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医药

  • 手术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附159例临床分析)

    黄兴耀,张启明,黄飞

    报告了手术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159例,切除率50.5%,手术死亡率3.1%,五年生存率26.7%,其中40例小肝癌五年生存率达到49.3%。开展肝癌普查、改进手术操作、减少胆瘘发生、对中度以上肝硬化者减少切除范围以及术后合并化疗,是取得较好疗效的重要原因。

    1980年11期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02 ]
  • 井水污染引起痢疾暴发

    朱寿祺

    <正> 镇江路35巷共有居民29户131人,1980年1月10日至2月7日共发生菌痢患者41例,占31.30%,一人死亡。41例患者分布于25户,以一户一例为多,占55.15%,未发户四户仅占13.79%。首发病例系一86岁老太,初为稀水便后转为脓血便,腹痛腹泻里急后重,经抢救无效死亡。自该例发病(1月10日)后半个月内陆续发病17例,继于25~31日一周中又出现21例,经疫区处理后,一周内仅发病三例,后无病例发生。该41例患者,除用自来水烧煮饭菜外均以该巷内一口公用井水洗涤碗筷、衣物,搓

    1980年11期 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52 ]
  • 原发性肝癌再次手术的评价

    余业勤,汤钊猷,周信达,曹韵贞

    报道10例术后复发性肝癌作第二次手术,除2例分别于术后9个月和2个月死亡外,余8例均继续生存,最长者距第二次术后已2年。并对再次手术切除的可能性、手术方式和临床价值进行了探讨和评价。

    1980年11期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31 ]
  • 简讯

    <正> 南京市举行脑电图学术交流我市于1978年成立了南京地区脑电图学术交流小组,至目前举行过三次学术活动。除南京市各有关单位,尚有扬州、常州、镇江、马鞍山等地医院和部队医院的脑电图工作者和神经科医生参加。

    1980年11期 6-18+38-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2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61 ]
  • 水压法治疗胃肠道管状外瘘

    郭安全,黎介寿

    对12例胃肠道管状外瘘用水压法治疗,11例愈合,效果良好。水压法治疗管状肠瘘具有双套管负压吸引及医用粘合胶粘合瘘管的优点,既有引流又有堵塞的作用。适用于瘘管已经形成、瘘管较长、管径较直、直径不超过1厘米,且引流通畅、感染已控制的胃肠道高位管状外瘘。在治疗过程中,必须严密观察有无引流不畅、感染加重的情况。

    1980年11期 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85 ]
  • 100例胆系疾病血清酶谱分析

    陈玉泉,沈洪薰

    观察100例胆道外科疾病SGPT、AD、AKP、γGT和LDH五种血清酶活力变化规律,其升高频率次序为γGT>AKP>SGPT>AD>LDH。胆道外科常见病γGT、AKP和SGPT活力升高频率次序为胆管结石>胆道感染>胆道蛔虫>肝内结石>胆囊结石>胆囊炎。AD与LDH在良性胆系疾病时多属正常,如为恶性则活力明显升高。血清酶谱变化的临床意义可鉴别黄疸,区分胆囊与胆管疾病,判断胆道梗阻是良性或恶性,估计内引流术后是残余结石还是上行性感染,观察疗效与预后。

    1980年11期 9-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2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56 ]
  • 带蒂大网膜颅内移植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1例报告

    <正> 大网膜有很丰富的血管、淋巴管,经适当的剪裁,可延长到相当长的程度。移植后很快和其他组织粘连,形成丰富的吻合血管。大网膜移植术在腹部外科、整形外科、胸腔外科已应用多年。1973年Goldsmith将带蒂大网膜经胸、颈部皮下隧道移植于狗的大脑表面,9个月后杀死,见大网膜血管与脑血管形成侧枝循环。1979年Goldsmith根据大量动物实验的结果,为3例缺血性脑卒中失语的病人进行了带蒂大网膜颅内移植术。术后1例76岁的病人稍有改进,其他2例的言语功能恢复的很好,这2例的年龄分别为42、45岁,手术于脑卒中发生后2(1/2)、5(1/2)年进行的。我院经动物实验及尸体大网膜的研究后,于1980年4月为1例缺血

