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医药

  • 慢性病毒性肝炎的超微结构研究

    张泰和;官颖鹏;

    本文对376例病毒性肝炎进行了电子显微镜观察,并对其中CPH75例、CAH80例、肝炎肝硬化54例,重点进行了肝细胞结合面、窦周狄氏间隙宽度的测量及肝内储脂细胞数量和形态的观察。根据上述三组与21例基本正常肝脏相对照,认为CPH、CAH、肝硬变之肝细胞结合面的扩大、狄氏间隙的变化及储脂细胞的增多是慢性肝炎具有的特征性改变,测量肝细胞结合面假狄氏间隙的宽度、狄氏间隙的宽度及储脂细胞数量,除提示病毒性肝炎慢性化发病机理外,并有可能作为区分三种慢性病变的超微结构指标。

    1984年03期 2-5+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7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419 ]
  • 服用呋喃类药引起的高热

    田惠卿;

    <正> 患者曾因尿路感染口服呋喃咀啶(0.1克/日三次),数小时后全身不适、咽痒、恶心、咳嗽、胸闷与呼吸不畅,体温39℃以上。白细胞14000,中性97%。停药后不经治疗2'3天症状、休征消失。如此反复几次。6年后服痢特灵出现同样反应,症状严重,停药2~3天后症状消失。

    1984年03期 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96 ]
  • 抗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球蛋白的试制研究

    崔玉顺;唐少宜;吴国军;施陆一;刘正;董立坤;王文恺;张士民;周宝治;张秀兰;徐立春;倪斌;

    本文报告了从人外周血中分离淋巴细胞作为抗原,采用短程、低剂量、淋巴结内注射法免疫山羊,制备羊抗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球蛋白的方法。通过补体依赖的E-RFC抑制试验、补体依赖的淋巴细胞毒试验、免疫对流电泳、免疫电泳及红细胞毒试验对自制ALG进行了免疫活性及纯度检测,结果表明免疫活性及纯度与参比品一致。本文还对胸腺与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异质性、胸腺ATG与外周血ALG的毒性作用、免疫方法等问题进行了初步的讨论。

    1984年03期 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4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96 ]
  • 利多卡因治疗眩晕症36例报告

    沈祥骏;谢鹏飞;

    <正> 70年代曾有文献报导(Neurology 22:323,1972)利多卡因用于眩晕症的治疗。笔者自1979年以来对门诊和病房眩晕病人采用利多卡因治疗,疗效较满意,现将资料完整的36例报告如下: 一般资料本组36例中男8例,女28例。年龄18~66岁,其中30岁以下22例,占61%,30~40岁9例,40岁以上5例。病种主要为内耳眩晕症,共27例;其余为中毒性迷路炎2例,神经官能症所致眩晕3例,冠心伴心律不齐所致眩晕3

    1984年03期 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351 ]
  • 抗ENA抗体的检测及临床初步应用

    汪利平;李宁;武建国;

    用pH7.1 0.05MPB自小牛胸腺细胞中提出ENA,经鉴定含Sm与RNP抗原。用对流免疫电泳技术检查了正常人、各类风湿病病人和其他病人血清中的ENA抗体。115名供血员抗Sm与抗RNP均阴性,84名SLE病人中抗Sm阳性者30例(35.7%),抗Sm与抗RNP同时阳性者8例(9.5%);1例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病人抗RNP阳性;其余114名风湿病与其他疾病患者仅2例血管炎病人抗RNP阳性。

    1984年03期 10-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57 ]
  •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复发转变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1例报告

    谭勇健;杨锦媛;施敬芳;金鹤成;

    <正> 我院收治1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淋),缓解7个月复发,转变为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介绍如下。临床资料患者女、36岁,因畏寒发热、面色苍白、牙龈出血于1981年11月30日入院。体检:体温37℃,轻度贫血,皮肤未见出血点,淋巴结不大。肝肋下1cm,剑突下3cm,质I°,脾未及,神经系统无异常。化验:白细胞4,800,血片原淋6%,幼淋11%,红细

    1984年03期 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11 ]
  • 吡喹酮、六氯对二甲苯及两药联合应用治疗华枝睾吸虫病的临床观察

    王婉芬;黄一心;薛忠权;吴芸轩;周家修;

