示两上肺有稳定的结核病灶,胸椎9~12椎体破坏,向后突125度畸形。经抗痨1个月,于同年7月3日采用右胸腹联合切口经胸膜外行病灶清除术,术中部分矫正驼背,将6cm 长的骨芯树脂人工椎体填于椎体缺损处,放置1g 链霉素,术后切口卫期愈合,病理报告为脊柱结核。随访2年,病灶未复发,驼背矫正到150度。例2 女,32岁,背痛、大小便很费力、低热1个月,于1982年9月20口入院。检查:脐以下感觉减退,双下肢肌张力增高,跟腱及(?)腱反射活跃,血沉、硷性磷酸酶均正常,X 线片发现胸椎_(11)椎体及右侧椎弓根破坏,呈溶骨性,内有沙粒样钙化点。于10月15日从右胸椎旁切口经胸膜外暴露病灶,病变组织为无色胶状物,内含钙化小硬块,刮除病灶后植骨。病理报告为骨母细胞瘤。术后疼痛缓解,瘫痪恢复。6个月后背痛及瘫痪又出现,摄片复查,植骨吸收,有复发的表现,于1983年6月21日经原切口切除胸椎_(11)

    1988年07期 3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45 ]
  • 氦氖激光治疗慢性皮肤溃疡的观察

    邓云霞,王晓萍,叶玉坤

    <正> 我室自1986年以来试用JG-Ⅰ型氦氖激光治疗慢性皮肤溃疡11例,其中男性8例,女性3例。年龄为10个月~67岁。病程:1周~3年。溃疡部位:胫前5例、足底1例、腹部2例、上肢1例、腋下2例。溃疡范围:最大为4×4×0.8cm,最小为1×0.5×0.1cm。病因:外伤5例,术后感染6例。

    1988年07期 3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57 ]
  • 乙型慢性活动性肝炎70例IgA型抗-HBc的动态观察

    许家璋,刘国璋,曾剑平,丁苓,蔡克莉

    <正> 1986年1月~1987年1月间,我们对临床和肝组织学证实的、HBsAg 阳性的慢性活动性肝炎(CAH)70例进行了IgA 型抗-HBc 的临床观察。70例中轻型27例,中型26例、重型4例及CAH 伴肝硬化13例。全部病例于入院时和入院后1、2、3、4月分别取血清检测IgA 型抗-HBc(ElisA)和IgM 型抗-HBc(ElisA)以及HBV 有关血清学标记(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32)PHBV-DNA斑点杂交)。每7~10天复查肝功能,并以无症状HBsAg 携带者47例和正常人(献血员)34例作为对照,观察了血清IgA 型抗-HBc 的动态变化。结果:70例中血清IgA 型抗-HBc 检出率为97.1%(68/70),其S/N值(<2.1为正常)CAH轻型为3.32±0.94,CAH 中型3.34±1.01,CAH 重型和CAH 伴肝硬化者为3.95±0.72;而无症状HBsAg 携带者IgA 型抗-HBc 检出率为17.0%(8/47),S/N 值为1.54±1.03;正常

    1988年07期 3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62 ]
  • 炔羟雄烯异(口恶)唑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王学文,杨苏南

    <正> 炔羟雄烯异(?)唑(Danazol,DNZ)系人工合成的男性化作用减弱的雄性激素。1986年我院应用该药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16例,现将初步结果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6例ITP 中男性7例,女性9例,年龄9~64岁,中数年龄43岁。除2例儿童外,余皆为成人。治疗前血小板(BPC)10~69×10~9/L,中数值26×10~9/L。起病仅数日者3例,余均为慢性ITP。初治3例,复治13例。部分病例临床有牙龈出血、鼻衄及月经过多。11例为难治性ITP,病程长,经多种升血小板药物,包括强的松和/或长春新硷等治疗无效或仅短暂有效。1例已经脾切除。治前均经骨髓穿刺检查,符合ITP。治疗前6例作血小板相关IgG(PAIgG)测定(ELISA 法)为12~661ng/10~9血小板(正常值为17~161ng/10~9血小板),4例增高。诊断标准诊断依据为:1.BPC<100×

    1988年07期 3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75 ]
  • 肝素治疗肾病综合征高粘血症疗效观察