    1980年11期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68 ]
  • 原卟啉钠治疗病毒性肝炎463例临床疗效分析

    黄湘虎,凌树林,褚荣发,唐季和,李凤,王学义

    用原卟啉钠治疗各型病毒性肝炎463例,在改善症状、降酶、退黄、降浊等方面均取得一定的疗效。急性肝炎有效率94.2%,显效率84.2%;慢性迁延性肝炎有效率66.7%,显效率45.7%;慢性活动性肝炎有效率58.9%,显效率37.1%。除少数病例在夏季治疗时出现皮肤色素沉着外,无其他明显副作用。可作为治疗病毒性肝炎的有效药物之一。

    1980年11期 14-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345 ]
  • 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白细胞移动抑制试验

    姚光弼,秦龙,吴曼芳,张利民

    用白细胞移动抑制试验测定急慢性乙型肝炎病人对HBsAg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结果在急性肝炎的急性期(血清内检到HBsAg)多数病人的白细胞移动指数(MI)值正常,恢复期当HBsAg转阴后,大部份病人出现移动抑制现象。因而认为,对HBsAg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在清除体内HBV的过程中是有一定作用的。

    1980年11期 17-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33 ]
  • 中枢神经系统神经胶质瘤57例放疗疗效分析

    许昌韶,高耀明,黄强

    小结了57例中枢神经系统(CNS)神经胶质瘤放疗后的主客观改善情况、随访1~4年的生存结果、存活者的生存质量,以说明放疗在CNS胶质瘤的治疗中具有一定价值,同时对放射技术和照射剂量进行了讨论。

    1980年11期 19-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346 ]
  • 菌痢快速诊断法现场验证(摘要)

    陈士垣,周士一,卜家俊,徐毛华,宋芙蓉,许业承,金佩迪,许绍松

    <正> 我们于1979年7~8月以免疫荧光菌球快速诊断法(简称荧光法)、免疫染色法(简称染色法)与菌痢常规培养法(简称常规培养法),对153例急性菌痢病人的粪便进行了现场验证,每一份标本同时做上述三种方法的检查。结果荧光法检出101份,阳性率为66.01%,其中91份挑出菌球进行培养为阳性(福氏43份,宋内氏48份)。常规培养法共检出84份,阳性率为54.9%。染色法共检出108份(其中36份检出

    1980年11期 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37 ]
  • 酸硷测定和血气分析在抢救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中的应用

    姜剑铭,刘鲁沂,吴芸

    对14例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以血液酸硷测定和血气分析作为监护手段,发现患者均有不同程度酸硷内稳失常,以酸血症及代谢性酸中毒为主;均有缺氧,虽给氧提高吸入氧分量,PaO_2仍低下;PaCO_2改变无一定规律。对低氧血症、酸中毒的原因和抢救中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1980年11期 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2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322 ]
  • 胃肠吻合术丝线缝合的并发症

    黄懋魁,彭长青,陈怀仁

    <正> 胃大部切除后胃肠吻合,一般多采用羊肠线作第一列全层连续内翻缝合及丝线浆肌层间断缝合的方法,由缝线引起的并发症极少。近十年来有采用丝线作第一列全层连续或间断缝合的,病例虽不很多,但我院自1972~1979年间,却发现17例由丝线缝合而引起的各种并发症,值得引起重视。此17例中除1例为膈疝手术外,其余均系溃疡病而行胃大部切除者,14例有轻重不等的恶心、反酸、嗳气、上腹痛及大便隐血阳性等类似溃疡病症状,3例有不完全性吻合口梗阻症状,15例经纤维胃镜检查见吻合口有残留线头

    1980年11期 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77 ]
  • 大网膜移植及其临床应用