    应用吡喹酮、六氯对二甲苯及两药较小剂量联合疗法治疗华枝睾吸虫病94例,发现吡喹酮80mg/kg、120mg/kg二日疗法,六氯对二甲苯500mg/kg五日疗法以及两药较小剂量的联合疗法疗效都较满意,远期阴转率85%以上。哟喹酮60mg/kg二日疗法疗效较差,远期阴转率仅58.33%。副作用以单独应用六氯对二甲苯组比较明显;联合疗法组的尿检异常发生率较高,达48.3%。认为对轻度华枝睾吸虫病感染患者,应用吡喹酮总剂量80mg/kg二日疗法比较恰当,六氯对二甲苯只能作为次选药物。

    1984年03期 13-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22 ]
  • 突眼性甲状腺肿转为甲状腺功能减退症(附5例报告)

    李慧钧;蒋须勤;黄凤云;张忠邦;

    <正>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发生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之后,较为罕见,兹就我院近几年来所见5例报导如下: 本文5例均系女性,均经甲状腺吸~(181)碘率及血清甲状腺素(T_4)测定(4例)明确诊断,治疗系用甲基硫脲嘧啶及他巴唑口服,未用过放射性同位素碘治疗。临床资料见附表。

    1984年03期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89 ]
  • “小儿止泻散”通过鉴定

    戴惠珍;

    <正> 常州市中医院在有关单位协作下研制成功的新药“小儿止泻散”于1984年11月2日~3日在常州通过鉴定。该药经南京医学院一附院、南京市儿童医院、常州第二人民医院等四个医疗单位临床验证201例,并与常规综合疗法作随机、平行对照,结果表明本品对婴幼儿迁慢性腹泻的5天治愈率为82 .6%,2天止泻率为62%,对照组5天治愈率为29.3%,2天止泻率为42%。两组差

    1984年03期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26 ]
  •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204例的死亡原因分析

    陶岳多;王灿恒;胡筠珠;过中方;诸荣恩;

    本文对204例因肺心病死亡的死因作了分析,资料表明:肺心病的死因是综合因素,并发症则是死亡的主要原因。常见并发症有呼吸衰竭、酸硷失衡、电解质紊乱、休克、消化道出血、心律失常与心力衰竭。镇静剂的使用不当可加重呼衰,冠心病并存易引起心律失常或休克。并指出积极抗感染,改善通气功能,防治消化道出血及纠正酸硷失衡是降低死亡率的主要措施。

    1984年03期 16-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27 ]
  • 体内埋藏国产心脏起搏器8年半1例

    顾九皋;刘瑞珍;刘国亮;

    <正> 患者女,65岁,因高血压、冠心病、Ⅲ°房室传导阻滞伴心脑综合征,8年半间先后在左上腹部皮下“原位值入法”共埋藏更换过9只脉冲发生器。8次更换从未发生感染或粘连。其中7只锌汞电池在体内平均使用时间为10个月余,最长达18个月。聚乙烯单极心内膜铂金柱电极己应用8年多,仍起搏良好。随访以教会病家计数脉率和用半导体收音机测听起搏器频率为主,必要时配合心电图复查。更换是以频率减慢或增快10%为指标,过快者尤其需要及时更换。该例

    1984年03期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45 ]
  • 左心室舒张期时相的超声心动图研究

    王德春;吴悦;章风杰;

    <正> 左心室收缩时间间期(STI)测定是评价心功能的敏感方法。本文用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心室等客舒张期(IRT),和快速充盈期(RFT),对评价左室舒张功能有一定价值。对象正常组50例,平均年龄43±5岁。冠心病组65例,平均年龄54±9岁。IRT:测心电图q波起点到主动脉瓣曲线关闭点AVC的时间间期。RFT:测左室后壁心内膜曲线e点到f点的时间间期。结果见

    1984年03期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85 ]
  • 气管内结石1例

    蒋德澄;谢孝东;曹丽华;

    <正> 患者男,62岁,1972年曾因肺结核作右肺全切除。1982年9月24日起咳嗽痰中带血,不能平卧,并有阵发性加剧。发病一周后进行支气管镜检查,发现右支气管残端粗糙,左支气管口有一黄色多角形物堵塞,经取出一1.sxl.Zxo.scm结石后病人症状消失。