    朱■疆,韦先进,奚华明,印日走,任春荣,史勇成,傅为民

    <正> 1986年7~12月,对加用肝素治疗的42例肾病综合征患者作了系统血液流变学观察,证明肝素有明显降低血粘度的作用。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病例选择:按全国第二届肾病学术会议标准,42例中原发性肾病综合征Ⅰ型7例、Ⅱ型35例。其中男33例,女9例。成人39例,儿童3例。病程6月~16年,平均2.9年。其中18例为经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无效的难治性病例。二、实验方法:采用上一医生物物理教研组与上海供电局产NX-3型血粘度-细胞电泳自动计时仪,专人按规定方法操作。同时测血浆纤维蛋白原。另以27名本院职工为健康对照组。三、治疗方法:肝素100~150mg/日,分2~3次腹壁皮下脂肪注射;强的松30~45mg/日;环磷酰胺0.2/间日静注。疗程2~3月。

    1988年07期 3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30 ]
  • 槌砧骨上鼓室固定12例报告

    吕季方

    <正> 槌砧骨上鼓室固定又称外侧听骨固定,在传音机构修建术中常被忽视,使术后不能获得预期效果。本病可为单独病变存在,亦可合并鼓室其他病变,听力为传导性耳聋。我院于1981年~1986年2月施行鼓室成形术142例(142耳)中,槌砧骨上鼓室固定共12例(12耳)占8.5%。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2例槌砧骨上鼓室固定中,男性9例,女性3例,年龄均在25~45岁间,干耳时间在1~3年8例,4例在3年以上。右耳7例,左耳5例,鼓膜边缘性穿孔者10例、中等穿孔者2例。术前听力语频平均气导损失均在35dB以上,最高达55dB。全部病例弥补试验听力均无提高。显微手术探查所见:槌砧骨与上鼓室顶、侧和前壁粘连(纤维性固定及骨性固定)者共8例,其中2例在槌砧关节表面复盖有壳状钙化

    1988年07期 3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91 ]
  • 交叉性带状疱疹综合征1例

    夏大林

    <正> 在眼部带状疱疹(HZO)病程中或消退之后,出现HZO 对侧偏瘫,称为交叉性带状疱疹综合征(CZS)。本文报告1例临床资料完备的典型病例,并结合文献略加讨论。病例报告患者男性,24岁,1986年6月1日因左侧HZO 合并疱疹性结膜炎,角膜炎住眼科。7月14日因言语不清和右侧轻偏瘫转入神经科。体检:左眉弓处有簇状色素沉着,不完全性运动性失语,右侧中枢性面、舌瘫,右上肢肌力3°,下肢4°,右偏身感觉减退,右何夫曼征(+),巴氏征(-)。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学检查正常。脑脊液检查:压力、常规、生化正常,,Ig G 163mg/l(正常值<100mg/l)细胞学分类提示病毒感染。脑电图示左半球2~6c/s。7月18日头颅CT 示左豆状核区低密度影,呈底向上的锥形,大小约20×35×15mm。经用聚肌胞,环胞苷,低分子右旋糖酐,阿斯匹林等治疗,十天后语言清晰,偏瘫基本恢复。8月1日病情又加重,五月内达高峰表现轻度嗜睡,完全性运动性失语,右上肢肌力0°下肢2°,右巴氏征(+),但无头痛及发热。复查脑脊

    1988年07期 3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06 ]
  • 原发性全身播散性曲菌病1例

    潘惠琪

    <正> 病例报告女性患者,47岁,因全身乏力,高热,经青霉素等药物治疗一周,来见好转,突然晕厥而入院。有急性黄疸型肝炎史。检查:T37℃,急性病容,神志恍惚。心率62次,双肺闻及罗音。肝脾(—)。WBC 总数13,000,N86%,L13%,血小板7万,HBsAg(—),X 片示肺纹理增粗,心脏略增大;心电图Ⅲ°房室传导阻滞(A—VB)。诊断:弥漫性病毒性心肌炎。入院后,经安装临时人工起搏器,抗生素及皮质激素等药物治疗,病情恶化,先后出现无尿,休克,黄疸等,入院第11天呼吸突然停止,经抢救无效死亡。病理检查:死者营养状况良好,全身皮肤及巩膜重度黄染。喉头极度水肿;双侧肺表面弥漫出血灶,切面可见散在结节状,境界清楚的灰白色病灶,大者直径达1.5cm,中央明显出血、坏死。用手挤压,肺泡腔内有粉红色液体渗出。镜下病变性质为曲菌性