    傅震,侯金镐

    <正> 大网膜含有较多的脂肪,具有丰富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组织,伸展性大,抗炎症能力强,移植成功率高,易和其他组织粘连而形成丰富的血管吻合,故具有明显的组织修复能力。鉴于大网膜的这些特殊性能,人们很早即对大网膜移植发生了兴趣,因而进行了广泛的动物实验和临床应用。自1896年有人(Dramm-ound和Morison)开始用大网膜来把门脉的血分流到体循环以减轻腹水后,相继有人用大网膜来修复直肠膀胱瘘,加强胃肠吻合,进行心脏血供再建术的研究,行食管下段缺损的修补,修补尿道,治疗淋巴水肿,治疗胆瘘和肺切除术后的支气管胸膜

    1980年11期 24-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3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21 ]
  • 类癌瘤和类癌综合征

    冯耀庭,钟学礼

    <正> 类癌瘤是一种罕见疾病,肿瘤生长缓慢,具有恶化倾向。原发肿瘤常发生在胃肠等处。恶性类癌瘤可转移至肝脏,使血流中血清素等物质增多,临床表现有皮肤潮红、腹泻、腹痛、哮喘和心瓣膜病变等症象,称为类癌综合征。类癌瘤占尸检的发现率约为0.4%,普查发现类癌的检出率为15.7/10万人次。男性略多于女性,可发生于16~81岁,阑尾类癌患者较年青;直肠类癌病例年龄较大,多在40岁以上。

    1980年11期 28-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6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07 ]
  • 单个巨大非寄生虫性肝囊肿

    肖伯宣,张友刚,邵正才

    <正> 患者仓××,女,66岁,苏州人。因右上腹肿块7年逐渐增大,于1979年6月25日入院。近5年来,右上腹胀满不适,进食后尤甚,食欲减退,且渐瘦,无恶心呕吐及发热,大小便正常。40年前患“黄疸”病,腹部无外伤史,常居苏州,无远游及接触牲畜史。体检:体温37.1℃,脉搏74次/分,血压124/78mmHg,轻度贫血貌,略瘦,皮肤巩膜不黄染,胸壁静脉可见,右中上腹可触及20×14cm~2囊性肿块,表面光滑与肝不易分清,较固定,随呼吸上下移动。

    1980年11期 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59 ]
  • 医院内感染及其预防

    洪剑霞

    <正> 当前防止医院内感染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医院内许多病人体质衰弱、免疫缺损或抑制,且目前应用免疫抑制剂和细胞毒性药物治疗的病人越来越多,这些病人极易感染和死亡,加上病原体耐药性普遍,以及携带抗菌素耐药性R-因子的细菌的病人出院后,可把这种R-因子带到家庭、社会上引起广泛传播,这些均增加了医院内感染问题的严重性。院内感染常见的病种: 由于医院类型和条件不同,院内感染率和易发生的病种亦可不同。常见有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假单胞菌(主要是绿脓杆菌)、链球菌、沙门氏菌或致病性大肠杆菌等感

    1980年11期 3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7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19 ]
  • 不宁腿综合征

    袁成林

    <正> 不宁腿综合征易误诊为神经官能症或癔病,本病不太少见,但国内报导不多,现将我院两例报告如下: 例一:患者女,46岁,医生。自1963年起,每晚临睡时感到两小腿酸、胀、麻,有时似疼痛感,难以忍受。自感两腿怎么放也不舒服,需家人协助用拳头敲捶两小腿五至十分钟后,才能缓解,否则不能入睡。白天无任何感觉。内科及神经科检查未见异常,抗O、血沉、血脂分析、血常规均正常。诊断为神经官能症、关节炎等,服用各种药物均无效。1979年10月我院诊断为不宁腿综合征,使用菸酸100毫克、地巴唑10毫克,肌醇250毫克,每晚一次顿服,症状很快消失。

    1980年11期 35-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72 ]
  • 长期发热、腹泻、咳嗽

    金权膺,刘振廷

    <正> 病历摘要徐×,男,33岁,1977年12月16日因反复发热四年余,伴腹泻一年,及刺激性咳嗽三个月入院。1973年开始有不规则发热,偶伴有畏寒。发热常持续3~4天,体温可达39℃以上,每月发作2~3次。体重未减轻。1976年9月份开始发热频繁,并有盗汗、干咳(晚间较重)及稀水样腹泻。偶咳出小量粘液样痰,带有血丝。腹泻每日可达4~5次,伴有粘液和少许“脓血”。在当地给予异菸肼及链霉素治疗,时轻时重。乙状结肠镜检出新鲜血吸虫卵,肝超声波未见异常,服F30066共20天,症状未缓解。1977年8月钡剂灌肠提示回肠末端粘膜不整齐和肠腔狭窄,胸片:右上纵隔淋巴结肿大。1966年患过结核性胸膜炎。