    1984年03期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78 ]
  • 919例低出生体重儿发病与死亡因素分析

    许植之;陈大庆;吴光济;

    本文报导自1980到1982年收治的低出生体重儿919例,占同期儿科住院病例的3.7%,占同期新生儿住院病例的14.5%(早产儿占9.4%,小样儿占5.1%),病死率为27.4%(早产儿30.7%,小样儿21.4%)。分析了日龄、季节、孕期、体重、地区与发病、死亡的关系。并对(1)预防早产及小样儿;(2)提高助产技术;(3)防治肺部疾病;(4)防治感染性疾病;(5)提倡母乳喂养五点防治意见进行了讨论。

    1984年03期 19-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3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344 ]
  • 急性心肌梗塞并发室间隔穿孔1例

    曹书林;

    <正> 患者男,60岁,有高血压史。因经常性胸痛五年,发作性胸骨后疼痛2天,于1983年3月8日下午入院。患者于7日中午突感胸骨后烧灼样疼痛、原地休息后缓解,慢步行走400米后又疼痛,并放射到左前臂尺侧,伴有小手指及无名指发麻、出冷汗、含硝酸甘油片后缓解。8日中午胸骨后又疼痛,BP.190/100含硝酸甘油片缓解。查体:T36℃、P82次,R16次,BP130/80,颈静脉无怒张,肺部无异常,心界不

    1984年03期 2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44 ]
  • 红外线治疗皮肤烧伤的疗效观察

    周伯南;庄素萍;岳菊芬;

    <正> 近两年来我们对77个皮肤烧伤创面(面积6~28%)用红外线照射治疗法。一般每个创面每日用红外线灯照射2次,每次20~30分钟。结果21个浅Ⅱ度创面经红外线照射6~8天创面愈合;47个深Ⅱ度创面红外线照射12~16天创面结痂,水疱皮干燥脱落,创面愈合;9个Ⅲ度创面,红外线照射23至31天创缘周围

    1984年03期 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05 ]
  • 定量透明法检查蠕虫卵的进一步研究——蠕虫卵形态初步观察

    郑仲华;杜松如;沈一平;蔡士椿;

    本文对定量透明法检出的蠕虫卵的形态和结构作了观察,并与水洗沉淀法所得之几种蠕虫卵进行了比较。发现体积较大且壳较薄的虫卵用本法检出时要大些;在形态上,线虫卵一般不变形,内部结构较清楚。吸虫卵较透明,有的收缩变形。但若先用已知阳性标本观察掌握透明后的形态特点,就不难辨认。

    1984年03期 2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8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341 ]
  • 512例耳廓假性囊肿石膏固定疗法

    王长宽;范希昌;秦永彦;

    <正> 我科自1972年至1982年12月,对512例耳廓假性翼肿采用抽液后石膏固定疗法。其中男405例,女107例。年龄15—74岁,病程自1天—3月。计右耳296例,左耳216例。大多好发于耳廊上半部的外侧面,以三角窝、耳甲艇、舟状窝上半部多见。耳甲腔者35例。直径最小0.2cm,最大3.5cm。治疗方法:准备医用石膏60g,10cm长输液皮管一根,25×5cm暴光底片一张,回纹针一枚,消毒空针一付。局部经消毒抽出全部囊肿液体后,使患耳向上,底片围绕耳廓四周呈密封堤式,回纹针固定接头,不宜接触耳廓,下缘与颞部须紧贴,向耳道塞入

    1984年03期 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97 ]
  • 重症乳糜尿的治疗(附16例报告)

    眭元庚;金浩祥;谢叔良;连保罗;

    <正> 重症乳糜(血)尿患者可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营养不良性肝硬化、贫血等,以致丧失劳动和独立生活的能力,故应予积极的治疗。1975年5月至1981年11月我们收治16例重症患者,经手术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兹小结和讨论如下: 临床资料重症乳糜(血)尿的诊断标准:1.乳糜尿持续存在,虽经饮食控制,卧床休息,不见改善者;2.经常因大量的凝乳块或血块引起排尿困难和绞痛发作者;3.出现营养不良、贫血、低血压或身体衰竭等并发症者;4.血清总蛋白<

    1984年03期 27-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325 ]
  • 80例肺心病(基层)诊断探讨

    柴祖德;