    1988年07期 3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45 ]
  • 阑尾恶性肿瘤8例

    顾岩,杨栋培,陈怀仁,黄懋魁

    <正> 阑尾恶性肿瘤临床少见,术前诊断困难,治疗有争议。我院1969年~1987年共收治8例,现予分析讨论。临床资料本组8例,男3例,女5例。年龄12~80岁,平均46岁。以急、慢性阑尾炎收入院者6例,以结石性肠梗阻收入院者1例,以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收入院者1例。阑尾炎6例中,1例术前因颈淋巴结肿大手术活检为转移腺癌,原发灶未找出;1例术前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8例中6例行单纯阑尾切除术,1例行肠切开取石加阑尾切除术,1例行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修补加阑尾切除术。术后病理:类癌6例,其中2例见肿瘤位于阑尾末端约1 cm大小。所有类癌中瘤细胞均侵及肌层。腺癌1例,癌细胞已侵及阑尾全层。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侵及阑尾1例,镜下见幼稚淋巴细胞侵及阑尾部份粘膜层及固有膜。所有阑尾均有不同程度的充血水肿。本组随访7例,白血病侵及阑尾1例于术后3天死于呼吸循环衰竭,腺癌及类癌(80岁)各1例,术后1年内分别死于全身衰竭及肺心病,其余4例随访3年~15年,均健在。

    1988年07期 3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35 ]
  • 鲁格氏棒治疗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15例

    李德祥,周宏江,冯步龙,林钢

    <正> 1985年~1987年应用鲁格氏棒固定治疗15例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病人,并进行了随访,取得满意效果,总恢复率为66.67%。男13例,女2例;年龄:18~50岁,以青壮年最多。受累椎体18个,其中胸腰段12例,合并脱位Ⅰ°9例、Ⅱ°3例。屈曲型1l例,粉碎型3例,爆炸型1例。不完全性截瘫7例,完全性截瘫8例。手术方法:以骨折部位为中心作一背部正中切口,暴露骨折处及其上下各3~4个棘突和椎板,在伤椎椎板切除减压和脊髓探查,去除椎管内压迫脊髓的小骨片、血块及椎间盘组织。如脱位借助哈氏脊柱撑开器复位,在伤椎的上三下二棘突两侧根部外侧0.5cm 的椎板上,由外向内倾斜打孔穿入钢丝,将置好的鲁格氏棒捆扎固定。作者认为鲁格氏棒内固定后,由于每一节椎体通过钢丝与棒的作用,形成一个矫正力,其合力可有效地防止脊柱畸形的再发生。在矢状面上可阻止脊柱屈曲畸形,有利于压缩椎体愈合。额状面上可阻止椎体的旋转和侧方移位。因而应用鲁格氏棒固定,能有效地恢复椎管的管径,它符合脊柱生物力学的

    1988年07期 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43 ]
  • 前臂岛状皮瓣临床应用11例的疗效分析

    戴松茂,董仁章,方遁,顾德义,陆明

    <正> 本文报告11例前臂岛状皮瓣用于治疗手部肉芽创面·骨、肌腱暴露,急诊拇指再造,晚期疤痕挛缩和手部病变大块组织切除后的重建。前臂岛状皮瓣的大小和形状不受常规限制;该皮瓣解剖位置恒定,部位浅表,操作方便,特别是不需要血管吻合,手术操作容易掌握,成功率高,可在基层医疗单位进行;同时尚可作成复合皮瓣,根据手术需要包括神

    1988年07期 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22 ]
  • 胆囊结石致胆囊门静脉瘘1例

    孙宝林,贾志永

    <正> 患者男,64岁,间歇性畏寒、发热半月余,高热3天于1986年7月24日入院。检查:T40℃,P90次,BP90/60。热病容,大汗淋漓,巩膜轻度黄染,右上腹部胆囊区可触及6×4cm 大小包块,质硬,活动差,表面不平,轻压痛。血象中性粒细胞增高,肝功能正常,B 超示胆囊5.8×2.2cm,内见光团,有声影,胆囊内无液性暗区。入院后体温呈驰张热,第5天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剖腹探查,术中见胆囊壁厚,结石一枚占居整个胆囊,结石尖端位于胆囊颈部、胆总管下方。从胆囊底部切开,无胆汁外溢,结石与胆囊无粘连,取出结石,随即见大量紫红色血外湧,解剖肝十二指肠韧带证实胆囊颈部与门静