    1980年11期 36-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5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84 ]
  • 小儿肾小球肾炎的临床

    陈荣华

    <正> 小儿肾小球肾炎(简称肾炎)绝大部分属免疫性疾病范畴,临床上可按疾病的经过分为急性肾炎、迁延性肾炎、急进性肾炎和慢性肾炎。以下简述临床上有关的一些问题。急性肾炎:是小儿最常见的肾脏疾患,发病常与某种感染后所继发的变态反应有关,临床主要表现为全身性水肿、高血压和尿异常变化等三大主征。(一)感染与急性肾炎的关系:急性肾炎患儿在发病前多数有细菌或病毒性先驱性感染。常见的细菌感染包括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等。病毒感染常见如乙型肝炎病毒、麻疹、水痘、腮腺炎病毒等。因此,引起

    1980年11期 39-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3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28 ]
  • 本省1979年卫生技术人员晋升(中考高)试题及参考答案选载(四)

    <正> 一、试述急性胆道感染的临床表现及处理急性胆道感染多发于40岁以上女性病人,可因蛔虫入侵,引进细菌及导致胆汁淤滞,或结石、肿瘤、寄生虫、先天性畸形、胆道狭窄等因素发生胆总管或肝管的急性梗阻,继发细菌感染,其临床表现有: 1.腹痛:急骤发作的腹痛,呈持续性胀痛伴阵发性加剧。疼痛位于剑突下偏右,可向右肩背部放射。右上腹有触压痛。但常无肌卫及反跳痛。肝肿大,如肝区有叩击痛,常说明肝内胆管有感染存在。2.寒战高热:发热常于疼痛后发生,严重者可达40℃以上,常呈弛张型高热。

    1980年11期 4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0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83 ]
  • 进行性全身淋巴结肿大、发热

    <正> 病例摘要史××女1(4/12)岁,住院号65514。因全身淋巴结进行性肿大伴不规则发热3个月于1980年5月23日入院。入院前九个月,其母发现患儿两颌下有多个蚕豆大肿块,不发热,局部不红肿,无压痛。入院前3个月患儿高热,热起3天后出疹,疹自颈、头面部开始遍及全身,出疹时热高,稍咳,疹约持续3~4天后退,似有皮肤脱屑。但疹退后仍持续高热不退,与此同时,颌下、颈、腋下等肿块增多并进行性增大,先后用红、氯、青、庆大霉素及链霉素治疗,亦曾不规则使用异菸肼等均无效。病中患儿食欲不振,精神萎糜,消瘦。病前患儿身体尚好,曾患过百日咳。家中父母均健,其祖母一年前去世,有咯血史。

    1980年11期 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91 ]
  • 雷诺氏现象和雷诺氏综合征

    陈明斋

    <正> 雷诺氏现象(Raynaud phenomenon)和雷诺氏综合征(Raynaud syndrome)两词的概念易于混淆,治疗和预后亦不同,应予以区别。前者往往为无明显器质性病灶引起的肢端小动脉的血管神经紊乱。而后者可查出原发病因,例如闭塞性动脉硬化、多发性动脉炎、硬皮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脉管炎、麦角(或铅、铊、砷)中毒、胸口综合征(包括颈肋)、脊髓空洞症、气锤症等。

    1980年11期 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52 ]
  • 寄语青年外科医生

    刘燕公,王一镗

    <正> 外科学是临床医学中的一个重要领域,根据我们自己多年实践体会,想和青年医师谈谈如何做好一个外科医师的几个问题。一、必须重视基础理论的学习:外科学与基础医学和临床其它学科有十分密切的关系。要诊断一个疾病,以及决定这一病例是否需用手术治疗,更需要全面掌握和了解多方面的知识,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决定。二、必须加强基本操作的训练:任何一个手术,