    <正> 我院近年来收住肺心病患者80例(占同期内科住院病人的1.48%)。本文对诊断条件进行了分析。在基层无血气分析条件的情况下,应从临床资料(病史体检、必要的检验)结合心电图或胸部X线为依据提出。作者认为在诊断条件中应把病史作为基数(符合率100%),气急、紫绀、

    1984年03期 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74 ]
  • 黑蒙性癫痫一例报告

    严浩;

    <正> 患儿,男,9岁,学生。1982年11月始,三个月内短暂的失明发作共9次。每次发作前无先兆,发作时无意识丧失,无抽搐。自诉:“每次发病只是两眼发黑,如黑夜一样,睁着眼什么东西也看不见”。发病时患儿常站立不动,或取蹲下姿势,揉眼,等待双眼复明。发作时间几十秒钟或1~2分钟。发作间歇期视力及一切活动正常。

    1984年03期 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54 ]
  • 中西医结合治疗败血症合并药物热1例

    陈晏珍;卢君健;张玲;

    <正> 患者,女,17岁。因口唇虫咬后、抓破感染而致败血症,血培养三次均为致病性葡萄球菌。给予大量多种抗生素治疗后,血培养转阴,但高热持续不退,

    1984年03期 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18 ]
  • 智力障碍与新生儿窒息的调查报告

    高琴;林节;

    <正> 新生儿窒息所致低氧性脑损伤是儿童中智力障碍,脑性瘫痪的最常见原因,为探讨新生儿窒息对以后智力发育的影响,本文对出生时发生窒息(指出生30秒以后无呼吸仅有心跳)的学龄前儿童(3~7岁)进行智力测验,报告如下: 资料来源南京鼓楼医院妇产科对1973~1979年间出生时曾有窒息的一组学龄前儿童(3~7岁)100例进行远期随访和智力测验(调查组),另以同期出生无窒息的一组儿童75例作对照(对

    1984年03期 29-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8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303 ]
  • 眼内玻璃异物误诊为金属异物1例报告

    吴燕琴;程亦震;

    <正> 患者,男9岁,1981年2月9日因把点燃的火柴塞入破灯泡的排气管中,引起爆炸,伤及左眼。于当日来我院。眼部检查:视力,右1.5,左数指/30cm。右眼前节及眼底均正常。左眼,眼睑泪器正常,睫状充血(+)。角膜中央略偏向下有4mm长之弧形裂伤,伤口闭合不良,下端有虹膜嵌顿。前房浅,晶体呈弥漫性混浊。晶体前部近瞳孔下缘处,可见一斜条状有光泽的异物。眼底不能见。X线眼眶平片:左眼眶内有芝麻大小之金属异物。见图(1)、(2)。诊断:左眼内金属异物,外伤性白内障,角膜穿孔伤。治疗经过:次日全麻下在原伤口用电磁铁试吸异

    1984年03期 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31 ]
  • 静脉滴注阿托品致二联律一例报告

    赵向东;

    <正> 患者男性,71岁,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入院,给以阿托品100毫克加入5%葡萄糖盐水500毫升中缓慢静脉滴注,另用阿托品2毫克皮下注射。静滴阿托品约1小时(估计进入体内之阿托品约20毫克),患者出现烦燥不安,神志逐渐不清,心率增至150次/分,心律不齐,心电图频发室性早搏呈二联律。立即停止静滴阿托品,在心电监护下静脉推注利多卡因50毫克,使用后即恢复窦性心律,后又用利多卡因100毫克加入10%葡萄糖水500毫升中缓慢静脉滴注维持,患者心

    1984年03期 32+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1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321 ]
  • 头昏、乏力、进行性贫血

    陈易人;林宝爵;朱砚蕴;

    <正> 病历摘要男性,50岁,干部,已婚,汉族。因头昏、乏力、纳差伴面黄二年半于1981年11月26日入院。患者于二年半前感到乏力、头昏、纳差、面色发黄至当地医院检查,发现血红蛋白8g,血小板6.6万,诊断为缺铁性贫血,给以铁剂治疗,疗效不佳。起病10个月后症状加重,血红蛋白渐降为6.5g,转某院用大量激素治疗(地塞米松9mg/日)血红蛋白迅速上升,曾高达13~14g,拟诊为后天性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后因激素副作用大而减量,加用硫唑嘌吟(150mg/日)治疗,血红蛋白稳定在11g,红细胞393万,白细胞7250,血小板4.8万,网织细胞1.8%,病情部分缓解出院。以后地塞米松减为0.75mg/日,血红蛋白又降为6g,再次住院,仍用大剂量激素治疗,