    1988年07期 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52 ]
  • 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4例

    刘健荣

    <正> 近几年,我们手术治疗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4例。均为男性,年龄29~54岁,病程2个月~2年。突出平面腰_(2-3)1例,腰_(3-4)3例。临床表现2例有坐骨神经痛,1例表现骶臀部痛,有2例出现大小便障碍,有3例出现轻瘫(肌力3~4级)及轻度肌萎,以股四头肌明显并伴膝反射减弱。直腿抬高试验有3例在45°以上方出现阳性,1例阴性而跟臀试验阳性。椎管造影1例油柱阻塞于腰_(4-5)间隙等高,杯口不明显,1例显示

    1988年07期 3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42 ]
  • 双距型弹性髓内钉治疗创伤性胫骨骨折15例

    孙克锦,李嘉荣,钟志健,郭宏上

    <正> 我们采用V 形钉改制为双距型弹性髓内钉(双距钉)治疗胫腓骨折15例,其中闭合性骨折6例,开放性骨折9例;胫腓中上段骨折2例,中段骨折6例,中下段骨折7例。效果:良好者13例,其中有5例X 线片复查有向后成角(约5°~10°);1例因一侧距型钉滑出骨折端而再次手术重新打入;1例因多段粉碎骨折致矩型钉滑出髓腔,而改作钢板螺钉内固定。适应症:适用于胫骨中段及中下段的横形、斜形、短斜面的螺旋形骨折,及骨块较大的粉碎性骨折。对于多节段骨折及粉碎骨折较重的病例不适用。术中注意:胫前结节两侧的骨槽距离及骨槽的角度要适当,打入时要两侧交替徐徐地进入,否则易出现髓腔内的交叉致进退两难;过骨折线时,应在X 线或直视下打入,防止双矩钉自骨折线滑出髓腔。双矩钉具有较好的抗旋转及折弯效应,术后疼痛较轻且石膏固定时间较短(半膝-包踝石膏),解放了膝关节,易于早期的功能锻炼。手术损伤小,骨痂生长较快,缩短了骨折愈合时间。但亦有不足之处:

    1988年07期 3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51 ]
  • 抢救有机磷中毒病人的体会

    郭馥圆

    <正> 本组21例有机磷中毒病人中,重度中毒5例,中度中毒7例,轻度9例。口服中毒13例,抢救成功11例;皮肤及呼吸道吸收中毒8例,均抢救成功。抢救方法主要是洗胃,合理使用阿托品及胆碱脂酶复合剂等。在抢救过程中,我们发现1例51岁中毒患者,尚未达到阿托品化剂量,但病人烦燥不安,全身皮肤潮红,我们分析是有机磷杀死肠道内寄生虫,大量异体蛋白被吸收引起的过敏反应,于是在继续使用阿托品的同时,加用抗组织胺药物,患者的中毒症状

    1988年07期 3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84 ]
  • 甲氰咪胍、白芨、生军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合并出血116例

    魏有生,华梅芬

    <正> 临床资料:138例均经胃镜证实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合并出血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三组,甲氰咪胍组66例,男性50例,女性16例;白芨、生军组50例,男性46例,女性4例;对照组22例,男性20例,女性2例。三组之间的性别、年龄、职业、病程及病情轻重均无明显差异。给药方法:甲氰咪胍组口服每日3次,每次0.2 g,睡前加0.4g计38例。静脉给药组,每日0.8~1.2g,2~3天后改为口服计28例,疗程4~6周。白芨生军组口服白芨粉每日3次,每次3g;生军粉每日3次,每次1.5g,待大便隐血阴转后3天停药,继以抗酸剂治疗4~6周。对照组用一般止血药物,出血停止后继以饮食治疗。以上各组均辅以补液治疗。重症者予以输血。

    1988年07期 3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18 ]
  • von Willebrand 病的诊断与分型