    1980年11期 45-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94 ]
  • 静脉高营养制剂——脂肪乳注射液

    孙明德

    <正> 脂肪乳注射液是供外周静脉滴注用的一种制剂,它通过胃肠道外提供营养的方法来达到补给营养的目的。由于脂肪能提供大量的能量,因此输注本品后能节约患者机体蛋白质的消耗,纠正氮的失衡,减轻患者体重的下降,从而增强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促进机体恢复健康。脂肪乳剂是油/水型的乳剂,它是将一种油类在乳化剂的作用下均匀地分散于水相所制成的一种白色乳状液,球粒直径在1μ以下,并能耐受热压灭菌和长期贮放而保持球粒稳定。我厂生产的脂肪乳注射液主要成分是精制大豆油(含10%及15%二种),辅助成分是精制大豆磷脂(含1.2%及0.8%二种)和等渗剂甘油(含2.5%)。制备的关键是高压(4500~5000Ib/in~2)匀化,使脂肪颗粒均匀地分散成0.5~1μ大小的微粒,象天然乳糜那样,能被机体组织分解和利用。其医用价值主要有三:

    1980年11期 46-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下载次数:1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30 ]
  • 食管癌一八○例的放射治疗

    季永喜

    <正> 我们从1973年1月至1977年12月共收治食管癌210例。本文就完成单纯放疗计划的180例作一分析。男性133例,女性47例;年龄40~60岁占75%(134/180)。病变以中段居多,占50.6%(91/180)。上、下段分别占40.6%(73/180)和8.8%(16/180)。在后两年中,因机器关系,收治的主要是上段病例,所以上段病例的比例相对偏高。绝大部份病人属中晚期。故除部份有病理证实外,大部份均以X线片结合临床为诊断依据。病变长度最短2.5cm,最长10.5cm,大部份为5 cm以上(85.6%)。

    1980年11期 47-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36 ]
  • 鼻咽癌面颈联合野放疗疗效初步分析

    惠中青,陆霞珍

    <正> 放射治疗是鼻咽癌的主要治疗方法。我院从1976年起,凡颈部有较大淋巴转移的病例,采用面颈联合野,而一般没有颈部淋巴转移的病例或转移淋巴结较小的采用普通耳前小野照射。到1978年1月已用面颈联合野照射34例,普通野照射16例,现对比分析如下。照射方法面颈联合野:上界为颅底线上1.5~2.3cm;前界从外眥后1.5cm,向下达臼齿窝后,向后斜,以减少口腔反应;后界在耳孔中心,到耳道下缘时后折到乳突,再向下折转沿胸锁乳突肌下行;下界以包括肿大的颈淋巴结为度。下颈部设前隙野,上界与联合野的下界一致,不必留空隙。

    1980年11期 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03 ]
  • 脑脊液细胞的制片技术

    侯熙德

    <正> 要使细胞学检查满意,送检的脑脊液标本要求越新鲜越好,一般不宜超过2小时。此外,标本液量越少,细胞越易破坏。现将脑细胞的制片技术介绍如下。我们应用沉淀室法或玻片离心法收集新鲜的脑脊液细胞,一俟玻片干涸,就立即固定染色,以免细胞变形,不易分类。除了活体染色或应用相差显微镜检查外,一般常规检查不宜用湿片,因在冲洗染色液时.会丢失大量细胞。如不能及时染色时.可于干片标本上滴加无水乙醇固定,待以后染色。

    1980年11期 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73 ]
  • 过氧乙酸溶液

    <正> 过氧乙酸(CH_3COOOH)溶液又名过醋酸溶液,为无色或淡黄色澄明液体,是广谱、高效、无毒的消毒药。可用于手、用具和环境的消毒。并具有用量少、成本低、使用方便、应用范围广的优点。本药是强氧化剂,放出的初生态氧可破坏微生物的机体而使之死亡。作用与用途:0.2~0.5%的溶液对细菌繁殖体、芽胞、真菌、病毒等都有较高的杀灭能力,低浓度

    1980年11期 49-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18 ]
  • 下载本期数据