    1984年03期 3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1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69 ]
  • 痢疾性关节炎1例报告

    徐德先;

    <正> 患者女,10岁。因发热伴脓血便2天于1982年7月25日入院。并感恶心、下腹疼痛及里急后重。查体:一般情况尚可,心肺正常,肝脾肋下未及,下腹有压痛,以左下腹为显。余无异常。化验:白细胞24000,中性80%,淋巴20%。大便为粘稠之脓血,无粪质,镜检见红细胞(?),脓细胞(?),巨噬细胞少许。大便培养为福氏痢疾杆菌。患者经复方新诺明、庆大霉素及补液等治疗,病

    1984年03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21 ]
  • 后纵隔脂肪瘤致截瘫1例

    郭昭杨;姚允生;马旺扣;陈荣英;

    <正> 患者男性、15岁,于1972年发现右肩胛骨内侧一肿块,1980年在外院切除,病理报告:“脂肪瘤”。术后三个月复发。1981年1月两下肢发麻,步态不稳,继而感觉丧失,尿失禁。3月7日来院就诊。体检发现右肩胛骨内侧有6×4cm肿块,表面光滑、质软、不活动,与皮肤无粘连。两下肢Ⅲ°瘫痪,第三胸椎平面以下皮

    1984年03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62 ]
  • 钙拮抗剂的作用机理和临床应用

    郑国强;

    <正> 钙拮抗剂又称钙通道阻滞剂和钙离子流抑制剂。近年来广泛用于心血管疾病并取得良好的疗效。本文简要综述钙拮抗剂的作用机理和临床应用。钙拮抗剂的作用机理按 Poole-Wilson的意见,钙拮抗剂的命名依据:①对心脏抑制作用可被钙逆转;②可防止用中毒量异丙基肾上腺素后心肌内钙的积聚;③抑制钙依赖的慢通道动作电位及肌张力;④选择性抑制心肌动作电位中的钙成分。其作用机理,Awan等:曾提到收缩组织兴奋和收缩的基本功能是依赖于各种离子,特别是钠、钾、钙的跨膜活动。钠钾离子对细胞的除极

    1984年03期 36-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29 ]
  • 服甲氰咪胍引起药物性肝病1例

    何家声;梁炜;

    <正> 患者男性,43岁,因“溃疡病”服用甲氰咪胍,0.2g 3次/日、0.4g1次/晚,6周后改为0.4g 1次/晚,继服2周。服药后半月上腹痛缓解。近一周来尿黄、乏力,查肝功;TTT、ZnT正常,II15u,GPT460

    1984年03期 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15 ]
  • 慢性胃窦炎84例五肽胃泌素胃液分析的临床观察

    杨秀珍;胡翠虹;陈以湘;马坛富;

    <正> 为了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窦炎的泌酸情况,我们自1981年12月至1982年9月,采用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合成的五肽胃泌素进行胃酸分泌功能的检查,兹分析如下。临床资料病例选择:本组84例,男63、女21,年龄18~74岁,均有不同程度的消化系症状和体征。钡餐检查见胃窦部粘膜有轻重不等的粗糙或锯齿状阴影,印象慢性胃窦炎,均除外其它胃部疾患。诊断标准:经纤维胃镜检查,均有不同程度的胃窦部粘膜病变(色淡、苍白、红白相间以白相为主或有粗糙感,颗粒感,菲薄感)。病理组织学改变为必备的诊断条件,如胃镜与病理不符则以病理改变为准。

    1984年03期 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40 ]
  • 利福平引起哮喘样发作1例

    龚秉佳;

    <正> 患者因怀疑肺结核,每晨空腹服利福平0.6g,第二天起,每于服药后1~2小时发热37.5~38℃,持续2~3小时热退。20多天后突然于服药后1小时胸闷、呼吸困难、咳喘、口唇发给、端坐呼吸,两肺闻及哮呜音。对症治疗后症状消失。2天后又因服药发生上述症状。停利福平改用其他抗者药未再出现上述症状。