    奚晓东,阮长耿

    <正> von Willcbrand 病(简称vWd)是芬兰医生Erich von willcbrand 于1926年首次报道的。由于其某些症状与血友病相似,而早期的研究认为有“血管脆性异常”,故本病又被称为假血友病或血管性假血友病。1957年Nilsson等证实了正常血浆中的一种因子能纠正vWd病人的止血功能异常,这就肯定了vWd 的缺陷在于血浆而不是血管。因此目前公认的标准命名把上述血浆因子称为von Willebrand 因子(vWf),相应疾病称为vWd。vWf 是一种分子量很大的糖蛋白聚合物,并被证明是由一种基本亚单位聚合而成。这种亚单位以不同的数量组成一些分子量不同的寡聚体,并以此为基础形成vWf 的多聚体结构。现已明了,除了量的异常外,vWf 质的异常即多聚体结构的异常也是vWd 的病因。通过对vWf 的定量及定性测定,辅以功能测定及其临

    1988年07期 398-4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4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22 ]
  •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临床应用

    肖彬

    <正> 电抽搐(ECT)只要适应症和禁忌症掌握得好,仍不失为可选用的治疗手段之一。自本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国外对ECT 的方法作了改进,即在抽搐治疗时使用松弛剂,治疗过程中很少有强烈的抽搐和强直。扩大了ECT的适应症,减少了ECT 引起的头痛、眩晕、恶心、呕吐、腰痛及其他部位的疼痛、骨折、脱臼、记忆障碍、呼吸抑制等常见的副作用。病人醒后,周身没有因抽搐造成的全身不适感。同时,在治疗过程中,病人对通电过程毫无体验,可减轻病人对ECT 的恐惧心理,而易被接受。这对于久治不愈的神经症,亦不失为一种新的治疗方法。一、适应症一般适应症与ECT 相同。对抑郁症(病情较重、伴有自杀企图,或经药

    1988年07期 400-4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13 ]
  • 氯氮平致颗粒性白细胞减少和缺乏症

    吴瑞枝,胡曙,张云云,华铮,樊洁,翟书涛

    <正> 氯氮平(Clozapine)系新型抗精神病药物,近年来临床观察到该药可致颗粒性白细胞减少和缺乏的严重并发症。本文综合报道1983年以来南京神经病防治院3例、常州精神病院1例、镇江神经精神病院3例口服氯氮平导致严重的颗粒性白细胞减少和缺乏症,并就有关问题加以讨论。例1,女性,40岁,神精病史13年。于1987年3月6日第四次住院,查体和实验室正常,给氯氮平治疗,日剂量100mg 增至500mg,共50天总剂量25,230mg,服药后第50天自觉乏力咽痛,高热39℃,查血白细胞总数由入院4800降至1100(中性16%,淋巴84%),即停用氯氮平,进行抢救10天来见效,白细胞降至500~600,骨髓片示有核细胞增生活跃,粒系增生和红系增生减低,浆细胞异常增生。见到巨核细胞,血小板星簇性,粒系∶红系=2.31∶1。终因抢救无效死亡。

    1988年07期 402-4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12 ]
  • 老年人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特点——(附34例临床分析)

    袁永泰,何家声

    <正> 我院1957年~1986年住院患者中符合蛛网膜下腔出血(SAH)诊断标准共140例,现将其中年龄超过60岁的34例(老年组),作临床分析如下:临床资料一、年龄与性别分布:60~69岁23例,其中男8例占34%,女15例占66%;70岁以上11例,男2例占18%,女9例占82%。从上可知,60岁以上患者,女性高于男性,随年龄增高,发病率的性别差异更为显著。而且SAH 患病率尤其老年人的患病率亦有明显增多。二、诱因:多数在一般家务劳动中发病。三、症状与体征:1.头痛30例占88%,持续时间长达1~2周,少数持续3~4周。2.呕吐28例占82%。3.意识障碍21例占62%,其中嗜睡9例,昏迷12例,持续时间3~7天。4.精神障碍14例占41%。5.脑膜刺激征29例占85%。

    1988年07期 4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37 ]
  • 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冠心病左室舒张功能的检测

    黄宗勤,瞿玲谦,李珍,陆雪华,钮红英

    <正> 我们应用脉冲多普勒检测44例冠脉病变的二尖瓣舒张期血流频谱,现将结果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对象分三组。1组:正常人30例,男性19例,女性11例,平均年龄57.3岁。2组:冠心病(心绞痛为主)23例,男性17例,女性6例,平均年龄59.8岁。3组:心肌梗塞(陈旧性)21例,男性19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61.5岁。三组均窦性心律。凡高血压和明显瓣膜返流者皆剔除。检测前停心血管药物3天。采用Hp-77020AC 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探头频率2.5MHZ,取样轴线与实际血流方向的夹角<19°,

    1988年07期 4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05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