    1984年03期 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88 ]
  • 毛囊蠕形螨性睑缘炎1例报告

    马赛芬;

    <正> 毛囊蠕形螨性睑缘炎在临床上往往当作鳞屑性睑缘炎处理。作者遇到1例特报告于后。病例介绍患者女,32岁,口腔医师。主诉为双眼睑红痒起鳞屑三年多。曾经眼科多次诊断为睑缘炎。曾局部用新霉素等药物无效。近一年来,睫毛常脱落,双上下睑常患霰粒肿,已手术多次。检查:视力右0.1,左0.2。双角膜及瞳孔正常,眼前部不充血。双上下睑缘潮红,有鳞屑样物附着。睫毛孔周围有蜡样物,睫毛粘着成小束状,以生理盐水棉拭子拭擦不易脱落。压泪囊无分泌物排出。眼压(指按)正常。眼底无异常。放瞳检查晶体透明。睑缘分泌物涂片及培养未找到到细菌或霉菌。1983年3月21日,拔出睫毛一根置玻片上镜检发现一活动异物,当时未能确定性

    1984年03期 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315 ]
  • 一个家系中15例Pelger-Huet白细胞畸形的调查报告

    程国翔;沈启珍;范同平;周红;方亨全;

    <正> Pelger-Huet白细胞畸形(简称PHA)表现为周围血中粒细胞核分叶不完全,核染色质较正常粗糙而凝聚,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主要为杂合子型,纯合子型罕见并伴有高度的早期死亡率,死亡可能由感染所致。我校于1983年3月发现一女学生周围血中出现粒细胞核不分叶,经家系调查,在本家系成员24人中发现14例 Pelger-Huet白细胞畸形,现报告如下: 患者女,21岁,汉族,于1983年3月10日查白细胞5600,中幼粒0.5%,晚幼粒1%,嗜酸性晚幼粒1.5%,嗜酸性杆状核2%,中性杆状核65.5%,2叶核7%,未见3叶核细胞。淋巴细胞25%,单核细

    1984年03期 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344 ]
  • 免疫荧光菌球法快速诊断细菌性痢疾

    徐毛华;宋芙蓉;李法卿;吴鸿银;

    <正> 常规培养法检查痢疾杆菌所需的时间长,敏感性低,加之痢疾菌属型别多,抗原复杂,与某些大肠杆菌有共同抗原,影响检查的特异性。为此,我们于1977年应用吸收方法制成了特异性较强的福氏痢疾杆菌荧光抗体,作了免疫荧光菌球法快速诊断菌痢的探索。材料与方法一、免疫荧光血清制备(1)用福氏1a、2a、2b、x、y及宋内氏痢疾杆菌分别免疫家兔,使血清凝集效价达1:10000以上。(2)将上述5

    1984年03期 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341 ]
  • 近两年来我国血吸虫病防治科研工作概述

    肖荣炜;

    <正> 目前全国已有247个县、市达到基本消灭血吸虫病的要求,其中56个县、市已符合消灭血吸虫病的标准;全国消灭了120多亿m~2面积的钉螺,治愈了近1000万病人。现将近两年来我国血吸虫病防治科研工作的主要进展情况概述如下: 一、血吸虫病的预防各地的实践证明中共中央防治血吸虫病领导小组提出的“积极防治,综合措施,发动群众和科学技术相结合,防治工作和发展农业生产、兴修水利相结合,以及反复斗争”的方针是正确的。近两年来,湘、鄂、赣、皖四省江湖洲滩血吸虫病流行地区,在上述方针指导下,针对那里水位不能控制、地形复杂、人群和牲畜经常接触感染、每年发生急性血吸虫病等具体情况,制定了以消灭传染源及处理易感地带钉螺为重点

    1984年03期 4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5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02 ]
  • 一起由病牛沙门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

    耿兴斌;张敏;徐雁;韩德宇;杨明湘;王怀敏;

    <正> 1983年4月7日,我县新安镇居民因食狗肉发生了一起病牛沙门氏菌食物中毒。患者58例(男42、女16),年龄1~67岁,潜伏期7~35小时,几何均数15.9小时。症状体征以腹泻(89.2%)、发热(68.9%)头痛(42.6%)、头晕(38.9%)、腹痛(35.2%)、无力(34.1%)多见,恶心、呕吐较少。腹泻物多为黄色水样便,体温多在38~39℃之间。经用氯霉素等药治疗均痊愈。以无菌操作采集剩余狗肉、卤汁等食物样品8件,患者肛拭28件,送实验室按肠道致病菌分离培养病原菌并作生化检验,结果从食物样品中检出5株,从患者肛拭中检出18株,共23株沙门氏菌。经用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的沙门氏菌属因子血清鉴定,确

    1984年03期 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24 ]
  • 广泛性小肠切除15例报告

    沈其申;

    <正> 我院自1970~1981年11年中共进行15例广泛性小肠切除,其中男性10例,女性5例,年龄5~78岁。14例为肠系膜根部扭转,1例为坏死性小肠炎。术中保留小肠的总长度最短22cm,最长200cm。全部病例均为坏死肠袢一期切除吻合(其中有4例合并回盲部右半结肠切除或旷置术,有1例为空肠远端8cm肠段一期倒转空回肠对端吻合术)。有2例因术后并发营养障碍分别于术后3月左右进行二期小肠成形术(1例为空肠远端肠袢圈吻合,另1例为空肠远端肠段倒转吻合术)。手术效果:本组15例中3例死于术后休

    1984年03期 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05 ]
  •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诊断和治疗(上)

    王年吉;

    <正> 上消化道出血一般指食道、胃、十二指肠、胆道及胃空肠吻合术后空肠上段的出血。所谓急性大出血,系指在数小时内失血量超过1000ml或循环血容量的20%,其特点为呕血、黑粪或伴有不同程度的周围循环障碍,是临床常见急症之一。病死率8~13.7%,误诊率接近20%。现就其病因、诊断及内科治疗介绍如下: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一、胃十二指肠溃疡:约占上消化道出血病因的50%。北京地区5191例上消化道大出血中,48.7%由溃疡病引起,其中十二指肠溃疡占半数以上。十二指肠球后溃疡约占十二指肠溃疡的5%,但其出血的发生率为球部溃疡的4

    1984年03期 46-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77 ]
  • 颈前异位甲状腺1例

    李辉;

    <正> 患者女、28岁,8个月前于颈前正中皮下发现一黄豆大硬结,活动度好。近两月来肿块逐渐增大伴微痛,经抗生素治疗不见缩小,于1983年5月5日行肿块切除术。术中见肿块孤立于甲状软骨下缘之正前

    1984年03期 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07 ]
  • 尿路结石的实验室检查

    蒋季杰;钱桐荪;

    <正> 尿路结石是不同代谢性疾病常见的合并症,有多种原发病因(表1)。有计划地进行尿路结石的实验室检查可以确定尿路结石的原发性代谢疾病。尿路结石的实验室检查主要有尿、血和特殊检查三方面,本文从临床出发介绍如何选择和使用这些检查。一、尿液检查;代谢性疾病产生尿路结石尿的生化变化见表2。1.尿的pH测定:尿的pH测定应在取得标本后立即进行,因很多因素可以改变尿pH的结果。尿的酸度在晚上和清晨较高,经过一晚的禁食,15%晨尿pH<5.0。50%尿路结石病人,禁食后pH>5.0,10%尿

    1984年03期 49-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89 ]
  • 心肌梗塞合并左室内传导阻滞的心电图分析——(二)下壁心肌梗塞合并左前分支阻滞

    汪康平;蒋文平;熊重廉;

    <正> 下壁心肌梗塞初始向量向上,在Ⅱ、Ⅲ、avF导联形成病理性Q波,但LAH的初始向量向右向下,在Ⅱ、Ⅲ、avF导联形成r波,故下壁心肌梗塞合并LAH使两者图形互受影响,互相掩盖,形成心电图诊断上的困难。 (一)下壁心肌梗塞心电图形:下壁心肌梗塞初始向量向上,至少需>-30°才能在Ⅱ、Ⅲ、avF导联构成Q波,如向上向量不足-30°,则仅在Ⅲ、avF导联形成Q波,此时心肌梗塞的诊断需参照电轴左偏程度,由于隔面心肌电活性丧失,而使QRS环体向左向上移位,形成左偏电轴,故电轴左偏<+10°,QⅡ、avF则应考虑下壁心肌梗塞的诊断。但如合并LAH,上述特征丧失。

    1984年03期 52-53+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1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41 ]
  • 抗核抗体的测定与临床意义

    汪利平;武建国;

    <正> 抗核抗体(ANA)是出现于全身性风湿病病人血清中的一组自身抗体,可分别与多种核成分(从核酸到酸性及碱性核蛋白)反应。一般无种属和器官特异性。对于风湿病的诊断、鉴别、处理、预后判断,测定ANA的有无及滴度高低是十分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要鉴定ANA的免疫学特异性。一、ANA的种类及临床意义 (一)抗DNA抗体:至少有三类。(1)抗双股DNA(dsDNA);作用于DNA的双股螺

    1984年03期 53-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339 ]
  • 放射读片集锦(十四)

    张志德;钱铭辉;

    <正> 病史摘要:患者男性,52岁,左下腹肿块一个多月,近来感肿块增大,食欲减退。无疼痛、发热等其他不适,大小便正常。体检:腹平软、右中下腹隆起可触及12×7×5厘米大小硬韧肿块,边界清楚、活动、无触压痛。胃镜活检病理诊断:轻度浅表性胃炎。 X线读片(见插页图):本例的胃窦部小弯例有一边缘光滑圆形充盈缺损,粘膜有中断及移行现象,其中有一线形龛影,局部粘膜贯通,大弯侧蠕动波正常。十二指肠球及二、三段未见病变。为此应考虑:胃窦部平滑肌瘤伴发溃疡,由于为线形溃疡,边周不整,累及腔外瘤体超过10cm,可能为平滑肌肉瘤。

    1984年03期 54-55+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3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13 ]
  • 思考病例之四十三——右上腹痛、肝肿大、黄疸

    侯世荣;

    <正> 病历摘要患者女性,50岁。因右上腹痛伴黄疸50余天,于1983年4月16日由外地转本院。患者于2个月前开始感上腹胀,稀便4~5次/日,伴恶心、食欲减退、厌油腻,无呕吐,有低热。经服药治疗2天后止泻,约5天后出现右上腹持续性隐痛,阵发性加重但能忍受,不向肩部放射,服药后可缓解。随后出现浓茶样尿,巩膜和皮肤黄染。黄疸指数35,谷丙转氨酶320u,按急性黄疸型肝炎住当地医院治疗1月余,但黄疸加深,皮肤搔痒明显,并出现2次陶土色大便,因病情无好转,逐转我院治疗。既往体健,无黄疸及肝病史。半年前有过2次无明显诱因的上腹痛史,每次服药后即止痛。月经史正常,足月顺产4胎,子女均健在。

    1984年03期 55-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62 ]
  • 抗结核药对氨水杨酸、利福平、异烟肼的相互作用

    李德兴;

    <正> 结核病的治疗常需较长时间联合用药以产生协同疗效并延迟耐药菌的产生,但由于药物之间的相互影响,有时会影响疗效或产生不良反应甚或严重中毒。对氨水杨酸(PAS)、利福平(RFP)和异烟肼(INH)系常用的第一线抗结核药,今介绍三者在体内的相互作用。一、PAS与RFP:二者如同时服用,RFP的血浓度比单用时明显降低,如一次口服RFP10mg/kg,2/小时后血浓度达高峰7.6μg/ml,如与PASO.2g/kg同服,则RFP的血浓度降至2.7mg/ml,但PAS的血浓度无论在单独应用或与RFP合用时均不受影响。静脉滴注PAS,

    1984年03期 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75 ]
  • 1983年医学专业应届毕业生业务统考试题选载(四)

    <正> 1.老年人发生左侧精索静脉曲张,可由于: A.肾结核 B.睾丸肿瘤 C.肾盂巨大结石 D.肾积水 E.肾癌 2.缩窄性心包炎时,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颈静脉怒张 B.静脉压升高 C.心排血量减少 D.收缩压较低 E.脉压增大 3.枕骨大孔疝和小脑幕裂孔疝的主要鉴别点是: A.剧烈头痛 B.频繁呕吐 C.早期发生呼吸骤停 D.昏迷 E.血压升高 4.前置胎盘的典型症状是:

    1984年03期 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47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